天天看点

许世友与王建安,虽有矛盾却一致对敌,济南战役“杯酒泯恩仇”

张灵甫和李天霞,许世友和王建安,都是山东战场的“名将”。

但是,“貌合神离”的张、李因为“窝里斗”,在势均力敌的孟良崮一战两败俱伤;而“一个槽里拴不住的两头犟驴”许、王,却在山东战场上演了一出“将相和”的好戏。

解放战争“得山东者的天下”,张灵甫、李天霞的“内讧”和许世友、王建安的“兼容”,实际上就是整个山东战场的真实走势。而山东解放区的全面稳固,奠定了淮海之胜的基础。

许世友与王建安,虽有矛盾却一致对敌,济南战役“杯酒泯恩仇”

山东解放区

张、李都是抗日战场的悍将,而且都是王耀武的属下。

从年龄上看,张灵甫比李天霞年长4岁,张灵甫出生于1903年8月,而李天霞出生于1907年12月。从籍贯上看,张灵甫是陕西长安人,而李天霞是沿海的江苏宝山(今上海宝山)人。

从家庭出身来看,张灵甫不如李天霞家境富足,在北大读了3年后因交不起学费,“弃笔从戎”南下转投黄埔四期,时年23岁。李天霞家境优越,18岁时就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三期。

1934年,张、李同为团长,都参加了“围剿”红军的战斗。张灵甫在黄陂进攻鄂豫皖红军得力,受到1师师长胡宗南嘉奖。李天霞则随王耀武补1旅,在谭家桥大胜方志敏的红10军团。

随后,张和李分别参加了阻击和追赶红军的战斗。张灵甫在甘肃岷县落马摔伤,在西安疗养期间因杀妻而入狱。李天霞随王耀武补1旅在汉中整训,扩编为51师。

张和李成为同僚,还是在1937年8月的新编74军。

许世友与王建安,虽有矛盾却一致对敌,济南战役“杯酒泯恩仇”

王耀武

为驰援淞沪战场,王耀武51师和俞济时58师合编为74军,军长由校长的外甥俞济时担任。张灵甫在老长官胡宗南推荐下,任51师153旅305团团长,而153旅旅长李天霞还是51师副师长。

新编74军防守曹王庙、施相公庙、罗店一线,对手是日军久留米第18师团。

1937年11月,李天霞指挥张灵甫305团、邱维达306团掩护友军撤离。不久,第74军又参加了唐生智指挥的“南京保卫战'',李天霞153旅在水西门血战数日,撤到浦口时仅剩2000余人。

武汉会战,李天霞曾短暂调任29军40师师长,但不久被调回。1938年7月,张灵甫在万家岭战役一战成名,战后74军和张灵甫还被田汉、任光写进了话剧,从而扬名全国。

此后,李天霞、张灵甫跟随74军参加了上高会战,李天霞51师、余程万57师分获1号、2号“陆海空军武功状”。接着,两人又参加了第二次长沙会战、雪峰山会战等大捷,跟随军长王耀武一起为74军赢得了“虎贲军”和“禁卫军”的称号。

许世友与王建安,虽有矛盾却一致对敌,济南战役“杯酒泯恩仇”

整个抗战时期,李天霞大多数时间都是张灵甫的顶头上司。

1940年,张灵甫任51师副师长,李天霞是51师师长;1941年,张灵甫任58师代师长,与51师师长李天霞平级;1943年,张灵甫任58师师长,李天霞是74军副军长;1944年,张灵甫任74军少将副军长,而李天霞军则出任第100军中将军长。

此时,原74军军长王耀武是24集团军总司令,下辖73、74、79和100军。

很多人认为,张和李的矛盾,始于争夺1946年整编74师师长一职。但是这一说法经不起太多推敲,因为李天霞在1944年就已出任100军军长,整编为83师后就任师长也是顺理成章。

1947年1月,鲁南战役,三路大军进攻临沂,左路由整11师师长胡琏指挥,右路由整25师师长黄百韬指挥,而中路李天霞指挥整74、整83师和第7军,张灵甫还是在李天霞麾下。

2月,在攻克临沂的战斗中,还是李天霞指挥4个整编师83、25、65、74师,而且李天霞率83师率先进入临沂。但是2个月后在孟良崮,李天霞却成了张灵甫的“背锅侠”。

许世友与王建安,虽有矛盾却一致对敌,济南战役“杯酒泯恩仇”

进攻蒙阴地区时,李天霞察觉到了华野的潜在危险,命令74师后撤,这让第一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非常不满。于是撤销了李天霞第一纵队司令官一职,整74师由自己直接指挥。

这样一来,张灵甫、李天霞和汤恩伯扯不清的矛盾,为孟良崮之战埋了雷。

担负围歼整编74师的是华野1纵、4纵、6纵、8纵和9纵,其中8纵王建安和9纵许世友有10年恩怨,一度“对面不相识”。张灵甫最近的友军,就是李天霞83师和黄百韬25师。

许世友和王建安的恩怨,源于1937年3月批判“逃跑主义”。耿直的许世友不满,串联了20多位军、师、团一级干部,准备回大别山打游击。

许世友与王建安,虽有矛盾却一致对敌,济南战役“杯酒泯恩仇”

许世友(资料图)

最后时刻,王建安醒悟,报告了抗大保卫处,许世友计划失败。

两人恩怨就此结下,等全面抗战爆发后,王建安任鲁中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也从386旅调任胶东军区司令员。但是许世友一直不接受王建安的主动示好,红军时期的一对好战友,成了一对老冤家。

许世友与王建安,虽有矛盾却一致对敌,济南战役“杯酒泯恩仇”

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发起时,王建安和许世友分别是华野8纵和9纵司令员。

1947年5月13日,张灵甫率整74师在李天霞整83师、黄百韬整25师掩护下,准备攻占坦埠。但是粟裕指挥华野发起突然进攻,一举攻占马山、马牧池、磊石山等高地,对张灵甫形成了合围之势。

张灵甫见势不妙急忙后撤,华野陶勇4纵、许世友9纵连夜发起攻击。15日凌晨,6纵突袭垛庄截断敌军退路;王建安率8纵攻占万泉山,打通了与1纵、6纵的联系,对整74师完成了包围。

张灵甫和3万余人在孟良崮构筑防线,妄想等待外援“中心开花”。粟裕看到机不可失,马上发起总攻,王建安8纵和许世友9纵把平时的互不服气变成了你争我赶。他们与1纵、4纵和6纵激战3天3夜全歼74师,不可一世的张灵甫也被乱枪击毙。

整编74师的覆灭,李天霞和黄百韬救援不力,但最大败笔还是从“中央突破”改为“固守待援”。而提出这一“损招”的不是张灵甫而是汤恩伯。

许世友与王建安,虽有矛盾却一致对敌,济南战役“杯酒泯恩仇”

许世友在山东

在影视中,只派出1个连和电台的李天霞,是最大的“背锅侠”。

李天霞之所以不使出全力支援张灵甫,理由是怀疑自己纵队司令被撤,是张灵甫从中作梗。所以当黄百韬和整编25师在北面全力进攻华野1纵时,南面的李天霞只派了57团1个连带着电台佯装19旅接应近74师,最终导致张灵甫和整编74师兵败孟良崮。

此战过后,李天霞虽然受到军法审判,但在多方通融下,还是不了了之。解放战争后期,赋闲的李天霞再次被启用出任37军军长、73军军长,结果不出意料在平潭再次一败涂地,仓皇逃往孤岛。

李天霞和张灵甫、汤恩伯的恩怨,导致兵败孟良崮,晚景也非常凄惨。

而许世友和王建安的恩怨,不但没有影响共同战斗,还在一年后被主席轻松化解。

1948年8月,济南战役之前,主席点将许世友任攻城总指挥,王建安出任副总指挥。这下子许世友没有再次回避,等王建安前来报到时,拿出两瓶白酒一人一瓶对着瓶吹,一笑泯恩仇。

许世友与王建安,虽有矛盾却一致对敌,济南战役“杯酒泯恩仇”

晚年王耀武

预计会打20天左右的济南攻坚战,许、王只用了8天,并且活捉了王耀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