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丑单挑赵云,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被关羽三刀砍杀

在演义当中,很多猛将的战果,往往会出现很大的不同。有的时候面对同一个对手,不同的人却打出了不同的战绩,而当这两个人相遇的时候,往往在某些时候,根本就看不出他们的实力究竟如何。比如说河北四庭柱的颜良文丑两位,就是实力前后变化最为激烈的名将了。

文丑单挑赵云,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被关羽三刀砍杀

首先先说一下文丑,袁绍帐下比较有实力的大将,和张郃是属于同一个档次的。在面对赵云的时候,文丑能够和赵云在战场上进行一对一厮杀,而从不畏惧打的有声有色,六十回合不败。演义曾这样记载:

忽然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但是在面对和赵云差不多实力的关羽,文丑却表现出了畏惧,只三个回合,就选择拨马回军,结果被关羽从后面赶上,一刀斩了。究竟是为什么,文丑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这种急剧变化的情况呢?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四。

第一:当时文丑军已经败退

在《三国演义》中记载:

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文丑止遏不住,只得拨马回走。

这就说的很详细了。在曹军逼过来的时候,只有文丑一个人挺身战斗,他手下的士兵们,都是互相践踏,就连文丑的话都不听了。要知道战场上,不是我们玩的游戏中那样,靠一个人就能够改变战场的局势,带着败军从头杀到尾,反败为胜的。

文丑单挑赵云,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被关羽三刀砍杀

所以对于这个时候的文丑而言,自己的军队阵势已经乱了,再加上此后还有张辽和徐晃的突袭,经验老到的文丑,不会不知道,自己如果溺战的话,很有可能就交代在这了。而军队的士气,也是会影响将领的士气的,就连张辽和徐晃,文丑也不敢恋战。等到自己援军来的时候,文丑才敢主动上前追击。

第二:文丑的军队已乱,并无人救援文丑

据演义描述:

文丑军既得粮草车仗,又来抢马。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

这是明明白白记在演义上的话。要知道,在战场上虽然打了胜战,但凡是有一点纪律性的军队,一般都是等到双方退军之后,再重回战场拿战利品。而在曹操军故意丢下粮草和马匹之后,文丑军还没有确认曹操是不是真的撤退,就马上开始抢东西了。古代的战争不像是我们现在这样,若是在战场上没有阵型,没有人数优势,战败也是理所应当的。

文丑单挑赵云,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被关羽三刀砍杀

尤其是在张辽徐晃两个人赶来的时候,演义中都是写这三人直接交手,没有一个人来拦截他们。使得这两位为关羽夺得了时间,让关羽好赶来砍了文丑。要知道在古代的军营中,先不说一般的将领。作为袁绍的心腹大将,文丑不可能没有属于自己的亲卫队。可是在这种紧要关头,自己的亲卫队却没有一个出来帮助文丑拖延时间,让文丑还逃跑。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第三:文丑已经经受车轮战。

同样是这一回: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在此之前,还有一位张辽和文丑交过手,而文丑回马的时候,又被徐晃拦了下来。这就意味着,在关羽赶来之前,文丑实际上是经过了一番消耗战的。张辽、徐晃是什么人物啊?都是后世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将。

文丑虽然也是名将,但你要难为他和两个实力不相上下的人,来回打几次,还要抓住机会边打边走,避免自己被曹军包围,这未免太为难了。再加上关羽的力气也不是吃素的,类比一下,就像是你双手酸痛,还要让你拿着几十斤重的东西上楼一样。文丑的落败,也是情有可原。

文丑单挑赵云,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被关羽三刀砍杀

第四:颜良之死,影响深远

而最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颜良的死,让他对关羽是忌惮和畏惧。上文笔者也提到过,文丑颜良与其他两位,并称为河北四庭柱。就算实力有高有低,总的来说还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但是颜良在此前,被红脸的关公千军万马中斩了。同样是习武之人,文丑自然也不会不知道自己的能耐。

即使只知道是个红脸大汉砍了颜良,和关羽交手的三回合,也足够让文丑知道,这个人就是砍了颜良的人。那么前面三种因素加起来,再加上文丑自身的胆怯,自然是马上转身就跑,结果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了。要不然以其斗赵云的本事,如果能够豁出这条命,拿出面对赵云和公孙瓒的豪气,或许与关羽交手几轮,在绝望中求得一线生机,也不是什么问题。

你是如何看待文丑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