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的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邮寄来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北宋时期的《营造法式》。古代建筑的美及深邃的“语法”,让梁思成极为震撼。

梁思成早期的求学时代,世界对我国的古建筑一无所知,为了让世界了解我国的古建筑之美、了解古建筑的博大精深,梁思成决定把自己研究的研究的重点放在古建筑上。
梁思成担起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这也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梁思成的命运很坎坷,他最初的命运,还要从清末的戊戌变法说起。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1901年4月,梁思成在东京出生,辛亥革命后不久清廷就灭亡了,民国建立后他们父子才回到国内。
回到北京的梁思成已经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几年后就结识了林徽因。经过几年系统的学习,由于天资聪颖,他和林徽因在1924年就一起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学习。1928年是梁、林二人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有三件事:毕业,结婚,回国任教。
从1919年相识,到一起学校、深造,梁思成和林徽因或许注定就是要在一起的。金庸不靠谱的表哥徐志摩,在剑桥初见林徽因就为之发狂,随后抛弃发妻狂追林徽因。徐志摩个人感情的泛滥,金庸是很厌恶的。在他的作品中大多都有一个不靠谱的表哥,这些不靠谱的表哥们据说都有徐志摩的影子。
徐志摩的性格林徽因是了解的,所以她选择了更加稳重的梁思成。1928年3月,梁、林两人在国外结婚。徐志摩求而不得,与陆小曼结婚后,他对林徽因仍是极其看重的。后来徐志摩飞机出事,就是他要去听林的一场演讲。
听到徐志摩的死讯,梁思成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他在现场默默地拿走了一块飞机残骸。这个飞机残骸一直挂在他和林徽因的卧室中。
徐志摩之后是金岳霖,金岳霖对林徽因是极好的,这位哲学教授为了心中的挚爱竟一生未娶。晚年有人去采访他,拿出了一张林徽因的照片,他久久不语。临走之际,他竟用乞求般的语气试探着向来者索要这张照片。因为,林徽因的这张照片他不曾见过。
面对金岳霖的追求,林徽因曾对梁思成说:不知道该如何,我好像爱上他(金岳霖)了。梁思成听后,没有生气,没有歇斯底里,他只是轻轻地对林徽因说道:你是自由的!一句“你是自由的”彻底征服了林徽因,成就了两人相濡以沫二十多年,工作和生活都配合得相当默契。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咱们回到1928年。这一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毕业回到了国内,少帅张学良邀请二人来到东北。同年在东北大学首创建筑系,1946年又开创清华大学建筑系,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的建筑生涯。
这期间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1932年到1940年仅八年时间,他们就去过二百多个县,调查保护的古迹达二千七百多处,为后人留下了数千幅古建筑的画像。对于这些画像梁思成要求是很严格的,必须坚持实地测量,数据必须准确,绘制的水平也是世界级的。
这些颇具价值的古建筑,大多是比较“羞涩”的所处的位置通常很偏远。梁思成和林徽因为了找到它们,往往是先火车,再汽车,最后甚至还需要驴车的协助,才能一睹古建筑的真容。站在梦寐以求的古建筑前,对于他们来说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山西应县考察木塔时,梁思成为求数据准确,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攀登着塔内那条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且随时有断裂危险的老铁链,在工作中这样的危险尝试他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
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努力下,赵州的石桥、应县的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等古建筑,逐渐被世人所了解,古建筑才渐渐被重视起来。长期的艰苦奔波,让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身体备受摧残,梁被诊断出脊椎间软组织硬化症,林徽因也患上了肺结核。他们的朋友费正清曾说道:
“二战中,我们在中国西部再度相逢,他们却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但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同年梁思成向清华大学梅贻琦建议应在清华设立建筑系。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系成立。1950年,儿子梁从诫报考清华建筑系,因为两分的差距与清华建筑系失之交臂,最后只得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梁思成当时正是建筑系的系主任,也许对儿子的“无情”才是对这个民族、对这个国家最大的“恩情”。
1955年4月林徽因去世的前夜,这对患难夫妻来到了生死离别的时刻。梁思成老泪纵横地拉着林徽因的手说道:受罪啊,徽因,受罪啊,你真受罪啊!第二日,林徽因与世长逝。梁思成亲自设计了林徽因的墓地,一代才女就此画上了人生的句号。
1972年1月梁思成辞世。梁思成和林徽因虽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他们设计的国徽、纪念碑依旧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他们历经千辛万苦采集的古建筑画像,更是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