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冒名顶替考入黄埔一期,却成为两岸追悼的两位黄埔将领之一

他冒名顶替考入黄埔一期,却成为两岸追悼的两位黄埔将领之一

辽沈战役中被俘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是一位有着光辉革命历史的军人,“五四运动”时期曾走上街头进行爱国宣传,同时参与了清查、抵制日货等一系列斗争。1924年春,郑洞国不顾老师和家人劝阻,前往报考黄埔军校,可惜报名期已过,亏得同乡黄鳌为防一试不中而报了两个名,郑就冒顶其名参加考试,被录入第一期。

不料,他与黄鳌在入学后被分在同班,每次点名时两人同时应答,弄得十分尴尬。后来,郑向校方坦白了此事,得到校方谅解并把名字改了过来。黄埔军校建立党军后,郑任教导第1团第2营第4连党代表;东征陈炯明时,郑战绩显著,升任教导第2团第3营党代表;第二次东征后,经周恩来推荐,郑被任命为第1军第3师第8团第1营营长。

他冒名顶替考入黄埔一期,却成为两岸追悼的两位黄埔将领之一

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后,郑洞国选择投靠蒋介石一方。1928年11月,郑洞国升任第3师8团团长,并在驻守南京期间,曾向炮轰下关的英国军舰坚决回击。随着日寇对中国侵略的不断扩大,1933年春,已升任旅长的郑洞国随第17军参加了长城抗战,成为第一批参加对日寇作战的国民党将领之一。

“七七事变”后,任第2师师长的郑洞国率部在保定与日军激战后突围。之后,郑率部在52军和第20军团编成内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取得了台儿庄大捷;后又在第98军军长任上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国军第一个机械化军——第5军组建后,郑调任该军荣誉第1师师长,后任副军长兼荣誉第1师师长,率部参加了昆仑关战役,连续攻占日军要点,表现极为出色。

他冒名顶替考入黄埔一期,却成为两岸追悼的两位黄埔将领之一

1943年初,郑洞国到印度兰姆伽空军基地,接任了全美械的新1军军长,参加了反攻缅北,打通滇缅国际交通线的战斗,并因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在1945年5月5日至21日召开的国民党六大上,郑洞国还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45年9月,郑以第3方面军副司令官的身份,在南京参加了对日寇的受降仪式。

1946年3月,郑洞国到东北就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并代理生病的杜聿明的司令长官职务。在东北战场,郑洞国虽取得了解围四平的胜利,但在多数情况下却没有讨到什么便宜,连吃败仗后有些心灰意冷。卫立煌主政东北后,郑洞国被派去坚守长春孤城,虽然郑是百战老将,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仅仅几个月后,长春守军第60军起义;新7军投诚,连郑洞国据守中央银行的兵团直属部队和警卫部队也放下了武器。

他冒名顶替考入黄埔一期,却成为两岸追悼的两位黄埔将领之一

1950年8月,郑洞国在路过上海时,看到共产党政府将上海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生活安定,内心产生了很大震动。随后,他向周恩来表示愿意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历任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等职,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不少贡献。直到临终之前,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表示这是他一生唯一未了的心愿。

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逝世,海峡两岸都为他举行了追悼仪式,这在数百名黄埔将领中只有两位(另一位是杜聿明)。

他冒名顶替考入黄埔一期,却成为两岸追悼的两位黄埔将领之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