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宦官从区区奴仆,发展到敢独掌大权?这事得问唐玄宗

前言

宦官干政,在我国历史中也比较常见,但是此情况在唐代多发。宦官干政,伴随唐代中后期整个发展进程。从安史之乱突然爆发,直至唐代灭亡,宦官干政问题都未得到有效解决。诸如李辅国、仇士良等人都被历代无数人唾弃至今,那么宦官这种本应被用作仆人的群体,为什么在唐朝末年摇身一变,成了横行宫府的牛人了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为何宦官从区区奴仆,发展到敢独掌大权?这事得问唐玄宗

初唐时期,制度严格

在唐朝刚刚建立的时期,宦官群体在整个国家的地位一直都是十分低下的。直至唐太宗继位,唐朝得到进一步发展,市井一片繁荣景象,内部制度也被规范化。在宦官管理方面,唐太宗制定严格管理制度,为避免宦官专权情况发生。唐太宗还提出具体要求:内侍省内不可设立三品之上的官位。

这也就说明,太监最高官职为四品,达到四品的太监再无上升空间。唐太宗在位期间,相关宦官管理制度也被切实执行。之后,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位期间,该管理制度也被严格恪守。虽然唐中宗在位期间,增加了宦官人数,但是宦官群体的地位,依然没有大的改变。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七·玄宗诸子》 有瑛母赵丽妃,本伎人,有才貌,善歌舞,玄宗在潞州得幸。及景云升储之后,其父元礼、兄常奴擢为京职,开元初皆至大官。及武惠妃宠幸,丽妃恩乃渐弛。

为何宦官从区区奴仆,发展到敢独掌大权?这事得问唐玄宗

玄宗即位,宦官干政

宦官群体得到皇帝重用从而干预政治是从唐玄宗在位期间开始的。唐玄宗初上任,年轻有为,再加上姚崇等贤臣的精心辅助,让大唐出现了开元盛世。之后,玄宗年龄逐渐增加,盛年不再,意志也逐渐不如从前了,这并非是在为他找理由开脱,而是受古代各种思想所限,帝王在年老的时候都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比如汉武帝、孙权等等。

再说朝臣方面,相关选官制度也出现缺陷,朝堂之上出现一系列奸臣,如以李林甫为代表的奸臣团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宦官的权力得到扩大,再加上规模增加以及管理制度出现乏力点,致使宦官群体在朝堂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唐玄宗在太监的选择方面较为随性,并且他还会为喜欢的太监授予三品官职,突破了初唐设立的太监管理制度。

为何宦官从区区奴仆,发展到敢独掌大权?这事得问唐玄宗

玄宗在位期间,就有两名权势滔天的宦官,分别是高力士和杨思勖。这两人由于深受玄宗喜爱,又屡立奇功,因而得到了很多的赏赐。因为盛宠不断,所以以上两人的官职在当时也曾达到了一个顶峰。而以上两名宦官在玄宗在位期间并未形成宦官专政的情形,其中高力士还被人评价为贤宦第一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宦官这一群体开始加入政治系统,是从此时开始的。

《旧唐书》:玄宗废后王氏,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神念之后。上为临淄王时,纳后为妃。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先天元年,为皇后,以父仁皎为太仆卿,累加开府仪同三司、邠国公。后兄守一以后无子,常惧有废立,导以符厌之事。

德宗失误,宦官掌权

安史之乱中,太子李亨听从李辅国的进谏留了下来。又在其的助力之下顺利称帝,因为有了以上经历,所以两人也患难见了真情。所以在李亨顺利即位以后,自然会对他宠爱有加,从而让其开始继任掌握兵权的官职。掌握兵权之后,李辅国当然掌握了实权,有了权力的加持,没有几个人能淡然处之。宦官李辅国开始了权势滔天的政治生涯,肃宗去世,李辅国拥戴李豫即位。在唐朝时期,第一个做到权势滔天的宦官就是李辅国。

唐王朝在遭遇安史之乱以后,李唐即位者开始对自己身边的朝臣产生信任危机,进而开始信任贴身照顾自己的宦官。在之后的政治发展过程中,也开始重用宦官群体。而之后的德宗为什么会将管理皇宫禁军的权力交给宦官呢?这其中的原因和唐肃宗之前过度相信李辅国存在共同点。

为何宦官从区区奴仆,发展到敢独掌大权?这事得问唐玄宗

德宗在任期间,突然爆发朱泚叛乱。当时叛乱者已经攻占长安,而德宗慌张逃出。在此进程中,宦官窦文昌和霍仙鸣贴身保护。这种患难与共的感情,自然会让人难以忘怀,从此之后,德宗对两人可谓是信任有加,而宦官管理神策军也成为唐朝固定管理规则,之后一直未改变。

其实,设立的这个管理规则,对德宗而言,是有利的,这个管理规则可以为皇帝本人的安全提供保障。但是这种规则制度也是利弊共存体,有利有弊。

《旧唐书》:玄宗元献皇后杨氏,弘农华阴人。曾祖士达,隋纳言,天授中,以则天母族,追封士达为郑王,赠太尉。父知庆,左千牛将军,赠太尉、郑国公。后景云元年八月选入太子宫。时太平公主用事,尤忌东宫。

为何宦官从区区奴仆,发展到敢独掌大权?这事得问唐玄宗

总结

自从皇上下令准许宦官开始管理率领神策军起,宦官这一群体就开始完全从宫中独立了出来,他们逐渐地拥有了个体权力。这也给"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这种情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自此开始宦官从仆人变成了臣子,又从臣子变成了有权有势的朝中大咖,这也就是唐王朝衰败的开始。

而至于唐王朝晚期出现的的宦官干政这一现象,使我们充分明白,一个朝代在制定相关规则的时候,相关规则制定者在一定要具备规则前瞻性,不能只完全考虑这种规则带来的近期成果。伴随着时间的持续推进,以及现实情况的改变,制定的相关规则既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也能成为覆舟的激流。

参考资料:

《旧唐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