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攻略关中,光武帝刘秀慧眼挑中冯异,真正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

刘秀于更始二年(公元24年)派冯异驻军孟津,并让邓禹西进关中,坐看关中形势,一旦有机可乘,则进军关中。此时的关中形势复杂,更始政权在刘秀手下败仗连连,摇摇欲坠,赤眉军拥军30万,表面上虽投靠更始政权,却不满于封赏,始终蠢蠢欲动。此时,关中大旱,颗粒无收,关中大饥。

攻略关中,光武帝刘秀慧眼挑中冯异,真正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

邓禹

对于邓禹来讲,他西进的机会在于更始政权和赤眉军火拼之后。不过,关中大饥使用关中形势突变,如果邓禹西进,他同样会面临粮食问题。

《后汉书·刘盆子传》:“时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

建武元年(公元25年),赤眉军终于与更始政权刀兵相向,并于9月攻入长安,更始政权灭亡。然而长安无粮,赤眉军又向西转移寻找出路,进犯拥兵割据的隗嚣。邓禹趁机进军长安,却不料赤眉军攻隗嚣去而复返,在长安与邓禹交战,击败邓禹,重新占据长安。失去长安的邓禹急于将功赎罪,对赤眉军主动攻击,结果一败涂地,幸得冯异的支援,才躲过一劫。

邓禹之所以西进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

攻略关中,光武帝刘秀慧眼挑中冯异,真正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

1.进军长安时犹豫不决。赤眉军离开长安时,邓禹总担心赤眉军去而复返,因而观望形势,没有抓住机会快速占据长安,而是一个月多才进驻长安。进驻长安之后邓禹忙于祭祀,疏于军务。这些产生的后果是:邓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加强长安的防御能力,做好安民和备战工作。

2.邓禹错误处理刘嘉的投降事宜。割据汉中的刘嘉本来想投降刘秀,却因手下李宝一时无礼,惹得邓禹大怒,杀了李宝,导致刘嘉投降之事破产。在与赤眉军交战的过程中,如果能得刘嘉为援,胜败还未可知。

3.邓禹对赤眉军的实力判断错误。邓禹一开始对赤眉军的实力还是有所忌惮的,毕竟赤眉军曾消灭了更始政权,所以邓禹才迟迟不肯进驻长安。当赤眉军西进被隗嚣击败后,邓禹就开始错估赤眉军的实力了,认为赤眉军锐气已失,不足为患。赤眉军起源于山东一带,从小小的几百人发展到数十万大军,实力相当雄厚。虽一时败于隗嚣之手,但赤眉军并未受到多大损失,战力仍在,不容小觑。

攻略关中,光武帝刘秀慧眼挑中冯异,真正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

邓禹败退长安之时,刘秀就知道应该换人主导攻略关中事宜。关中无粮,赤眉军在关中四处逃窜,这让刘秀看到绝佳机会,并制订了一个以最小的代价击败赤眉军的战略,即困死赤眉军。赤眉军没有粮草,西进失败,东面就是刘秀的地盘,赤眉军可不会认为能轻易突围,唯有南下。刘秀派遣耿弇屯宜阳(今宜阳西)、侯进等屯新安(今渑池东),堵住赤眉军南下的路。也就是说,赤眉军已经被堵在关中,刘秀打算瓮中捉鳖。

此时刘秀等待的就是一个机会,当赤眉军疲惫之时,士气大泄,正是刘秀出兵歼灭赤眉军之时。战机稍纵即逝,抓住机会就意味着胜利。能抓住机会的人,必须具备几个条件:1.有一定的威望;2.军事能力强,有能力主导一方战事;3.性格沉稳谨慎,有耐心,眼光独到。

攻略关中,光武帝刘秀慧眼挑中冯异,真正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

刘秀

在刘秀的手下,能符合第一个条件的应该是后来的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前面7个: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去除已经失败的邓禹,还有6个。其中又符合第二个条件的有:吴汉、贾复、耿弇、岑彭、冯异。寇恂的军事能力虽然不错,但本人偏向文职,在战场上主要充当出谋划策的角色。

在剩下的5人中,能够符合第三个条件的恐怕只有岑彭和冯异。吴汉、贾复和耿弇的性格有点相似,都是暴躁易怒型的,善于在战场上拼杀,可谓英勇无敌。在军事谋略上,这三个人也不遑多让。可是说到做事沉稳,极具耐心,这3个人都不如岑彭和冯异。如果让这3个人主持关中事宜,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地与赤眉军交战。虽然凭这3个人的能力,也能够击败已是强弩之末的赤眉军,但汉军肯定会损失不小,这并非刘秀所希望看到的。

攻略关中,光武帝刘秀慧眼挑中冯异,真正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

所以,刘秀手下最适合主持关中事宜的是岑彭和冯异。岑彭是刘秀攻略洛阳时投靠刘秀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深得刘秀的信任。当时在南阳一带,刘秀曾派吴汉率军平叛,吴汉却对南阳新野一带进行了屠杀,导致刘秀手下另外一名大将邓奉起兵造反,并一度击败吴汉。公元26年(建武二年)八月,刘秀让岑彭挂帅前往南阳平定邓奉叛乱。此时,邓禹兵败长安,正打算重整旗鼓,与赤眉军再次交战。岑彭已经主持南阳军务,自然不可能再去主持关中事务。

冯异于建武元年一直在中原地区经略洛阳,占据洛阳之后协助刘秀处理中原地区的战后事宜,包括迁都洛阳。邓禹兵败长安之时,冯异手中的事情也处理得差不多了,刘秀才让冯异增援关中地区,恐怕当时刘秀已经对邓禹的失败有所不满,希望冯异顶替邓禹,主持关中事宜。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十一月,邓禹再次败在赤眉军手下时,刘秀就顺势让冯异替代邓禹,并封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冯异需要做的是,等赤眉军真正弹尽粮绝之时,再与赤眉军决战,这就考验冯异的眼光和耐性。

攻略关中,光武帝刘秀慧眼挑中冯异,真正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

冯异刚进入关中时,邓禹曾约他共同出击赤眉军。冯异曾建议:“应该用缓兵之计,广布恩义,并以此来诱惑敌军。”可惜当时邓禹不同意这个观点,而是执意出兵,最终兵败。冯异替代邓禹之后,重提恩义,他联结关中当地的士族豪门,收集粮草,坚壁清野,断绝长安一带的粮食供应,使得赤眉军在关中没有办法得到补给。冯异同时向赤眉军的普通士兵广施恩义,以动摇赤眉军的军心,此举收效极大。

《后汉书》: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

攻略关中,光武帝刘秀慧眼挑中冯异,真正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

冯异

战乱时代,盗贼遍地都是,割据势力如林。冯异虽然不主动攻打赤眉军,却把矛头指向关中地区的盗贼。冯异军队所到之处,皆布威信,民心所向,很多盗贼都纷纷投降冯异,使用冯异的军力大涨。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十二月,冯异率军在华阴与赤眉军相持60多天,竟出现赤眉军普通士兵主动投降冯异,人数竟达5000多人。

建武三年(公元27年)二月,冯异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主动与赤眉军会战。冯异让部分士兵假冒赤眉军的人,埋伏在道路两侧,以少量军队与赤眉军交战,假装不敌。赤眉军缺乏给养,希望快速打败冯异,以掠夺一番,却中了冯异的计策。冯异埋伏的奇兵突起,赤眉军惊慌失措,不敌之下往东逃窜,被刘秀亲率大军包围,赤眉军全军投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崤底之战,轰动一时的赤眉起义走到了尽头。

攻略关中,光武帝刘秀慧眼挑中冯异,真正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

刘秀和阴丽华

毫不夸张地讲,刘秀能够消灭赤眉军,平定关中地区,是因为用对了冯异。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刘秀活用了手下这批优秀的将领,才会所向披靡。经略中原、关中、荆襄等战略要地,刘秀使用冯异和岑彭这种谋略见长的统帅来主持一方事务;平定山东、河南等反叛势力林立的地区,刘秀让贾复、耿弇、吴汉等人以铁血手段去平定。岑彭攻略西蜀被刺杀之后,刘秀用吴汉强力攻打西蜀,并屠了成都,多有震慑报复之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