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宋名将狄青一生精忠报国,为何最后惊惧而死?这是时代的悲剧

作为北宋为数不多的名将,狄青的一生,既可以作为励志的典型,又可以作为时代悲剧的牺牲品。在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小人物经过不断的努力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还可以看到,身处于大时代、大环境之下,如果你选择了与时代相悖的道路,无论你多么优秀和努力,悲剧已然是注定的了。

狄青出身贫寒,以罪犯的身份从军,他屡次击败西夏入侵,平定侬智高叛乱,一生战功赫赫,官职最高做到了枢密使,这是宋朝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最高长官。两宋时期,能以武将身份担任这个官职的没有几个人。可以说,狄青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做到了武将的天花板,堪称传奇。

狄青的人品、性格也很不错,心思缜密、谨小慎微、有勇有谋,对手下人也很好,深受将士爱戴。宋仁宗也很欣赏他,称他为“朕之关张”,而且还力排众议,让他任职枢密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屡遭文官集团的攻击、弹劾,最后还被罢去了枢密使的官职,不久后郁郁而终,年仅49岁。

北宋名将狄青一生精忠报国,为何最后惊惧而死?这是时代的悲剧

狄青

从狄青要当渭州知州、到出任枢密副使、再到升任枢密使等,每次都会有文臣跳出来反对、组团儿说他坏话,理由基本上也都差不多。

说狄青出身行伍,粗俗鄙陋,朝中大臣耻于与他为伍;说他一个武将,当这么大的官儿,会导致四方蛮夷的轻视、看不起我们;重用武将,会破坏祖宗之法。甚至还睁着眼说瞎话,说战功赫赫的狄青打仗不行,没有啥拿得出手的功劳。

最后这个理由真是绝了,让谁听着都觉得非常离谱儿,你这不等于是在说科比不会打篮球,梅西不会踢足球吗?

等狄青当了枢密使之后,这波儿人就更坐不住了,为了拉他下马,无所不用其极,散播各种流言蜚语。

比如有人说看见狄青家里的狗长出龙角来了;狄青家里一到夜晚就发出奇光,当年五代时期的后梁太祖朱温称帝之前也是这样;还有人说看见狄青在相国寺里穿着黄袍,这是僭越呀,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狄青也穿黄袍,他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呀。

北宋名将狄青一生精忠报国,为何最后惊惧而死?这是时代的悲剧

电视剧《清平乐》里的狄青

这些流言蜚语都在暗示狄青有不臣之心,想造反,于是很多人开始上奏,要求罢免狄青的枢密使之职,把他赶出京城,这些人里也包括文彦博、欧阳修这样的当世名臣。

结果宋仁宗也扛不住压力了,把狄青罢免了,赶到陈州做知州去了。但是这事儿还没完,宰相文彦博每月都会派宦官到狄青家里问候他,每月两次,雷打不动,弄得狄青特别害怕,一听说朝廷的人要来了,就和惊弓之鸟似的,担心朝廷是不是要进一步处罚他,在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不到半年,狄青就郁郁而终了,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狄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文官集团为什么如此恶毒频繁地攻击狄青呢?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心里也有数儿了,因为狄青是一个武将,却出生在了重文轻武的宋朝。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萧红说过:“我一生最大的不幸和痛苦,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狄青这一生最大的不幸和痛苦,都是因为他是一个武将。

狄青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大宋王朝所有武将的悲剧,而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就是宋朝确立的崇文抑武、重文轻武的政策。

我们都知道宋朝重文轻武,重视文官,贬低武将。其实不仅如此,重文轻武在宋朝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政策而已,这是从思想意识、法律法规、制度设计、社会风气等角度出发设计的一套完善的大宋国策、祖宗家法、立国之本。

而最初确定这一政策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后来又经过了宋太宗赵光义的强化,为宋朝的后世皇帝所继承并且不断发展。

北宋名将狄青一生精忠报国,为何最后惊惧而死?这是时代的悲剧

宋太祖和宋太宗有感于晚唐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也亲身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乱世,这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70多年的时间,存在了十几个国家,几十个帝王。当时整个社会风气崇尚武力,道德沦丧,皇帝的神圣性荡然无存,以至于有人喊出: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什么君权神授、什么福泽深厚、以百姓为本,我全都不信,那都是扯淡。只要我兵强马壮,我就能当皇帝,谁强谁有理,连宋太祖赵匡胤自己都是通过兵变上台的。

正是因为如此,上台后的赵匡胤就很害怕,他怕什么?他怕别人也依靠武力推翻他,他怕宋朝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崇文抑武、重文轻武的国策就出炉了。

宋太祖就说过:“宰相需用读书人”“欲武臣尽读书”。他大力实行文治,避免武将专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宋史研究专家游彪老师说,宋太祖提倡文治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文臣的地位,而更多的在于重建统治秩序,扭转五代时期失衡的文武关系,端正尊卑名分、君臣之道,从而巩固大宋江山。

要想实行文治,就需要选拔大量的文人,于是宋朝开始扩大开科取士。别看科举制是在隋唐时期兴起的,但真正发扬光大却是在宋朝。唐朝时,每次科举最多只录取几十人,授予的官职也不高。而到了宋太宗的时候,开始把每次科举的录取人数扩大到了几百人,而且还授予较高和较重要的官职。

北宋名将狄青一生精忠报国,为何最后惊惧而死?这是时代的悲剧

宋真宗赵恒为了鼓励人们读书、考科举,还特意写了一首《劝学诗》,大家听过的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出自这里。

于是,科举出身的文人开始逐渐占据了朝廷的大部分官职,甚至连枢密使、经略安抚使这样的武官,也都由文人来担任,武将只能作为其副手,从属于文官。宋朝士大夫集团开始形成,掌握朝廷政权,所以文彦博才能理直气壮地说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样的话。

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了宋仁宗时期,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变,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评价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声誉,依靠的不再是军功,而是文化水平。武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甚至被人们所轻视、鄙夷。“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据说这句俗语就是从宋朝传出来的。

狄青因为旧部将焦用犯事儿,向韩琦求情,说焦用立有军功,是大好男儿,请求韩琦放他一马,韩琦一点面子都不给狄青,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然后当着狄青的面,就把焦用杀了。这句话虽然是在说焦用,但同样身为武将的狄青,听了后,心里估计也很不是滋味儿。

北宋名将狄青一生精忠报国,为何最后惊惧而死?这是时代的悲剧

韩琦

北宋文臣尹洙甚至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这些话你在汉唐时期,就很难能听到,那时候人们重视文治,但也不放弃武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所以可以想见,身为武将而且还战功赫赫的狄青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就会受到文官集团的排挤,这里面除了担心狄青威胁文官集团的统治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自宋朝开国以来就制定的崇文抑武、重文轻武的国策。

比如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他攻击狄青攻击得最狠,甚至污蔑、谩骂狄青。他给宋仁宗连上几份奏章,要求宋仁宗罢免狄青枢密使之职。中心意思就是说,狄青身为武将,却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构的最高长官,掌管朝廷军权,而且深受将士爱戴,长此下去,难保他不会生出异心。

北宋名将狄青一生精忠报国,为何最后惊惧而死?这是时代的悲剧

欧阳修

欧阳修为什么要这么攻击狄青呢?什么仇什么怨呀?其实他们两个既没有私人恩怨,也没有利益冲突。

欧阳修这么做,只是想维护朝廷已有的以文驭武的体制,他认为武将掌握军权,对国家、对皇帝不是什么好事儿,五代十国的乱世,那就是血淋淋的教训。《新五代史》就是欧阳修主修的,他对这段历史很清楚,他看到了太多当时的武将手握重兵,不听中央号令,甚至举兵谋反的例子。我相信他很能理解为啥当初宋太祖、宋太宗要费尽心思、大力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宰相文彦博也建议宋仁宗罢免狄青的枢密使之职,宋仁宗还为狄青辩护,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直接说了一句:难道太祖皇帝当年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宋仁宗听了之后不说话了。估计文彦博心里在说,你大爷爷当年咋上台的你心里没点数儿吗?

北宋名将狄青一生精忠报国,为何最后惊惧而死?这是时代的悲剧

文彦博

狄青找到了文彦博想辩驳,文彦博直接说:无他,朝廷疑尔。我不管你是不是忠心、那些流言蜚语是不是真的、我也不听你辩驳,但你身为武将却手握兵权、执掌枢密院,这是事实,就这一条就够了,朝廷怀疑你,你就得下台。最后狄青被罢免了枢密使之职,半年后,郁郁而终。

崇文抑武、重文轻武的国策确实使得宋朝基本没发生啥武将叛乱、专权的事情,宋朝也没昙花一现,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也造成了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可惜,矫枉过正,却也使得宋朝武力孱弱、对外战争屡次失利、民众逐渐丧失尚武之风。

宋太祖和宋太宗当初在制定崇文抑武、重文轻武的国策的时候,后世的宋朝君臣在执行并深化这个国策的时候,未必没有想到这样做的消极后果,但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还是毅然决然地这样做了。只能说,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能成就你的东西照样也可以毁灭你。

就是不知道这些人在拼命维护这个体制的时候,是否想到过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宋王朝,日后会遭遇靖康之变这样的横祸和耻辱,从此之后,不要说收复幽云十六州、复汉唐之旧疆,就连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从此也不再为己所有,最后只能在东南的半壁江山里苟延残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