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从正面来看,开局一个碗,驱逐胡虏,建立大明王朝,重现汉人河山,可歌可泣……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说到朱元璋的一些黑料也不少,大肆屠戮功臣、残暴。排除一些争议较大的,有一点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洗白的,那就是恢复殉葬制度。

《明史·后妃传》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殉葬制度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在一些出土的遗址中,可以看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阶级,一些胜利者会把奴隶坑杀,作为陪葬品。

哪怕到了封建时代,人殉依然存在。就拿千古一帝秦始皇来讲,他生前就开始建造举世闻名的秦皇陵,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可在他死后,秦二世胡亥依然依然杀了不少人给秦皇陪葬(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那么为何殉葬制度能够在古代盛行呢?古人很长一段时间有“向死而生”的思想,《墨子·节丧》中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也就是说在先秦时代,上自天子,下到士大夫,人殉已经成为制度化的存在。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后来随着进入战国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重要劳动力的人开始得到重视。相较于陪死人,活着的劳动力当然更有价值。于是开始出现用陶俑、木俑代替活人。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本思想的产生。

制度上殉葬制的废除,是出现在汉朝。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期,赵缪王刘元因逼迫奴婢16人殉葬,被撤掉了封国。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唐朝太宗皇帝死后,有两个深得太宗信任的异族将领,阿史那杜尔和契何力请求殉葬,被继位之初的唐高宗李治制止。

当然了,上面虽然有条文,可在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中,殉葬制依然陆陆续续存在。据《宋史》记载,宋高宗死后,他的两个才人李氏和王氏被孝宗逼迫自杀殉葬。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波斯史学家在《世界征服者史》中提到元朝也存在人殉现象,原文:“挑选四十名出身于异密和那颜家族的女儿,用珠玉、首饰、美袍打扮,穿上贵重衣服,与良马一道,被打发去陪伴成吉思汗之灵。”

换句话来讲,人殉制度,可能在封建王朝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从来都不曾断绝,故而标题中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这么说也不对,至少汉代以后,人殉虽然存在,但都是零星的,没有制度化,而明朝则不同。朱元璋生前,他的次子秦王死后,有两名王妃殉葬。等到朱元璋驾崩,

《明朝小史》卷三记载:“伺寝宫人尽数殉葬”嫔妃、宫女多达46人,其中38人在治丧期间被活活勒死……

永乐皇帝驾崩,朝鲜《李朝世宗实录》中提到“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当了不到一年皇帝,身前留有遗诏希望“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如此依然有五个嫔妃为他殉葬。

明宣宗朱瞻基则有10名嫔妃为他殉葬,有的妃子可能刚进宫,都没见过皇帝的样子,被迫成了皇家的“祭品”。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明史·后妃传》中有一位郭嫔,名爱,字善理,凤阳人。入宫不到二十天宣德皇帝驾崩,她知道自己死期将近,于是作词一首,词云:“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如此女才人,因为朱明皇朝的殉葬制度,年纪轻轻了此残生。不过相较于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人,她也算是一个幸运儿吧!

人性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浅析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

明朝殉葬制度的废除是从明英宗开始,虽说明英宗朱祁镇当皇帝不行,在土木堡之变被俘虏,复辟后杀了功臣于谦,但相较于以往气吞山河的帝王,多少有了一丝人性。

《明史》记载,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英宗崩,“遗诏罢宫妃殉葬”。宪宗继位后,遵从父亲遗诏,不再安排活人殉葬。从此以后,明朝制度上的人殉消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