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大教授董强与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合著《唐诗之路》出版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获悉,日前,该社出版了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和北大教授董强合著的《唐诗之路》。

北大教授董强与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合著《唐诗之路》出版

《唐诗之路》书影。

书中,勒克莱齐奥在董强的帮助下,深入阅读唐诗,抒发阐释自己的观点,表达唐诗对他人生、创作的影响。作为现代人的思想火花与古老的唐诗相互碰撞,站在外国作家的角度,勒克莱齐奥把唐诗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在他看来,唐诗是人类文学创作史上达到的巅峰;在他的笔端,唐诗的意境深远悠长,就如同法语书名“奔流不息的诗歌之河”。

从很多角度看

中国古典文学是一种很具现代意味的文学

北大教授董强与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合著《唐诗之路》出版

2019年,勒克莱齐奥与董强在杜甫草堂。

“进入唐诗世界,我几乎毫无准备,却也并非完全偶然。当时,我读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个1962年的英文版本。诗中,有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与一座山面对面交流。”

勒克莱齐奥在《唐诗之路》序言中写道,他至今记得读到这首诗时的激动。那个时候,在西方世界,公众还没有像现在一样关注环境问题。高山属于风景,被称为是“崇高”的,引得不少勇敢之人去攀登。而李白却在诗中提到了一个显明的道理:山,是一个静穆、庄严、令人尊敬的场所(在敬亭山这个名字中,有“敬”字)。在山的面前,人——脆弱的、短暂的人——所能做的,就是坐下来,静静地看山。

他认为,欧洲文学中的诗歌实践(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后来现代的罗曼或撒克逊语言的作家),让我们习惯了运动感,习惯于欲望和激情,情感往往转瞬即逝。相比之下,面对敬亭山而坐的李白带给他的,完全不同。他所受的教育,学会的语言,对此尚不习惯:那是一种平和,一种内心的平和。要想达到这种平和,并不困难。只需坐下来,默默看山。甚至不需要一座专门供人崇敬的山。

勒克莱齐奥对唐诗的喜爱,还在于我们并不熟知的一些诗,他却印象极为深刻。比如杜甫的《见萤火》,就是勒克莱齐奥一直忘不掉的一首诗,他在杜甫草堂一直希望能够找到萤火环绕的那口井。

北大教授董强与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合著《唐诗之路》出版

2020年勒克莱齐奥在家乡尼斯。

“唐诗——也可以说,一切真正的诗——也许是与真实世界保持接触的最好手段。这是一种交融的诗,引导我们遨游于身外,让我们去感受大自然的秩序,感受时间的绵延,感受梦。我第一次读到李白时,他所传递的信息是那么的显明,让我惊叹,同时又感受到了一种急切的召唤。我并没有发出惊呼:‘写得真美,我甚至没有迫不及待地继续往下读。相反,我冲出了家门,去寻山,寻找我的敬亭山,一座我可以坐在它面前的山。默默看山,与它融为一体。”

勒克莱齐奥在序言中表示,在图书馆里,他借阅了所有与唐朝这一遥远时代相关的书籍。他读了孔子的《论语》,读了《庄子》。之后又发现了孟子,尤其是墨子那些如此独特的思想,渐渐发现了中国文学的丰沃土壤。人们称之为中国古典文学,然而,从很多角度去看,它都是一种很具现代意味的文学。

该书法语版在法国成了畅销书

2021年12月22日晚,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别举办了“法国诺奖得主邀你同走‘唐诗之路’——《唐诗之路》新书分享会”。本书共同作者董强讲述了《唐诗之路》的创作源起。他说:“我跟勒克莱齐奥有长久的友谊,而且他对我来说有特殊的意义。简单地说,我之所以今天还在研究法国文学,在北大成了教授,跟两个人密切相关,一个是米兰·昆德拉,我是他的学生。另一个就是勒克莱齐奥。”董强还介绍,该书法语版在法国出版后还成了法国的畅销书。

现场播放了勒克莱齐奥录制的视频,他通过比较文学的方式谈这本书中他对唐诗中女性和爱情的这部分的感悟。董强讲了他在中文版的书中加了一部分法语版没有的内容,主要涉及西方对唐诗的接受,包括勒克莱齐奥对整个诗歌阅读理解上的转变等等。

谈到这本书的名字的由来,董强说,“我为什么一定要让中文题目叫‘唐诗之路’?——法语名字也是我取的,法国人喜欢河流意象,诗歌的河流永远奔腾不息,法国人特别喜欢这个题目,我当时提出之后勒克莱齐奥马上接受了,说这个题目好——因为他本人就有小说家把握大场面的能力,能够在这么多东西里面找出这条路,非常了不起。”

分享会最后,现场播放了勒克莱齐奥录制的视频,是对唐诗中的绝对性的理解。他说:“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充满着爱的力量,这是一种宇宙动能性的力量,这是唐诗无比强大的原因,为唐诗带来了一种永恒性。我感谢大家跟我一起,共同分享了这些美与情感的时刻,它们是唐诗给我们带来的。”

“董强跟我一起创作了这本书,献给讴歌人类的唐诗。”“1300年的时间把我们与唐诗隔开,但它今天依然鲜活。”

勒克莱齐奥曾来武汉驻校讲学

2015年,勒克莱齐奥曾来武汉驻校讲学,在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图书馆等场所参加多场不同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并发表多场演讲。

勒克莱齐奥生于法国尼斯,童年在非洲度过。也许是受辗转流离生活的影响,他的作品融入了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不同元素。他的早期作品,《诉讼笔录》和《可爱的土地》,空灵寂静,人物在色彩的海洋中摇摆不定。他后期的作品,更致力于拓展人们的心理空间,表现出一种更凝重的诗意。他笔下的人物多游离于主流文明之外,且往往处于社会底层。2008年,勒克莱齐奥因为“将多元文化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的冒险”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众多知名西方作家一样,他对经济发展引发的“现代病”抱有警惕心。

在汉驻校讲学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勒克莱齐奥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刘功虎的读+专访。开场白他自我介绍,说文学是自己的生命,鼓励学生们多看书。

一旁勒克莱齐奥中译本主力译者、南京大学法国文学教授许钧教授插话说,他所见到的闲暇中的勒克莱齐奥,不是在写作,就是在看书,一个包包时刻背在身上,里面永远装着两样东西——他的手稿和别人的书,“这包包就是他的灵魂”。

在湖北省图书馆的法国文学周活动现场,一位坚持写作的女读者困惑于写作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很多人会说怀才就像怀孕,不知道勒克莱齐奥先生如何看待?勒克莱齐奥回答非常认真:“这是你从女性视角阐述的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我不会这样对比。”勒克莱齐奥认为,生命是一个实在的、既痛又艰难的过程,文学创作却不是这样,它的困难并不能与怀孕和生育相比,“文学在于虚拟的世界中,在想象的空间里,在文学创作中所体会到的困难和其他种种情愫,与肉体所体会的怀孕相差甚远。当然,它们都有一种重量,然而腹中的几两人肉和才华压在我们肩膀上的重量,是不同质的。”

他还幽默地补充了一句:“新生儿降生后,父母便开始漫长的工作,要养育教育抚育子女,而文学作品创作出来后,那可就是坐收名利的事情啊。”

(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李然)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