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评价极高,但为何还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已是暮年的大明开国功臣李善长难逃一死,最好的映证了“不做死就不会死”的这句话。李善长对于朱元璋建立明朝,功劳还是很大的。他虽不是武将,未曾上阵杀敌,但他是朱元璋最重要的参谋者。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战时调度粮草,管理军队后勤,知人善用等项是做得井井有条。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评价极高,但为何还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有功之臣时,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他虽然未上阵打仗,无汗马功劳,但供给粮草等功劳极大,应该封为大国。对李善长的封赏也极高,封为韩国公,每年俸禄四千石,且赐他免死铁券,可免李善长两死,其子一死。可是,如此得朱元璋重视的开国功臣,怎么落得身死,且连同妻子女儿及弟弟侄儿都因株连被杀呢?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评价极高,但为何还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当年胡惟庸案的时候,胡惟庸在事发之前曾经告发李善长谋反,不过当时老朱没在意,他也知道李善长不可能谋反。后来胡惟庸被杀的时候老朱这才知道,原来胡惟庸曾经策反过李善长,不过李善长没同意。不过这事在老朱心里就是一个过不去的梗,既然这样,李善长肯定知道胡惟庸居心不轨,但是却没有向老朱告发,知而不报就是罪过,当时不清算是因为还没轮到他。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评价极高,但为何还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等过了几年,虽然李善长已经告老还乡了,但是老朱始终都没有忘了他,生活上也是经常派锦衣卫去寒嘘问暖,就看看他在干什么。而且要知道胡惟庸可是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还是收了胡惟庸的贿赂。胡惟庸案,李善长有脱不了的干系,最起码用人失误,这也是要处罚的。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评价极高,但为何还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且不说老朱本来气量就小,就说受贿,识人有误,知而不报,这一个哪一个老朱都能单列出来说事。所以说李善长的死,怪老朱气量小,也怪他自己不小心。其实朱元璋杀他就是要给天下的人看一看!我连开国元勋都能杀,那些文臣谋士、那些骄兵悍将,更是不在话下,就是要让那些天下怀有异姓的人,早早安安稳稳的做自己的事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