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周朝还要早的国家,定都江苏,享国千年,盛时控制三十六个国家

武王伐纣,周灭商,统一了中原,这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故事。周武王称天子,分封诸国,奠定了华夏的格局。不过,周王并不是当时唯一的王,至少还存在两个自称王的国家,一个是楚国,还有一个是徐国。

楚国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一直与中原分庭抗礼,深刻地影响着华夏的政治格局,直到秦始皇发举国之兵才灭了楚国。而灭秦的又是楚国后人,楚人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称霸中原的基因。

相比之下,徐国就显得默默无闻了。从国名可以看出,徐国的位置在现在的徐州一带,处于黄河和淮河之间,土地肥沃,是传统的农耕地。但是,徐国的问题同样也是出在这样的地形上。

比周朝还要早的国家,定都江苏,享国千年,盛时控制三十六个国家

徐州一带没有山河险要,易攻难守,而且西、北、南三个方向都有敌人,战略位置非常不利。后来的楚霸王也是因为定都彭城,一直受到刘备、韩信、英布的三面夹击,虽屡战屡胜,却无法扭转颓势,只输了一次便不得不自刎乌江。

彭城,也就是徐州,地理位置上的缺陷,是造成项羽悲剧的主要因素之一。比项羽早了一千多年的徐国,稍微要好一点,因为当时的江苏南方还是一片蛮夷之地,没有强敌,使徐国可以集中力量和周王争夺一下。

论资历,徐国比周朝还要更老,早在大禹时代,徐国的祖先伯益就是大禹的助手。伯益辅佐大禹治水和管理天下,既有治国经验,又有威望,原本应该是下一任天子的理想人选。但大禹的儿子启打破传统的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

也就是说,夏启实际上是抢了伯益的天子之位。而伯益又出身于东夷族,背后有着强大的部族势力,这样的人自然无法让夏启放心使用。夏启先让他做自己的卿士,稳定住他的情绪,等局势安定后,再找借口杀了伯益,永远消除这个祸患。

比周朝还要早的国家,定都江苏,享国千年,盛时控制三十六个国家

东夷族的力量强大,很难用武力镇压。为了安抚东夷,夏启只能把东夷的地盘封给伯益的儿子若木,这就是徐国。从这里算起来,徐州便有了五千年的历史。

无论是商灭夏,还是周灭商,徐国都没有太多参与,毕竟徐国对夏朝是有积怨的,没理由为他们去拼命。周朝建立后,把姬姓诸侯分封到各地,加强对天下的统治。于是,桀骜不驯的徐国开始与周朝发生摩擦。

徐国是东夷的领袖,周围36个小国都拥戴徐国为尊,控制了整个黄淮下游地区,实力远远超过后来称霸一时的齐、鲁等国。周朝多次发兵援助齐鲁等国,阻止徐国等东夷的骚扰。

比周朝还要早的国家,定都江苏,享国千年,盛时控制三十六个国家

徐国还跟商朝的残余势力合作,企图复辟商朝的统治。徐驹王打败过周朝大军,一直追到黄河边上,成为徐国最光辉的战绩。徐偃王甚至趁着周王西征,打到周朝都城,差一点端了周朝的老窝。

不过,这次偷袭终于让周穆王下定了解除徐国之患的决心。强大的周军主力击败徐军,逼得徐偃王退隐乡间,徐国被肢解,从王国降为子国,比齐鲁等侯国低了两级,从此一蹶不振。

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徐国再也没有能力参与中原的角逐,成了东西两周的吃瓜群众。随着楚国的逐渐强大,徐国的地盘越来越小,到最后只好依附楚国,才能勉强维持生存。

比周朝还要早的国家,定都江苏,享国千年,盛时控制三十六个国家

为了遏制楚国,晋国特意扶植长江下游的吴国,没想到最后倒霉的却是徐国。在阖闾的励精图治下,又有伍子胥、孙武的辅佐,吴国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军力强盛的诸侯。为了削弱楚国,吴国把徐国定为第一个打击目标。

吴王阖闾要求徐国交出避难的吴国公子掩余和烛庸,徐国不但没有听从,还把二人送给楚国。阖闾以此为借口,命夫差为统帅,伍子胥、孙武为将,大举出兵讨伐徐国。

说来也是可怜,徐国早已是兵微将寡,哪里挡得住兵圣孙武的一击。从苏南往北进攻,一马平川,徐国根本无力反抗,没多长时间就被攻到徐州城下。

比周朝还要早的国家,定都江苏,享国千年,盛时控制三十六个国家

国君章羽把自己给绑了,刺破面皮,和妻子一起跪在城门外,乞求夫差能留下徐国。但夫差没有答应,取消了徐国的封号,徐地全部并入吴国。这个享国1649年,历经44代君王的徐国,终于彻底灭亡。

夫差没有杀章羽,让他们逃到了楚国,这是一种示威,因为吴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楚国。很多徐国人怀念故国,把自己的姓改为徐,这也是徐姓的由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