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若薇的黑历史:为争后位“借腹生子”,多次怂恿朱瞻基违反祖制

永乐十五年(1417年),皇太孙朱瞻基刚满19岁。

按古人的算法,作为成年人的朱瞻基也该结婚生子了。

这年三月,礼部为朱瞻基安排好了婚礼仪仗,服饰和新婚居所。

不久,朱棣专门发布了册封令,册封光禄寺卿胡荣之女胡善祥为皇太孙妃。

当月下旬,明廷就按照亲王的礼仪为朱瞻基举行了迎亲礼。

除了胡氏,朱瞻基还娶了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孙氏为嫔。

不过,相对第一夫人胡善祥,朱瞻基更喜欢明艳聪慧的孙氏。

孙若薇的黑历史:为争后位“借腹生子”,多次怂恿朱瞻基违反祖制

朱瞻基和孙氏大婚剧照

说起孙氏,还是朱瞻基的母亲张氏,即热播剧《大明风华》中朱高炽之妻相中的。

先前,张氏之母和永城县主簿孙忠的夫人十分要好,两家也少不了互相往来。

一日,张母发现孙忠的第三女孙氏已经长大,并且出落地十分聪慧美丽,遂在入宫探望女儿的时候顺嘴提了一句。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张氏忙让丈夫朱高炽奏请永乐皇帝批准,将年仅十余岁孙氏携至宫里养育。

孙若薇的黑历史:为争后位“借腹生子”,多次怂恿朱瞻基违反祖制

张氏剧照

到了朱瞻基即位称帝,育有一女的太妃嫔孙氏也水涨船高,被朱瞻基特封为贵妃。

但孙氏并不满足现有地位,她盯上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

起初,朱瞻基对这两位夫人倒是一碗水端平,谁都不偏爱。

随着时间推移,朱瞻基渐渐地对胡善祥有了看法。

原来,“太平天子”朱瞻基即位之后颇好巡游,身为皇后的胡善祥觉得不妥,常常规劝朱瞻基稍作收敛。

但孙氏却从未劝过朱瞻基,她总是捡朱瞻基好听的话说,从不做令朱瞻基扫兴的事。

看着病歪歪的胡氏在婚后一直没有生育,朱瞻基对其越加不满和厌烦,慢慢地冷落了胡氏。

孙若薇的黑历史:为争后位“借腹生子”,多次怂恿朱瞻基违反祖制

朱瞻基剧照

孙氏秉性狡黠,她虽有夺位之心,但表面上却对胡皇后、张太后等位居其上的勋贵百般讨好。

此外,孙氏对太监和宫女的态度也十分和蔼。不久,皇宫上下都对孙氏称赞不已。

朱瞻基自然明白孙氏的心思,他也想将聪慧体贴的孙氏立为皇后,但他知道此事万万不能操之过急。

按照古时制度,若没有充分合适的理由,皇后不能轻言废立。

朱瞻基苦思冥想后,终于想了一招来试探皇太后张氏和满朝文武大臣:赐金宝。(注:明代的祖宗法制规定,皇后既有金册又有金宝,贵妃以下则只能授予金册)

张太后早年曾随明仁宗朱高炽监国,已经养成善处大事的才干,所以朱瞻基的小心思根本没有瞒过她。

想到孙氏被自己抚养数年,二人感情一直不错,张太后思考再三后便同意了朱瞻基的请求。

如此,孙氏无皇后之名,却同样获得了金宝。

这样一来,嗅觉灵敏的宫女太监纷纷开始向孙氏靠拢,胡皇后顿显势单力孤。

孙若薇的黑历史:为争后位“借腹生子”,多次怂恿朱瞻基违反祖制

胡善祥剧照

赢了第一局,孙氏又开始筹划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史载:宣德二年,孙氏“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

为何孙氏要想法设法地“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呢?

前文已述,皇后胡善祥因病无子,而孙氏除了诞下一女也未能生育儿子。

所以,如果孙氏要夺得后位,则必须要生育皇子。

到时,朱瞻基自然会将其子封为太子。

既然儿子被立为皇太子,那么“母以子贵”的孙氏也自然会成为皇后。

需要注意的是,和孙氏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朱瞻基不仅知道孙氏没有怀孕,而且还知道孙氏“阴抱宫人子为己子”。

当然,这名“宫人子”必然也是朱瞻基的儿子。

因为宫廷内部对皇帝的起居行止都有详细的记录,如夜宿何宫、幸何妃嫔、送何人礼物等都有案底可查。

不过,孙氏策划的虽然周密,但仍有风声传了出来。

最后又是朱瞻基出手解决了流言散播,史载“长随内使喜安坐诽谤伏诛”。

孙若薇的黑历史:为争后位“借腹生子”,多次怂恿朱瞻基违反祖制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见孙氏有子,外官明白孙氏得势已成既定事实,以英国公张辅为首的文武官员纷纷递折子请立皇长子为太子。

于是,在这个皇子出生的第十天,朱瞻基正式批准了大臣们关于立储的奏请。

二十天后,朱瞻基给这名皇子定下了册立太子大典的时间。

宣德三年二月,朱瞻基正式册立朱祁镇为皇太子。

见风使舵的大臣们见孙氏为后已是既定事实,再次上疏奏请立皇太子生母孙氏为皇后。

这当口,孙氏扭捏了,开始惺惺作态地推辞开来。

朱瞻基可没时间管她,他正忙着将大臣的奏折拿给张太后,希望张太后表态支持。

孙若薇的黑历史:为争后位“借腹生子”,多次怂恿朱瞻基违反祖制

张太后见事实和外界舆论都对孙氏有利,只好同意朱瞻基所请。

虽然张太后同意了朱瞻基改立皇后的请求,但他的首辅大臣杨士奇不仅拒绝表态,还援引宋仁宗废郭后被后人贬责一事劝谏朱瞻基三思而行。

朱瞻基无法,只好抬出了张太后压住了杨士奇,并向其请教此事的处理方法。

杨士奇见朱瞻基打定了心思,无奈之下遂给朱瞻基出了一招:引导皇后自己提出辞位的请求。

不久,胡皇后被迁出正宫,孙贵妃则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到此为止,明朝史上第一次皇后废立风波总算平静了下来。

(后续: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死。不久,废后胡善祥亦随之而去。按制度:胡善祥应以皇后之礼葬于朱瞻基之景陵。孙氏不同意,胡善祥遂被明廷以妃嫔之礼安葬)

参考资料:《明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