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寻找爱丽丝“为爱丽丝而作”——贝多芬

作者:历史看年先生

视频加载中...

如此脍炙人口的曲目是一代“乐圣”献给爱丽丝的作品。那么“爱丽丝”究竟是谁呢?为什么她会让大名鼎鼎的作曲家专门为她创作一首钢琴曲呢?就像“脂砚斋”究竟是谁一样,很有可能会成为永远没有答案的千古之谜。但就像“脂砚斋”必定是曹雪芹的亲密之人一样,爱丽丝也一定是贝多芬所爱之人。也正因为她是贝多芬的挚爱,才会引发历代学者的好奇与关注,不遗余力地去研究、争论她的真实身份。

寻找爱丽丝“为爱丽丝而作”——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少年时代的环境比较艰苦,他的父亲望子成龙,想把他变成第二个莫扎特。但波恩是个小地方,缺少名师指点。不过,这也促使贝多芬很早就锻炼出独立思考的创作精神。

寻找爱丽丝“为爱丽丝而作”——贝多芬

1779年,他开始跟他第一位重要的老师、宫廷音乐指导和管风琴师内弗(Christian GotttliebNeefe,1748-1798)学习音乐。内弗是个识才的伯乐,预言贝多芬将是莫扎特的继承者。他还把巴赫等人的键盘作品介绍给贝多芬。

1782年,贝多芬担任了当地教堂管风琴师的助理等职务,并写下了最初的作品。1787年,他初访维也纳,曾为莫扎特演奏。莫扎特预言了他将有辉煌的未来。(莫扎特预言帝啊!)

1801年起,刚过而立之年的贝多芬就受到情感与疾病的双重折磨,他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乖戾,因为不愿别人发现他的听力出现问题,他开始远离维也纳的社交圈,离群索居且经常搬家。1802年四月至十月初,在医生与朋友的劝说下,贝多芬暂离维也纳城区,来到郊区小镇海林根施塔特(Heiligenstadt)疗养。那么是不是就在这时?有一位叫“爱丽丝”的姑娘,给了年轻却失聪的贝多芬重要的支持和帮助呢?

寻找爱丽丝“为爱丽丝而作”——贝多芬

实际上,“致爱丽丝”这个名称是误传。比较主流的说法是贝多芬在这部作品的手稿上写了一句话“致特蕾莎”(德文:Für Therese),但这句话被一位马虎的乐谱誊写者误抄成了“致爱丽丝”(德文:Für Elise,德语中发音与特蕾莎相似)。此后,所有乐谱中,这首作品致辞中的“特蕾莎”都变成了“爱丽丝”。

而这个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姑娘,是年近四十的贝多芬所教的一位女学生。贝多芬对她一直有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蕾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寻找爱丽丝“为爱丽丝而作”——贝多芬

《致爱丽丝》为回旋曲式,全曲共5段。不论是具有淡淡哀愁感的主部主题、流露甜蜜憧憬的第一插部主题,或是坚定深沉的和声加华彩式的第二插部音乐,都那么动人、动听。

乐曲中标志性的爱丽丝主题被反反复复地复述了16次,但是我们并未感到繁琐絮叨。相反,我们听到的是贝多芬一次次重复呼喊爱人的名字,直到音乐的结束。

由于贝多芬成功地把传统、创新和个人感情结合在一起,使他不仅成为19世纪具有主宰性的音乐家,也成为西方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听历史,忆历史,品历史,看完上述事情,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