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5年前,红军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条讨要,后来如何?

红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一开始的时候,人员和装备上都存在严重不足。

虽然红军在各地起义的队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在反围剿的过程中,原来的部队损失很大。一些起义部队为了扩大力量,在占据的根据地发展动员。

缺乏必要的生活物资和钱财,老百姓的资助起到了很大帮助。红军一向纪律严明,对于百姓资助的物资,自然不能直接收取。于是就出现了红军给资助的百姓打借条的情况。

85年前,红军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条讨要,后来如何?

红军言而有信,从百姓那里借的东西,之后也都一一归还了。不过有时也出现过没来得及还的状况,部队紧急转移,红军借的钱财或者物资,也没有机会还了。

久而久之也忘记了打借条的事。人民群众帮助红军,并没有要求一定要红军偿还,然而总有例外。

隔了多年之后,一个曾经借钱给红军的百姓的后人,拿着借条找政府还钱。最后政府信守承诺,归还了红军曾经借的那笔钱。

85年前,红军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条讨要,后来如何?

2015年,一个老人找上了湖北孝感市政府,工作人员询问后,老人拿出一个布包。打开里面有一张发黄的纸,老人向工作人员展示那张纸,问道“这个你们还认吗?”。

工作人员感到惊愕,这张纸是一张欠条,上面写着红一军借了杨长根老人400元大洋。记载的时间是85年前,隔了这么多年的借条,真实性有待核实。

工作人员只得向上级请示,领导来之后,问了借条的情况。

85年前,红军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条讨要,后来如何?

老人表示借条上的杨长根是他的爷爷,那时一支部队来到他爷爷所在的村子附近,这支军队有着严明的纪律,还帮助村民干活。久而久之,村民就跟士兵相处熟络了。

后来部队扩编,人数增加补给需要资金。这支部队的指挥员没办法,只能向老百姓借钱。

杨长根对此十分大方,把多年的积蓄四百块大洋都借给了这支红军部队,对方给他打了一张欠条。之后这支红军还未来得及归还钱财,就接到命令转移离开了。

85年前,红军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条讨要,后来如何?

之后欠条的事就一直搁置,杨长根也没打算要回借给红军的400大洋,留着这张欠条只为做个纪念。

过了多年之后,杨老汉也老了,他因为生活窘迫需要钱,就拿着这张欠条想试试还能否算数。对于这件还款的事,孝感市领导表示需要先核实真实性,如果属实,一定会还了这笔钱。

要查85年前的事情,难度着实不小。孝感市政府派了专人查找资料,以验证在那个时间段红军是否借过钱。

85年前,红军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条讨要,后来如何?

根据欠条上的借款人信息,从《党史》记载中可以得知,这支部队所属的红一军是1927年建立起来的,后来合并到了红四方面军。

存在的时间跟借款的时间符合,借款人在那时的活动范围,是验证这张欠条真实性的另一个参考证据。根据记载,红一军活跃于鄂豫皖根据地,其中就包括湖北。

记载中的红一军鄂豫皖根据地,确实有过大幅度的扩编。有多条证据验证,这张欠条有足够可信度,孝感市政府按照一块大洋等同于一百元人民币,偿还给了杨老汉四万元。

85年前,红军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条讨要,后来如何?

这笔钱在如今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在那时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杨长根愿意在红军困难的时候借出其全部积蓄,也体现了红军跟百姓的关系,正是因为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红军才能保留火种,后来打败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老百姓信任红军,信任中国共产党。孝感政府偿还原来的债务,是对得起老百姓信任的体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