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逃离五路桥"的背后:老城区的化学陷阱

本文发表于《三重生活周刊》2020年第38期,原标题《逃离五路桥》的背后:老城区的化学难点,严禁私人复制,侵权必须查处

8月20日,四川省乐山市梧桐桥区出现大面积刺激性气味,引起恐慌和逃亡。事发半个多月后,我们的记者来到梧桐桥,全市已恢复平静。但对于居住在当地老城区的人来说,8月20日的事件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记者/李秀丽

照片/刘飞越

"逃离五路桥"的背后:老城区的化学陷阱

贺兰人是该市最接近化工厂的人之一。她失去了嗅觉,因为她一年四季都生活在各种气味中

整个城市都逃走了

撤离从工厂开始,赫兰人目睹了这一切。

8月20日清晨,她被一股刺鼻的气味吵醒,常年警惕地训练着自己的反应能力,贺兰先跑到院子里,望着江对岸的钟氏。首先是一股灰色的烟雾,几支沿着河边的工厂排成一排,轮廓模糊不清。贺兰试图辨别烟雾的确切下落。在河的这一端,相距几十米,穿着深绿色工作服的工人正跑到外面,大喊"撤离"。

何澜的家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武通桥区,四通桥南临城桥,这是老城区的五通桥,也是老化工企业最集中的地区。贺兰家门前只有一条马路对面,以生产农药为主的富华通达有限公司东厂区;贺兰常年与化工厂同在,长期以来一直对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异味免疫。但8月20日的气味在她的记忆中仍然记忆犹新,因为它"比平时强烈得多"。

骚动越来越大。在山顶上,京科能源的工人也开始跑出来,有的人用毛巾捂住口鼻,有人启动电动摩托车,人群互相"化工厂漏水"。何澜不敢再耽搁,回到家里拿手机、钥匙,拉起70多岁的父母,开车准备沿着中河跑到上背风。

很快,这个消息像涟漪一样传遍了整个小镇。老马家就在离化工厂两公里远的一个居民区。他告诉我,8.m多的时候,附近有人敲门,把"化工厂漏水"告知人们,让大家"离多远"。仍然坐在一匹蒙着眼睛的老马上,开着他的电动三轮车,随着人流涌而出。在路上,两个年轻女孩拦住了他,恳求带她们去兜风。上车后,女孩们递给老马一个口罩,提醒他戴上口罩"防病毒"。

至此,通往乐山的五通桥,多条道路已开始拥堵。四川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李伟峰几乎同时接到消息,冲向梧桐大桥。从乐山到梧桐桥213国道共四条车道,"有的车已经疯狂地倒车,愿意和你撞车,还要挤出去。交警维持着路边的秩序,但收效甚微,汽车、摩托车、行人混杂在一起,人们戴着口罩,背着大包,很像电影《大逃亡》的场景。

后来,据一位接近政府工作人员的人士透露,信息的"泄漏"首先来自化工厂工人。上午,区政府领导赶到富华通达工厂调研,企业负责人向区领导展示了7a.m多工厂工人组转发了一条信息,内容是,隔壁永祥公司通知了企业的员工,工厂漏电,请撤离。消息被截图给富华通达的工人,然后流向家乡的群,最后一次十次、十次传递百次,引发了城市的大逃亡。

"逃离五路桥"的背后:老城区的化学陷阱

乐山市梧桐桥区是典型的城市,沿长江、渭江贯穿中心城区,一路向南

真相是什么?

这段旅程通常只有40分钟,随着人群从乐山到梧桐桥的公路逃往,旅程被延长到近两个小时。上午10点.m左右,李某赶到现场。他记得,这时武通桥的刺激性气味已经大大减少,"甬乡厂没有味道了。富华通达工厂也有一些刺鼻的气味,但厂长介绍,那是正常的现象,通常也有。但李指出,"工厂的一些设备仍然浸泡在两米深的水中。在两天前发生的"八二十事变"事件中,乐山遭遇强降水,渭江水位一度上升,其支流苏思河水位上升,最后冲破堤坝,进入梧桐桥市,位于苏斯河畔的几家化工厂被洪水淹没。

8月21日晚,在多次强调"危险化工企业未爆"和"未发现泄漏等异常现象"后,梧桐桥区政府终于发布通知,首次确认化工气体泄漏。"关于公众对武同桥区盐磷化工循环工业园(南)出现刺激性气溶胶的反应,主要原因是:省市专家组初步调查如下:'8.18'特大洪灾的影响,四川永祥多晶硅股份有限公司(老厂)为保证安全, 主动停止生产,然后工厂被淹没;"

资料显示,氯化氢是一种无色的压缩液化气体,有刺鼻的气味,空气中有白烟,易溶于水、盐酸。它对人体的影响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损伤。当人体长时间暴露于浓度超过15mg / m3的氯化氢时,可能会发生慢性病变,例如牙酸中毒和慢性支气管炎。当以6400mg/m3浓度的氯化氢吸入30分钟时,可引起喉咙痉挛、喉水肿、肺水肿,吸入5000mg/m3浓度氯化氢1.5小时后死亡,2~6天后。政府没有提供同一天五通桥市空气中氯化氢浓度有多高的明确数据。李伟峰分析,从人闻到刺激性气味到气味消失,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根据判断,"可能有一点泄漏,但在可控范围内。

四川永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是一家上市集团旗下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注册资金12.55亿元,业务包括多晶硅、单晶硅、高纯晶体硅、电石渣等材料的生产。数据显示,四川永祥化工有限公司是四川省三大现代化化工基地之一,是乐山市"十大纳税人"。官方通报会后几分钟,永祥发表了自己的声明:"21日,有关政府通报情况已经揭晓。我司单位涉及甬乡树脂、甬乡多晶硅、甬祥新材料、甬祥硅材料再次组织同步地毯检查,所有涉及公司设备、设备等正常、安全可靠。公司将继续按照既定计划,全面开展清淤、清理工作,争取尽快恢复生产。该声明没有回应引起全市恐慌的"8月20日事件",也没有提到该事件是否与之前的工厂设备故障有关。

半个月后,当我们的记者来到梧桐桥区时,全市已经恢复了平静。7.m多,街上卖饭团的食品摊位上已经挤满了人上班,沿河的串店、树叶、甜鸭、牛肉店,有的店铺也被洪水冲走了,店主拿着拖把清理地板,准备重新开张。在路上,电动汽车,三轮车,出租车混合在一起,口哨声从一个到另一个。在永祥的工厂门口,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成群结队地进进出出。8月20日的事件似乎已经悄然从城市中消失了,就像洪水一样。永祥公关部的一名员工甚至否认了煤气泄漏。她告诉本报:"我不能直接告诉你这件事是什么,但从我们的立场来看,永祥在'八二十事件'中没有发生任何泄密事件及相关事件。"

不过,在李彦宏看来,在这次引发互联网关注的"全市逃亡"事件中,武同桥人表现出的恐慌,多于是否有煤气泄漏本身是否值得一玩。"这是十多年积累的结果。"李说。

"逃离五路桥"的背后:老城区的化学陷阱

梧桐桥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60多家,上市公司5家

化学围攻

站在梧桐桥中央一座17层建筑的屋顶上,眺望远方,五通桥的全景已经完整。这是一座典型的沿长江城市,渭江水流经中心城区,一路向南,几座桥梁依次在江中。五行桥的地名与这座桥有关。据官方消息称,"乾隆年间,梧桐桥的盐商因食盐而致富,为了方便盐的运输,筹集资金在两江口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命名为'五路桥',桥头石碑上刻有'五路桥'字样。

五通大桥沿江而建,水资源相对丰富,交通便利,河流、码头,拥有发展化工的重要资源和地理位置,这注定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将离不开化工产业。早在1988年,由五通桥盐厂等企业在四川省联合成立的四川峨眉山盐渍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上市公司。陈光是土生土长的梧桐桥人,在他的印象中,此次股票发行轰动,全国各地企业要学习经验,也造就了第一批梧桐桥百万级亿万富翁。

2000年后,四川峨眉山盐渍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因体制改革不完善而陷入困境。它最终被一家名为Hebang Chemical的私营公司收购。主要生产盐、磷等化工原料。20世纪90年代末,大量传统企业倒闭,城市经济陷入困境的背景下,盐磷化工行业是梧桐大桥发展的契机。"2002年,梧桐桥现代盐磷化工开始腾飞,以河邦集团20万吨联合碱项目为标志。"乐山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杰红说。

依托老工业基地发展盐磷产业,五通桥还引进了硅材料和光伏产业等新兴化工产业。2007年,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多晶硅产业迎来了第一轮大发展,官方通知中提到甬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在此期间成立。多晶硅是现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材,而电力、原材料和折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相对较高,而较低的电价是多晶硅厂家降低成本的关键。梧桐大桥的自然资源再次被新产业选中。由于渭江南北流经,全长27.1公里,相差17米,梧桐大桥拥有士林电站、天仙桥电站、桥沟变电站、磨溪变电站等水电资源丰富。乐山是丰富的二氧化硅资源和高氧化石英,也是光伏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金属硅资源。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梧桐大桥是幸运的——它是一座被化学工业发展方向反复选择的城市。2009年,渭江沿岸建成的乐山(五通桥)盐磷化工回收产业园产值率先突破全市100亿元。2013年,该地区草甘膦产能12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150万吨井盐产能位居全国第二,2.5万吨稀土提取能力位居西南第一,5500吨多晶硅产能居西南前列前列。目前,梧桐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余家,其中河邦、永祥、富华通达等5家上市公司。

"逃离五路桥"的背后:老城区的化学陷阱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梧桐大桥是幸运的,它是一座被化学工业发展方向反复选择的城市。

毗邻危险

曾在四川峨眉山盐渍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的梧桐桥人李新宁告诉本报,早年,永祥刚来梧桐桥投资建厂,有句话流传,"豆腐进肉价"。这意味着浙江、福建等地的车辆离五路桥不远,取货成本高。"这就像你从北京飞到四川,买一块豆腐然后回去,要花很多钱。在李新宁看来,这种现象从侧面证明,这些化工原料在沿海大城市是必需的,"只是他们不想自己生产,因为污染。

梧桐桥的当地人意识到化工厂建成后存在"污染"。老马告诉记者,永祥的工厂曾经是一块农田,因为毗邻渭江,灌溉方便,农作物收成很好。在他的记忆中,当岷江水清澈见底时,站在岸边,他可以看到远处躺在水下的大石头。那一年,永祥来了,只是一个小工厂,当地人还没有环保意识,大多很顺从地拿补偿,土地。当工厂落户后,梧桐桥的空气中开始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机器昼夜不停地轰鸣,他们意识到,"被愚弄了"。

甬乡并不是沿海唯一一家产生噪音和刺激性气味的化工公司,距离另一家上市化工公司福华通达仅一条路之遥的何兰对此印象深刻。在贺兰的记忆中,自从这些工厂落户这里,空气就一年四季都弥漫着。早年不习惯,后来闻起来很多,嗅觉已经钝化,有时甚至食物的气味都闻不到。何澜的母亲,70岁,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老街的梧桐桥上,患有慢性咽炎,嗅觉丧失的问题更为严重。她没有感觉到8月20日吓到这座城市的刺鼻气味。同村村民王震告诉本报,他不能走得太快,"太快,开始喘不过气来。如果你跑上去,空气中的烟雾会冲到眼睛、肺部,泪水直流,有时咳嗽会带来血液。庄稼也受不了。王震说,在福华通达刚来的那一年,他家种的90棵桉树全部死了。他们去找公司说,他们已经支付了政府的污染费。王的家人接受了这句话,并询问了美国环保署,后者说它没有钱。上面派村长到现场转过身来,问了一下情况,这件事情就不行了。

有些人在网上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无助。与日常污染相比,老城区人觉得更可怕的是化工厂泄漏和爆炸事故。看看当地新闻,类似的事故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在媒体上,就像一个化学事故日历,记录了多年来一再受到蓬勃发展的化学工业干扰的当地人的生活:

2004年6月17日,梧桐桥地区福华化工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造成1人中毒,4人轻度中毒。

2007年,梧桐桥富华化工厂三氯化磷车间发生泄漏燃烧事故,造成10多米烟雾。

2013年5月23日,永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加氢工艺"回收装置换热器泄漏并自燃(主要成分氯硅烷)产生有毒烟雾。

2015年,四川邦双糖酸盐项目盐酸储罐管内阀门密封面破损,少量盐酸泄漏。

2015年7月13日,永祥多晶硅公司在二期氯硅泄漏燃烧事故中,二期蒸馏塔7下物料输送泵发生故障,造成氯硅烷泄漏燃烧,氯化氢气体,大量冒烟。

据媒体报道,2020年8月18日,在泄漏前两天,该地区也出现了刺鼻的雾气。当晚,梧桐桥区官方微博宣布,五通桥区应急管理和生态环境部门现场调查,烟气原因被永祥公司、安全系统正常减压。

已经发生的事情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与当地人的心灵交织在一起。8月20日事件发生后,网上流传着一段"蒸馏塔设备冒出黑烟"的视频,被官方认定为谣言,不属于事故。但梧桐桥区应急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组的工作人员证实,这是2015年甬乡多晶硅蒸馏塔泄漏和燃烧的旧视频。

王健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故之一是2013年1月富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废旧设备爆炸。她正在家做家务,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巨响,又短又有力。然后她听到房子一楼三个房间的窗户的声音,这些房间在主干道上,破碎了。王震跑了出去,看到院子里从外面吹进来一块铁盖,重达50磅。记者来到王震家时,她给我看了那些被炸毁的窗户,至今还没有补齐,洞里有两三拳大,剩下的玻璃掉在一层厚厚的灰色上,用灰色的天空是一个色彩体系。事发后,区政府挺身而出,赔偿1.1万元。

像这样的事故就像一枚偶尔的炸弹,笼罩着化工厂旁边老城区居民的心。"即使路上的轮胎爆裂,我也不得不咯咯笑着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贺兰说。只有当机器停止工作时,他们才会感到安全。李新宁的女儿就读于武同桥中学,毗邻富华通达化工厂。他告诉记者,每年在高考中,"为了保证没有损失",化工厂都会停产三天。

"逃离五路桥"的背后:老城区的化学陷阱

洪水刚过,渭江水涨水,梧桐桥居民在河边钓鱼,河的另一边是一排化工厂区

离开

陈光已搬出梧桐桥老城,住在乐山。只是偶尔才会怀念童年那座五路桥的记忆。"当时,五行桥被分为三个区:竹根滩、四王关、青龙嘴。这三个区域中的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功能。四王关是城市的中心,也是文化和旅游的中心。"那里有一个赌场,我们小时候经常在那里看电影和玩最早的桌面游戏。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行龙舟比赛,并设有专门的观景台供市民观赏。这一天,陈光会早早地和朋友一起工作,踩上自行车,跑到赛场,气氛像新年一样激动人心。在人气巅峰时期,有人从国外赶来参观这个绰号为"小西湖"的西南小镇。

几十年过去了,龙舟赛不知道哪一年没有举办过,赌场变成了三层楼的超市。城市的中心正在转移,过去的繁荣已经消失,时间似乎在这里停滞不前。"以竹根滩为边界,跨过四路关桥和城南桥后,就是老城,20年来变化不大。陈光告诉本报。走在老城区的街道上,我看到河岸边的房子因为常年暴露在潮湿的条件下,白色的外墙已经斑驳下来,有的房子人去大楼里空空如也,树枝的藤蔓自由蔓延,从阳台上掉下来。现代电影院、商场等文化娱乐生活都与梧桐桥不符,沿河一些新建高楼,居民少,一夜一片漆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走了。"李新宁无奈地说。房价或许是最有利的证明,五通桥旧城区现在的房价是3000~4000元/平方米,周边几个区县的房价是最便宜的。"我看了我们当地的一处新房产,超过40万,想了想,或者不敢买。对下一个河邦新厂区投产的恐惧,污染问题就更大了。李新宁告诉我。

近年来,梧桐桥的化工行业也在不断升级换代。2018年,甬乡新能源厂在梧桐桥红豆坡开工建设。距梧桐大桥中心四路大桥8公里,远离居民区,沿渭江而行,是梧桐大桥将要建成的"绿色硅谷"的一部分。新工业园中期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累计建设投资15亿元。永祥新多晶硅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总投资100亿元。当地政府将其视为大型重点企业的引进工程,也将"绿色环保"作为其核心宣传点之一。永祥公关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的安保工作一直做得很好,如果有机会来我们的新能源厂看一看,我们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确实做得非常先进,非常好。"

但这些升级似乎与居住在老城区的人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被留在城市的旧化学角落,在化学工业曾经残酷增长的危险阴影下。那些老化的工厂不再是城市经济的引擎,但它们可能仍然是麻烦的制造者。8月20日的事件对那些留在旧城的人来说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恐惧。当我离开贺兰家时,贺兰的母亲把一袋核桃塞进了我的手里。她一再告诉我,要呼吁政府至少让他们远离化工厂。

(除了李伟峰,文章中的其他人物都是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