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今年元旦,贺兰山天籁艺术村里,天籁·桃花源2021—2022艺术村跨年邀请展正式开展。接下来的几天中,热爱艺术的人们奔赴到这里,一起读书、看展,逛艺术品市集淘画。在这个过程中品味时间、风景、人间烟火的美好隽永。

NO1

天籁·桃花源

2021—2022艺术村跨年邀请展

地址:贺兰山美术馆

展期:截至2022.2.16

2021年首届艺术村跨年展以“桃花源”为主题,邀请了宁夏35位艺术家参展。展览主题是基于贺兰山下的“艺术乌托邦”——天籁艺术村启动的第一年里,大家共同构建并履行的使命而提出的。在众人的期待中,贺兰山天籁艺术村日臻呈现出美好和融洽。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展览中,有艺术家孙立人的油画作品,还有画家萧煜关于《向贺兰山野致敬》的一组艺术创作……本地艺术家似乎在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心中的艺术桃花源,也在用展品向贺兰山天籁艺术村构筑的如桃花源一般的艺术村落致敬。主办方表示,虽然离理想蓝图还有一定差距,但让每位参与者一起构筑这个城市里最有趣的地界,是不曾改变的愿景。

药芹《身体之舞》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艺术家药芹在即兴起舞

在展览中,最吸睛的是一个艺术创作角落。角落由荧光色的画面呈现,有星空、花朵、海洋与笑脸。人们可以在这里穿上荧光雨衣、举起雨伞,与整个空间互动。拍照留影时,仿佛进入一个梦幻时空。元旦的开幕式上,艺术家药芹在这里演绎了一段即兴舞蹈,如鱼在水面穿梭,颇为震撼。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游客进入梦幻时空

NO2

新年淘画纪、宋轶《银川斜塔》

地址:大象公社

1月1日,新年淘画纪在大象公社正式展开,这是一个原创艺术品市集。在这里,有艺术家的油画、各种原创艺术品供爱好者欣赏与购买,艺术品装点出了这里冬日的童话色彩。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大象公社地下一层的展览,艺术家宋秩带来了艺术展《银川斜塔》。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前段时间,大象艺术公社第二期驻留申请者宋轶作为外来的艺术观察者身份,在这里与本地创作者进行了一次对话。随后,他在银川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生活与采风,创作了《银川斜塔》,展厅内的资料展是他对宁夏文化艺术生态调查后思考的全面呈现。

他说,“银川斜塔”可以是宁夏平原某处的历史遗迹,也可以是某影视基地里荒弃的仿古景观。“我没有去证实它是否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在我心里,它是一个意象化的存在,代表着斜而不倒的临界状态,又或者预示着因结构变形而带来的巨大挑战……这就像我在本地感受到的艺术项目发生、发展的可能性。”

NO3

从这一页开始,《假杂志》艺术书展

地址:贺兰山书房

如果你是《假杂志》的粉丝,这次一定会感到惊喜。《假杂志》艺术书展这个十分小众的展览,如今出现在银川贺兰山书房。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贺兰山书房

“以前就在外地听说过《假杂志》艺术书展,一直希望它能来到银川。”插画师王宝说,据他了解,在出版业以及纸媒日渐式微的今天,《假杂志》还在坚持着对于实体书籍的信仰,也能靠着这份信仰盈利养活自己,实属不易。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假杂志》并不拘泥于现有出版书籍模式,它们想要呈现出各种视角下的可能性。在贺兰山书房的《假杂志》艺术书展上,能看到很多珍贵的书籍,尤其是一些有趣的摄影书,让人忍不住驻足。它们大多数是一本相册,也有的是一个装着老照片的铁盒,或是一副能看到图画的玩具眼镜,十分有趣。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有趣的望远镜书籍

天籁艺术村艺术总监刘劲勋亲眼看着《假杂志》艺术书展来到贺兰山书房,并最终布展完成。他说,《假杂志》是有态度的出版物,贺兰山书房也是有态度的阅读空间,而银川更是座如朝阳般充满活力的城市。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它们以某种方式发生联结,哪怕只是一个记忆的碎片,也需要认真记录。“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本书来到贺兰山书房的境遇。”

NO4

新年首映孟小为纪录片《张素英的城堡》

1月3日,在天籁艺术村的贺兰山书房,艺术家孟小为的纪录片作品《张素英的城堡》正在上映。一众热爱艺术与纪录片的人们一起观看。这是贺兰山书房新年的第一场纪录片放映,也是艺术家孟小为在天籁艺术村的首次艺术活动。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在这部纪录片中,60多岁的张素英几年前流浪西北一隅的小山村,在一座废弃的砖瓦窑安了家,跟一条土狗生活在一起。她性格孤僻,不怎么爱说话,可她不声不响地干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她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用一双手将一砖一石垒起了一座歪歪斜斜,足有7米高的房子。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在纪录片中,孟小为延续了一贯对人物命运的强烈关注。他这样形容张素英:“人活着,内在本质是追求灵魂的自由。我想她的灵魂与她本人是分离的。她虽命如草芥,精神却似贵族。”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艺术家孟小为(左一)在谈自己的感受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现场观众深受触动。这部纪录片由“原野湃”的创始人布衣纽扣引入贺兰山书房。他表示,当初接触这部片子就感觉张素英非同一般,和大家观看后,更觉得张素英创造了一种“平凡生活中的伟大”。流浪生活给了她独立而强大的灵魂,她一个人面对世界,做着自己的梦。甚至可以说,她活得比我们潇洒,比我们有胆量做自己。

冯元春 文章 |编辑|部分图片

刘文静 |值班主任

银川晚报螃蟹团

螃蟹团·城事|在银川,看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生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