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俗话说得好,

无情最是帝王家。历史上皇子为了皇位,而争得头破血流、刀兵相向的层出不穷

。例如隋炀帝杨广为了皇位,杀了自己的父皇与哥哥,登上了帝位。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皇位,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政变,亲手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囚禁了自己父皇李渊。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对模范兄弟,哥哥抛弃皇位,只顾兄弟之情。

这对兄弟就是,康熙帝与自己的亲哥哥福全。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一、 皇位的继承

顺治皇帝临终前,就在考虑自己的继承人,

到底应该选哪个皇子继承皇位。按照常理应该是立嫡子为储君,

但是清朝却是立贤。

根据史书记载,当初就是因为,顺治考察了康熙之后,觉得康熙各方面都很好,所以才立他为皇帝。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顺治皇帝有八个皇子,老大和老四,很早就夭折了,其他皇子都太小,

也就福全和康熙年龄稍微大一些有资格继承皇位。

据史书记载,当时顺治把福全和康熙叫到一起,他问自己的两个儿子,长大以后都有什么志向。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顺治问福全将来要做什么,福全说自己长大以后要做一名贤王,此话一出就说明,福全根本无心继承大统。而轮到康熙的时候,

幼年康熙却说了这么一句话:我长大以后一定会效法父皇,做一个好皇帝。

当时顺治对幼年康熙的回答很满意,所以就决定,让康熙继承大统。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其实

,立康熙为储君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康熙得过天花而且还好了

。当时清朝执政者刚进入关内,汉族人对于天花这种疾病,已经有了一定免疫力,但是满清贵族他们身体内没有抗体,一旦得了天花,基本上就是无药可救,但是康熙却顽强的挺了过来。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当时有一个洋人,对顺治帝与孝庄太后说

,康熙得过天花,对天花这种病产生了抗体,所以不会再因为这种病而英年早逝

。后来,顺治帝与孝庄太后仔细考虑了一番,感觉这个洋人说得没错,所以康熙就顺利当上了皇帝。

二、 福全与康熙的兄弟情

康熙与福全兄弟俩小时候,都是在祖母孝庄太后眼前长大的,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情谊非比寻常。

每次陪孝庄太后出游时,这兄弟二人总是一前一后,孝庄太后病重时,他们两人就在身边精心照料。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康熙继位后,虽然没有亲政,但还是非常关照自己的哥哥。康熙六年,福全被封为裕亲王并参与议政

,要知道此时的福全才不过15岁(虚岁),这在清朝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公元1690年七月,蒙古部落的噶尔丹经常骚扰清朝边境,康熙为了打击噶尔丹的嚣张气焰,

着即命令“抚远大将军”福全,领兵讨伐噶尔丹。

此次征讨,福全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由于福全在战场上屡次擅自行动,但是康熙看福全在军事上有一定的才能,以及看在福全以前为大清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份上

,所以还令福全随驾出征,让福全戴罪立功。

在公元1690年在福全领兵初次讨伐噶尔丹的过程中,在康熙眼中福全先后有过两次机会可以剿灭噶尔丹,但都被福全错过,这引起了康熙对福全十分的不满。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第一次是福全打败了噶尔丹的盟友之后没有乘胜追击,计划一举歼灭,

反而是想要等到援军来时两军合并再与噶尔丹及其盟友决一死战,一鼓作气歼灭残余敌军,

但此次福全的部署却让康熙十分的不满意。

第二次是在打败噶尔丹主力时,噶尔丹率领剩下部众逃跑,由于此时清朝军队的军中粮草不足,只够支撑数日,

福全以为穷寇莫追,再者福全恐追击途中遭到敌军埋伏,于是福全就擅自做主,在没有得到康熙命令的情况下,就让部队“班师回京”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福全擅自班师回京的举动直接让康熙龙颜大怒

,在福全军队到达朝阳门后连门都没让福全进去,就派人传旨撤掉了福全的所有职务。

当时福全本来还想像康熙说明当时情况,让跟随自己出征的皇子胤禔为自己作证,自己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班师回京。可是不久福全听到康熙对于其子胤禔的警告下,

福全就知道康熙已经下定决心要惩戒自己,于是便放弃了无谓的挣扎。

在康熙下旨公布福全的罪状时,为了不牵连他人,福全只得仰天大哭,厉声喊道:“我复何言!”,然后把罪名全部都给揽了下来。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最后可能康熙发现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了,没有同意大臣,要把福全亲王罢免的奏请,

还是保留了福全的“裕亲王”王位

,只是罢免了他的议政大权,还罚了他三年的俸禄。

后来福全去世,康熙当时还特意从塞外赶回来看他,

但是可惜的是康熙还是晚了一步,没有见到福全最后一面。福全死后,康熙不仅到棺前痛哭,表达自己的哀伤,还特地命人按照亲王的规格

办理福全的后事,而且正常的祭祀之外,还加祭。康熙帝还命人快速地去看地,造墓立碑。除此之外,还给福全上了谥号宪,他还特意命画工精绘一张画像,表达了自己对福全的思念之情。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三、福全与胤祥的格局观

福全和胤祥虽然都被后人誉为贤王,但是二人的观念还是大不相同的。

福全是康熙的唯一的亲哥哥,他对康熙,和对待其他兄弟都一样十分的友好和善,俨然像一个忠厚的家庭长老。

胤祥在康熙晚年参与“九子夺嫡”中,虽然对雍正忠心耿耿,但在对待其他兄弟时,并没有像福全一样,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所以,二人相比较而言,由于二人所处环境以及政治立场的不同,所以在格局上,胤祥是不如他的伯父福全的。

大清朝的贤王,康熙的哥哥,一个聪明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

福全小时候便贵为皇子,从小就身份尊贵,成人之后,更是被康熙尊为亲王位极人臣

,实在是令人羡慕。虽然曾经因为政治原因而遭受到康熙的贬斥,但是康熙还是极为信任和依赖这位哥哥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