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李宗仁

前言

1949年1月,李宗仁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

上任后,李宗仁马上表示愿意和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但却在之后的谈判中放弃了中国共产党为他提供的历史契机,没有转变他的反动立场,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尽管李宗仁与蒋介石有着很深的矛盾,但是,他最终还是站到了蒋介石反动集团的一边,坚持与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敌。这决定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失败,也决定了他自己的悲惨命运。

但是,如果在当初,李宗仁知道蒋介石曾经企图暗害他的内幕,或许对他转变立场会有一些好处。遗憾的是,李宗仁得知这一内幕实在是太晚了!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蒋介石与李宗仁(左)、白崇禧(右)

李宗仁和蒋介石的“拜把子”情谊

说起来,李宗仁与蒋介石还曾有着“金兰之交”。

那是一九二六年八月,北伐军胜利进军打下了长沙。北伐军总司令部也随即进驻长沙。北伐途中的李宗仁,已经立下了不少战功。

有一天,李宗仁来到蒋介石的司令部商谈公务。蒋介石坐在办公桌前,俩人聊得兴致正浓之时,突然,蒋介石的话锋一转,亲切地问李宗仁今年多大岁数了?

“三十七岁。”李宗仁莫名其妙地回答道。

“我大你四岁,我俩换帖吧!”蒋介石很亲切很自然地说。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蒋介石

李宗仁自然觉得有些意外,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一下也说不清楚。从他步入军旅以来,所见兄弟相残,骨肉相戮的事情太多了。换个帖子,拜个把兄弟,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眼前的这位是北伐军的总司令,是众人推举的“中国革命新型军事力量的代表人物”。总该不会将这事当做儿戏吧。

不过,一向持重的李宗仁还是推辞说:“我是你的部下,我不敢当啊!再说我们革命也不应再讲旧的那一套啊!”

“没关系,没关系,你不必客气。我们革命,和中国旧传统并不冲突。换帖之后,使我们更能亲如骨肉。”蒋介石边说边打开抽屉,取出兰谱(金兰谱,旧时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谱系),看来是早有准备。

这时的李宗仁也站起来,连连后退,并说自己惭愧得很,实在不敢当。他自然很不想收这兰谱。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你不要客气,你人好,又很能干……”蒋介石边说话边抢前两步,把兰谱塞在李宗仁军服的口袋里。还一再嘱咐李宗仁,也写一份给他。

从蒋介石的那一份热情来看,李宗仁还是有些感动的。他回到自己的营中,翻开兰谱,只见上面除写有蒋介石的生辰八字外,还有四句誓词:

“谊属同志、情切同胞、同心一德、生死系之。”

词后落款:“蒋中正”、“妻陈洁如”。

蒋李结义,什么仪式也没有,甚至连请客吃饭都没有,就这么简单地完成了。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蒋介石、李宗仁

冲着蒋介石的这样一份热心,李宗仁也给蒋介石一份兰谱。虽然,他很少向外人谈及这件事,但是,总还是心怀一份义气。

到了一九六五年七月,李宗仁回国,他还想起这件事。

那是七月二十二日的晚上,刘仲容和刘仲华来看望李宗仁,已经到了深夜,

李宗仁提起了一件事,他说:“我同蒋介石是拜把兄弟,蒋以孝子自居,以往经常回原籍扫墓。现在我回到了祖国,想代他去扫扫墓,是否可以做呢?”

刘仲容和刘仲华自然说这需要请示。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后来,李宗仁没有来得及去代蒋介石为其母扫墓。但是,他在回国以后,立即想到了这件事,想到了自己是蒋介石的把兄弟,可见他还是将当年与蒋介石换帖结拜当做真情来对待了。

可悲的是,这时的李宗仁依然不知道他当年换贴结拜的兄弟,竟然安排过人暗杀他。

毛人凤找到沈醉,密谋暗杀计划

那是一九四八年十一月间的一天,正在昆明担任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省站站长的国民党特务头子沈醉,突然接到局长毛人凤要他立刻前来南京的急电,便立即动身启程。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毛人凤

沈醉来到保密局的高级招待所刚刚坐定,毛人凤便来到了,沈醉立即感到他有重要的任务布置。果然,毛人凤交代说:“老人家决定除掉李宗仁。叫你来南京,是他亲自指定的。这项计划由你来主持。”

为了强调蒋介石对沈醉的信任,毛人凤还说,原来自己是准备叫行动处处长叶翔之担任这一工作。但蒋介石听说叶是文人岀身,只会组织行动布置任务,不能亲自动手杀人,连说不要。指名要沈醉这位老手岀马。

沈醉知道,叶翔之是主管暗杀业务处长,蒋介石连这样的人都信不过,自然说明他将此事看得十分重要。但是,对李宗仁下手,确实是很难,沈醉一时难以接受下来。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沈醉

毛人凤叮嘱说:“老人家的脾气你是知道的。这件事,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而且只能干好,不能干坏!老人家还要亲自向你布置,到时候,你可别说孬话。要表示一定能完成使命。”

“什么时候见老人家呢?”沈醉一看没有退路了,问了一句。

“现在,现在就去,事不宜迟!”毛人风说完,就带着沈醉一同乘车来到了中央军官学校内蒋介石的住宅请见。

他们在会客室默默地坐等了两个多钟头,蒋介石才在他的办公室接见了他们。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蒋介石与爱犬

蒋介石非常和蔼非常亲切地问候沈醉,故意绕圈子,先是问了沈醉在云南的工作情况,又问了沈醉的家庭情况。最后才转到正题上来。

蒋介石说:“这次是我决定由你去主持这项工作,因为这是关系到整个大局的问题。我反复考虑过,只有像你这样有经验的,而且忠心于党国事业的人,才能担此重任,我才信得过。”

沈醉听后立即起身,立正行礼,有板有眼地说:“谢谢总座信任,鄙职赴汤蹈火,义无返顾!”

蒋介石满意地看了沈醉一眼,摆摆手示意让他坐下。随后说:“共产党并不可怕,我们迟早总可以打败他们。可是,

内部的捣乱比共产党更难对付。我是很不愿意采取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但是只有釆取这样的办法,才能使内部统一起来一致对外。

我只有从党国的利益出发,下次决心了。”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蒋介石说这番话的时候,沈醉的眼睛注视着蒋介石,摆出一副很专心听取教诲的姿态。蒋介石很满意地看了他一眼,又继续说着他的那番“道理”。

最后,蒋介石对沈醉说,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古有荆珂刺秦王,留下千古美名。

这次任务要有荆轲这样的精神……

听到这里,

沈醉明白了,蒋介石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为了完成任务,要做出牺牲的准备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半个多小时的谈话中,蒋介石始终没有说出他叫杀的对象是谁,沈醉倒也并不感到奇怪。他知道这是蒋介石一贯用的手段。军统局替他杀过那么多的人,从来没有看到他写过一个字条给军统指明杀什么人。此刻,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告辞出来的时候,沈醉又再一次坚决表示了自己决不辜负蒋介石的期望,作出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一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他亲自交给自己的任务。蒋介石听后很高兴地同沈醉握了握手,三人这才分别。

第二天上午,沈醉来到保密局,毛人凤只找了局长办公室主任潘其武和叶翔之与沈醉进行密商,连副局长徐志道都没让参加。

对这一行动,当时起名叫“特别行动组”。

具体实施方案,分为两部分进行:

一部分人担任暗杀,一部分人监视李宗仁防止他离开南京。

除此以外,他们还研究了对付其他几个桂系头子的办法,如何布置由沈醉与叶翔之协商办理。毛人凤还亲自命令经理处和人事处,凡是“特别行动组”要钱要人,都应尽量满足需要。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一星期后,沈醉等人作出了具体部署:

暗杀李宗仁的行动由沈醉主持,毛人凤选派秦、王姓二人作为沈的助手。

秦在军统一向担任杀人的罪恶工作,枪法准确,也很沉着。王为东北惯匪,从小杀人越货,能以手枪射落空中飞鸟。加上沈醉在军统中也一向是有名的神枪手。于是,他们计划在李宗仁所住的傅厚岗后面,等李宗仁的汽车进出转弯减速时,从两面同时射击。

为了监视李宗仁的行动,他们在通往李宗仁住宅附近的马路转角处开设了一个旧书摊,

除了可以掩护侦察外,还可以在这里多停留几个人,借看书的机会能够多呆一些时候,不易被人发觉。这个地方由沈醉选调军统临澧特务训练班毕业的特务吴德厚担任,因为他一向是干行动工作的。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为了防止李宗仁突然离开南京,“特别行动组”还准备在空中将李宗仁的座机击落,可以借口“飞机失事”而达到杀李的目的,并以此为上策。

为此,他们在光华门外通往飞机场的一条小街上开设了一家小杂货店作为掩护,还特地装了一部电话,以便在发现李宗仁去机场时立即用电话按规定好的暗语报告,由毛人凤通知随时作好准备的两架战斗机尾随李宗仁的座机。只要李宗仁离开南京上空,即进行射击,使之机毁人亡。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当时桂系军队大部分集结在安徽一带,因此他们还在火车站附近买了一个木头房摆设香烟摊,准备在李宗仁乘火车出走时便立即赶去,在沿途火车停留的小站进行狙击。

除此之外,“特别行动组”还估计到李宗仁可能随时会去杭州玩玩,便在汤山附近公路上开设了一个小饭馆,如果李宗仁乘汽车离京,便用毛人凤拨给“特别行动组”的两辆高速汽车追去,在半路上进行狙击。

对于这些方案,蒋介石听取汇报后表示满意。

他通过毛人凤告诉沈醉:李宗仁如果瞒着蒋介石突然离开南京,一定是去调部队实行“逼宫”,因此在南京以外的地方去暗杀,可以不必再等候他的命令;只有在南京城内动手,则一定要等他作最后决定。

用蒋介石的话说就是,李宗仁如果不辞而走,便是自寻死路。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这个“特别行动组”最紧张的时候是在一九四九年一月中旬,

那时蒋介石正在考虑,是暂时退休由李宗仁代理总统以待美援或由张群去日本招募雇佣兵,还是干脆把李宗仁干掉继续依靠长江天险拖下去。

在那一段时间内,毛人凤天天去见蒋介石,天天叮嘱沈醉不要离开,要随时作好一切准备,只等蒋介石一句话,就不管白天黑夜都得立即执行。如果李宗仁不出门,便到他的住宅去狙击。

毛人凤还叫在南京电灯公司的两个特务协助进行,借检修变压器,站在变压器上用手提机枪从围墙外面向李宗仁的寝室、餐厅等处射击,并作好爬墙进入院内狙击的准备。

狙击手使用的子弹弹头内都装有最猛烈的毒药,不管射中人身的任何地方,都可引起血液中毒而无法救治。

在布置开设的旧书摊内,也准备好了一支汤姆森机枪和几颗炸弹。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汤姆森冲锋枪

此外,“特别行动组”还增调了几个一贯干杀人勾当的特务,作好双层布置,

准备杀完李宗仁后,把在南京的几个桂系头头一起干掉。

这种紧张的局面一直持续了一两个月的时间。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日,毛人凤找沈醉去,说蒋介石改变了主意,这才结束了“特别行动组”的工作。

可后来,毛人凤却又向沈醉说,蒋介石时常后悔没有在那个时候动手,留下了这一和他捣乱的祸根。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蒋介石一家

李宗仁约见沈醉,看清蒋介石真面目

李宗仁得知蒋介石曾经准备暗杀他的这件事情的内幕,是在他回到祖国以后的某一天,偶然间从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二辑上看到了沈醉撰写的《蒋介石阴谋李宗仁的内幕》一文,顿时大惊失色,靠在沙发上闭目凝思了许久。

李宗仁在得知内幕,受到震撼之余,很想见见沈醉。

后经有关方面的联系,1966年,沈醉如约来到李宗仁在史家胡同的住宅。

他一走进客厅,就朝李宗仁深深地鞠了一躬。惭愧地说:“我来向李先生请罪,您的生命几乎丧在我的手里。”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李宗仁和毛泽东

李宗仁说:“不要客气,事情已经过去了。责任不在你,我们能在北京见面,也是有缘分啊!”

寒暄过后,李宗仁请沈醉讲述了当年的这一段插曲,他边听边不住地发出感叹。

聊到那段时间,李宗仁回忆,自己当年也只是感到有人在注意他的行动,却万万没有想到是蒋介石要杀害自己。想到这里,李宗仁叹了口气,说道:“要知道,我和蒋先生是换过贴,拜过把的兄弟,每次见面,他对我都十分客气啊!”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李宗仁与郭德洁

谈话中,李宗仁的妻子郭德洁还特别补充了一个情况。她说有一次,蒋介石夫妇请他们夫妇吃饭,蒋介石特别问李宗仁的飞机设备好不好。李宗仁的回答是一架专用的普通客机。宋美龄便和蒋介石两人一唱一和。

宋美龄故意问蒋介石可不可以把“美龄号”专机送给李宗仁夫妇?蒋介石笑着说,你不提起,我还忘记了。我们有“中美号”够用了。宋美龄便向郭德洁讲起“美龄号”内的设备如何舒适等,要把这架飞机送给他们使用。

当时郭德洁对“美龄号”飞机很感兴趣,曾几次要李宗仁乘这架飞机到上海、杭州等处玩玩,李宗仁因为忙没有去。

1966年沈醉去李宗仁家拜访,刚进门就深鞠一躬:我来向李先生请罪

李宗仁一家

郭德洁万幸地说:“我们真没有料到,他们送我们那架飞机是准备要我们的老命。我们要是坐了上去,他布置好战斗机追上来射击,我们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人真是人面兽心!”

最后,

李宗仁也说,自己原本不愿意叫他“蒋贼”、“蒋匪”,一直都尊称一句“蒋先生”。但从这件事看来,自己这位拜把兄弟真的和禽兽一样,自己如今也愿意叫他“蒋贼”了!

声明:本文为头条号正史观察原创文章,任何未经允许的转载、抄袭、洗稿行为发现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