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6年6000解放军被3万敌军包围,一地主帮助成功突围,他是谁?

在中国的发展历史长河中,谈起“地主”这个词的时候,大多数人由此联想的就是无恶不作,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乡绅富豪。地主成为了剥削阶级的一个代名词,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1946年6000解放军被3万敌军包围,一地主帮助成功突围,他是谁?

1946年,安徽就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地主,不仅对当地百姓乐善好施,而且在解放军到来的时候热心招待,还帮助解放军杀出了3万敌军重围,并留下豪言:敌军将领是我的下属!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别着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没关注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方便阅读精彩故事,也可以浏览往期精彩故事!

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有一户地主,名叫胡之杰。他曾经做过教书先生,育一方孩童;后又弃笔投戎,立下无数战功;而后归隐田居,尽享闲暇时光。本以为人生也许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了,没想到,却在1946年迎来了他人生的一个高光时刻。

胡之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安徽岳西冶溪人,从小就饱读诗书,早年在家乡当过教书先生,承担教书育人之重任,教育了不少稚嫩的孩子,帮助他们识文认字,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可惜,这样的时光好景不长,因为处于战乱年代,战争频频发生,届时整个国家一片动荡,民不聊生,孩子们几乎没有安稳读书的环境。

胡之杰是个聪明的人,他对着时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判,除此之外,他也有着一颗拯救乱世的雄心。在大环境的使然下,胡之杰放弃了自我的安逸,毅然决然加入了川军,

弃笔从戎

成为了一名手握钢枪、保家卫国的军人。

1946年6000解放军被3万敌军包围,一地主帮助成功突围,他是谁?

川军

胡之杰胆识过人、才能出众。自参军入伍之后,身为知识分子的胡之杰很快就凭借着自己出众的能力,立下了

次战功。他还参加过武昌起义,并且在战役中的表现十分突出,

军事才能十分卓越

随着在军中的时间越来越久,胡之杰参加过的战斗也不计其数,在川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军中士兵也都特别拥戴他,他也一路做到了川军第一师的师长。虽然川军是一支军阀部队,但这只队伍中却能才辈出。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川军都创下了非常卓越的战绩,为抗日战争的成功立下了不菲的功劳,后被人们尊称为“铁血之师”。

然而,由于川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军队,对于川军,蒋介石并不信任,但是面对这样一对铁血之师,他又不甘愿就此放弃。于是,他就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将领导川军的将领军官都调到了其他偏远的地方,

胡之杰自然也难逃一劫,蒋介石调其到南京参谋总部任职,看着是升职了,但是本来带兵打仗的胡之杰突然失去了手里的兵权,这种明升暗降的操作,胡之杰对蒋介石的芥蒂之心开始催发。

1946年6000解放军被3万敌军包围,一地主帮助成功突围,他是谁?

蒋介石

胡之杰到了南京之后,在当地人生地不熟,又失去了话语权。所以,胡之杰的生活过得并不是很顺心。

他回想起自己参军生涯,从决心参军报国,到领导一方将士,胡之杰卓越的能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如今,他面对蒋介石的安排,

又无能为力,

空有一腔热血但却无地施展

的他,一怒之下辞官离开了南京,回到了老家。

虽然被排挤回乡,但是军饷可是一分没

,胡之杰靠着积攒多年

的家当

,在家乡置办了很多产业与田地,就这样,胡之杰成了家乡一带著名的一个大地主。他的心思很简单,在军中多年操劳,还不如

告老还乡

就此安享晚年

。本以为在有生之年,都能过上这般清闲的日子,没想到,还是没能在战乱年代躲过战火的侵袭。

1946年6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没过多久,蒋介石的野心开始膨胀,为了打通华东、华北、东北的进军道路,20多个师的部队在蒋介石安排下,开启了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企图将我军在此的兵力全部消灭掉

,虽然在1946年5月,国共签订了《汉口协定》,达成了停止内部冲突的协议,但国民党方面却背信弃义,非但不和谐相处,反而在数月里,发起了多达1000余次的进攻,可谓是丧心病狂。

1946年6000解放军被3万敌军包围,一地主帮助成功突围,他是谁?

蒋介石 影视形象

为了避免内战,相互内耗,我党领导人多次和国民党方面进行谈判交流,并且表态只要能将我们的队伍和平转移到别的地方,就愿意让出中原解放区给国民党,但是高傲的国民党军却丝毫不听,他们认为此战我军必然溃败,于是仍多次攻击我军驻地

1946年6月,国民党10个整编师,整整30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向我军的中原军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然而解放军只有6万余人的兵力。并且敌人的这次进攻十分的突然,我军并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对方处在压倒性的优势地位,抢先发动战争,

占据了上风

于是在敌我力量差距悬殊比较大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

组织

作出指示:立即突围,生存第一。得到指示后,鄂东独立团决定采取分批的战术,首先鄂东独立团的将领李先念和王树声决定率领着一批主力精干士兵先进行突围,以最大限度保护我军的中坚有生力量。然后,再留下鄂东独立团的一旅来掩护突围队进行突围,我军精干部队在成功完成突围之后,再由鄂东独立团的第二旅团伪装成我军中原地区的总指挥部,这样就可以引诱敌人的主力,确保鄂东独立团的精干部队能够最大限度地被保存。

1946年6000解放军被3万敌军包围,一地主帮助成功突围,他是谁?

由刘峙领导的国民党军队果然上当了,他们误以为此时战斗的第二旅团就是我军中最坚实的核心力量,所以拼命想对第二旅团进行穷追猛打的围剿。第二旅团在面对人数以及实力上的较大悬殊时,虽然对胜利几乎没有任何的信心,但是在实战中,我军部队也并没有选择放弃,时任第二旅团旅长的吴诚忠和政委张体学一边指挥着部队回击敌人,一边带着部队向后撤退,带着我军的6000多人,于7月18日来到了安徽省岳西县的冶溪镇。

1946年6000解放军被3万敌军包围,一地主帮助成功突围,他是谁?

而胡之杰的家乡就在岳西县冶溪镇,

因其在当地,家产众多,普通百姓家里安顿不了这么多的兵力,

于是在解放军到来后,胡之杰十分热情地招待

吴诚忠所率领这支部队,胡之杰的家也成了

解放军的临时司令部,

屋里各地都躺满了疲惫的战士,吴诚忠向胡之杰明确表示,只在此借住一天,次日便突围撤退。

可是终究天不随人愿,在这个危机之时,竟然还有叛徒向敌军泄密,向国民党报告了第二旅团在此隐藏的的行踪,这一战无可避免,终究还是要来了。国军收到消息后,整编第72师,整整3万余将士将我军所在的镇子重重包围。以6000人对抗3万人,不管从人数上还是从装备上,几乎都毫无胜算。我军第二旅团的旅长吴诚忠和政委张体学都已经做好了牺牲的打算,并同时派人销毁了我军的机密文件,准备奋死拼杀。

由于当时我军是借住在胡之杰的家里,第二旅团旅长吴诚忠担心胡之杰一家之后

会因此被连累,国民党军占领此地之后,一定不会放过胡之杰一家

。即便是在我军部队都被敌军围困的时候,

吴诚忠仍抽排出一个排的兵力,来保护胡之杰一家的安危

,胡之杰对此大为感动。

1946年6000解放军被3万敌军包围,一地主帮助成功突围,他是谁?

吴诚忠等人连夜制定战斗计划,可是任其绞尽脑汁也是想不出万全之策,胡之杰知道吴诚忠的心事,从吴诚忠的口中得知,国军本次围剿,派来的是72师时

,他决定帮助我军脱离困境,就在吴诚忠带着军队准备拼死一战时,胡之杰选择为他们雪中送炭。他自告奋勇找到吴诚忠,胸有成竹的保证:“我有办法可退着数万大军。”吴诚忠为此不免感到愕然,连他这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军人面对此等形式都束手无策,他胡之杰一个小小的平民老百姓又会有什么绝佳的办法呢?但只听胡之杰安慰吴诚忠说,不用担心,我相信72师的人会给我这个面子的。

原来,领导国军部队72师的两位领导人傅毅和祝顺鲲,这两人都曾经都是胡之杰的下属,

对于二人的秉性,胡之杰是了如指掌,虽然胡之杰辞官退隐,但是这两位昔日下属仍然十分尊敬胡之杰,每年过节过寿,两人还都会亲自派人送上礼物

。在胡之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解释下,傅毅和祝顺鲲两人还是十分的深明大义,做出了他们的让步。无人知道他们的具体谈话内容,但也不难猜出,最关键的还是蒋介石与这二位领导人之间无法言喻的矛盾,胡之杰也许只讲述了自己当年的经历,以蒋介石的奸诈,他并不会真的信任川军,

最主要的是,他们率领的川军部队若人员伤亡惨重之后,蒋介石不会为他们补充兵力,若一个将领没有了士兵,则就处境尴尬,就如果曾经的胡之杰。蒋介石此举,可谓是一石二鸟,即打击了共产党,也消耗了川军的兵力。

1946年6000解放军被3万敌军包围,一地主帮助成功突围,他是谁?

傅毅和祝顺鲲听后,自然觉得十分有道理,所以两位也非常感谢胡之杰的善意提醒,然后故意让出了一个道路,我军几千名士兵顺利脱离了包围区,保存了战斗力,中原突围也由此取得了胜利,减少了无谓的牺牲。

纵观整个历史进程,其实像胡之杰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胆识和力量为国

和人民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们虽然默默无闻

,但也是真正的英雄,是伟大的英雄。在爱国这个舞台上,人人都可以是主角。他不一定是身穿迷彩、手握钢枪、保家卫国的战士;也不一定是指挥无数士兵,戍边一方的军中将领。他可以是每一个人,可以在每一个平凡的位置上。但只要你愿意尽虔诚地热爱,尽心尽力地地建设祖国,无论你的出身如何,阶级如何,民族如何,性别、信仰如何,你都可以迸发出无比绚丽的光彩。

仅以此视频致敬胡之杰先生,希望我辈能够够将其精神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更加绚烂于世界舞台之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