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作者 | 樊登读书 · 令狐少冲

主播 | 樊登读书 · 夏涵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一所大学进行演讲时,有听众问:

“您能不能谈一谈未来20年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满场听众期待丁肇中的真知灼见,不料,丁肇中说:

“这个问题太大,我回答不了。”

又有听众问:“您的科学研究能带来经济收益吗?”

丁肇中回答:“不知道。”

之后的提问时间里,丁肇中讲了10次“不知道”。

他脸带微笑,似乎“不知道”三个字,是平时说得最多的话。

大家十分惊讶,但很快明白,这是一种务实求真的人生态度。

演讲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致敬这位科学家的“十问十不知”。

真正优秀的人,从来不把优秀挂在嘴边。

就像蔡康永所说那样:“爱炫耀不是因为优越感,而是来自不安全感。”

康奈尔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用于评估人的自知能力。

实验中,心理学家让参与者接受逻辑能力的测试,再让他们评估自己的成绩。

最后发现,能力越弱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的逻辑推理水平。

这次实验,诞生了著名的邓宁-克鲁格效应:

越无知的人,越认为自己无所不知。

生活中,总有些人怀着“迷之自信”,什么事都抢在别人前面。

他们争风头、炫本事,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只是口头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一旦遇到考验能力的时刻,他们的假面目会马上被戳穿。

有一次,作家郑渊洁参加一个会议,跟身旁的作家聊天。

一个作家走过来问:“你看过俄国作家写的《金蔷薇》吗?”

郑渊洁说没有看过,那位作家表现得很吃惊,大声地说:

“你连这本书也没有看过,到底是怎么写作的?”

他的声音传遍整个会场,语气中充满不屑,郑渊洁被突如其来的羞辱弄得十分尴尬。

会议开始后,轮到郑渊洁发言时,郑渊洁说:

“最近这几天我在看苏联作家斯夫琴科的作品,大家看过他的作品吗?”

在场大多数人纷纷点头,郑渊洁笑了笑,说:“这个作家的名字是我瞎编的。”

刚才表示看过的作家,羞愧得无地自容。

哲学家罗素说:

“这个世界最荒唐的地方就是,蠢货和疯子都自信满满,而智者经常自我怀疑。”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无知,是无知而不自知。

明明在街上赤身而过,却以为自己穿着“皇帝的新装”。

他们的优越感,在别人眼里根本一文不值。

这种盲目的自信,把人生向上的道路彻底堵死了。

古希腊戴菲尔神殿里有一道神谕:

“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苏格拉底并不同意,为了证明神是错的,他拜访政治家、诗人、工艺家。

对谈间,苏格拉底发现他们对自己的长处沾沾自喜,却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

苏格拉底恍然大悟:

“神谕里说我是最聪明的人,原来不是因为我知道得很多,而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啊!”

人生来就有傲气,学了一点东西,就把自己当回事。

这种人只会困在半山中,永远不能抵达峰顶。

有智慧的人恒处低位,他们卑微如尘埃后,便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有一次,张良散步的时候,见到一位穿着黄色大褂的老人。

那位老人故意把鞋子踢到桥下,对张良叫:“年轻人,把鞋子捡上来。”

张良把鞋子捡上来后,老人把脚一伸:“给我穿上。”

张良有点生气,但想到对方是老人家,就给他恭敬地穿上鞋。

老人微微一笑,对张良说:“年轻人,你很不错啊,我有些学问想教你,五天后天亮时,你来桥上见我。”

张良一听,心花怒放,忙跪下磕头。

老人为了考验张良的诚意,天亮前就来到桥上,张良连续两次迟到,老人训斥了他。

张良很羞愧,第三次赴约时,他半夜就来到桥上,等候老人到来。

老人来后,露出慈祥的笑容,交给张良一本《太公兵法》。

靠着这本兵法,张良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家,辅助刘邦建立汉朝江山。

如果张良忍不住摆架子,哪里会有日后的风光。

金黄的麦田中,举头向天的麦穗会被抛弃,因为内里空无一物;

低头向地的麦穗会被垂青,因为里面藏着饱满的果实。

在平凡的日子里,保持谦虚和低调,即使光芒再小,也会照亮未来。

每天迈出一小步,日积月累,便会踏出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什么体验?

有一个高赞的回答说:

“去了几个国家后,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有多无知。

语言、学识、地理、文化等方面,都暴露出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

见过大千世界之后,便会知道天上有天,人上有人。

自以为鹤立鸡群,是因为在跟鸡群较量;

自以为木秀于林,是因为林子里只有矮小的树苗。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多的是没有攀过的山,没有涉过的水。

虚心地面对万事万物,才能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成就最美好的自己。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林肯是最有威望的美国总统之一,他父亲是一名目不识丁的木匠。

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小时候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前后加起来不足一年。

在知识就是前途的时代,林肯似乎注定要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但林肯从小极为谦虚好学,放牛、砍柴、挖地的时候,衣服里总放着一本书。

长大后,林肯在艰苦的工作中,依然把书带在身边,有空就翻。

他啃下了《美国历史》等历史、文化类书籍,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29岁的时候,林肯开始步入政坛,后来当选为国会议员。

他曾经向大众亲口承认,自己接受的教育“极不完全”。

为了掌握民意、丰富知识,林肯向农夫、律师、商人等各阶层的人士请教。

他的座右铭是:“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

凭借这份好学精神,林肯最终成为美国总统,登上政坛巅峰。

平心而论,林肯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学识高于很多请教过的人。

但他的眼中,永远只有自身的不足,这份格局,让他不断攀登向上。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享誉世界的武术大师李小龙说过:“清空你的杯子,方能重新注满。”

把所知道的东西看得很重,就无法清空自己,吸收有营养的知识。

宇宙无穷,学海无涯,任何人在无边的世界中,都只是渺小的存在。

低下自视甚高的头颅,未来才有无限的可能。

于谦在节目访谈中曾经说:

“做人不要非得高,你只有低了,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

为什么海能纳百川?不是因为海大,也不是因为海深,是因为海的姿态低。

你只有保证低姿态,才能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才能被所有人接纳。”

很多时候,自视过高并不会得到赞赏,更有可能遭人白眼。

别真把自己当成上帝,我们都是脚踏实地的凡人。

接受自己的一无所知,就会知耻而后勇,在未来的挑战中鼓勇前行。

永不满足的干劲,会让运气如开了阀门的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到面前。

到了命运的拐点,你会一跃而上,成为众人眼中闪耀的星。

点个「在看」,愿你在谦虚中不断成长,灵魂一天比一天美好,与未来的惊喜不期而遇!

作者 | 令狐少冲,自命侠客的新媒体作者,热衷于执笔抒发情感、持剑捍卫正道。

主编 | 阿医

排版 | 郑向北

音乐 | 石頭Piano - 你不要担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