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14世纪以后,东北亚形成了以明朝为中心,内有蒙古、女真,外有朝鲜的宗藩体系。至17世纪初,建州女真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挑战明朝的权威,对明朝的安全和宗藩体系形成威胁。

明朝的军事实力一定程度上受到壬辰御倭战争的影响,有所消耗,为了打破困局,明朝采取拉拢朝鲜和漠南蒙古的措施来抵御后金的威胁。明朝采取措施的第一步便是联合属国朝鲜,向后金宣战,打算以明鲜联军一举剿灭后金,这就是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明朝要求属国朝鲜出兵助战,一方面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政治上的目的。明朝欲通过联合朝鲜对后金形成政治上的孤立和军事上的打击,予一举消灭后金势力。

军事上的考虑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2月,朝鲜国王光海君收到明朝要求朝鲜出兵助战的敕谕:

“惟尔朝鲜国王,恪守箕封,祗供藩职;愤兹丑类······申严纪律,听经略相机调遣,克日进征,务成犄角之形。”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在敕谕中,神宗皇帝褒奖了朝鲜一直以来尽职恪守,命朝鲜准备兵马,派遣间谍侦探后金情况,购买火器烟硝。并表明知道朝鲜的难处,将补给朝鲜军费,用于购买马匹和烟硝。

叮嘱务必朝鲜整束军队,听候调遣,配合明军作战,对后金形成犄角之势。收到征兵敕谕后,朝鲜王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李尔瞻为代表的臣僚主张出兵助明。

“但念中国有难,诸侯入援,此《春秋》大义,藩守职分;况本国再造,得至今日,秋毫帝力,未知何报。”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李尔瞻认为发兵勤王乃是藩守职分,并且理应报答神宗皇帝再造藩邦之恩。受光海君支持的一派,以任兖、尹晖为代表的臣僚主张拒绝出兵。

“第念我国,本无兵之国也,一朝,驱近农民,远赴他邦,虽从天朝指挥,为之进退,而其龌龊无形,有不可言也。”

任兖、尹晖一派认为朝鲜无可发之兵,应拒绝出兵,明哲保身,以避免自身陷入尴尬境地。最终,光海君迫于明廷和“亲明派”大臣的压力,出兵配合明军作战。但光海君背地里却一边授意姜弘立相机而动,一边暗通后金,望其谅解朝鲜出兵是不得已之举。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明朝合兵二十万,兵分四路进发,打算直接攻取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一举剿灭后金。朝鲜姜弘率领的一万三千余名朝鲜士兵,被编入刘綎所领的右翼南路军,计五万余人。后金先后大败杜松所领的左翼中路、马林所领的左翼北路和刘綎所领的右翼南路。

对于明军的伤亡情况,明清史料中有如下记载:“我兵之败死者、乘闲以逃冒死者相半,十二万人尽矣。”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据明朝史料记载,明军阵亡的士兵和阵逃的士兵累计起来达十二万之余。关于明军的伤亡,后金的史料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明军的惨败之状可想而知。朝鲜将领姜弘立知明军败局已定,遂倒掩旌旗,向后金军投降。

“(朝鲜军)遂倒掩旌旗,遣通事执旗来曰······并相从兵丁而已,吾即献之。”

姜弘立遣通事前往后金军营,表明朝鲜出兵并非出自朝鲜的本来意愿,而是为报昔日明朝帮助朝鲜抗击倭寇的恩情,如今明朝征兵朝鲜不敢不来。接着表示,如果后金愿意宽宥朝鲜军,姜弘立愿意率朝鲜士兵投降,并交出明朝士兵。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后金挑战宗主国明朝权威的开始,明朝的战败加速了传统东北亚秩序的瓦解。明朝在萨尔浒之战大伤元气,再没有能力组织如此浩大的军队进攻清朝(后金),在之后的明清战争中由进攻转为防守。

明朝认识到后金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弱小的“边夷小族”,消灭后金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完成的,因此渴望得到周边藩属的配合来应对后金的威胁。

政治上的考虑

明朝将目光投放在朝鲜和漠南蒙古身上,联合朝鲜与蒙古来制衡后金是明朝采取的第二步措施,这是明朝惯用的“以夷制夷”方略。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明朝需要属邦的配合来应对后金的威胁,而朝鲜与后金接壤,若与明朝配合可对后金形成夹攻之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而明朝对朝鲜不战而降一事表现出极为宽容的处理态度。

萨尔浒之战后,万历皇帝非但没有责怪朝鲜不战而降,反而派敕使带敕书和赏银万两入朝鲜王京。

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

“朕抚有万邦,绥玆属国,既安危之相倚······勉图后效,毋弃前功,雪耻除凶,务期殄灭。”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神宗皇帝在给光海君的敕谕中表明,明朝与朝鲜安危相倚,当休戚与共联手歼灭后金。接着表扬了朝鲜正搠兵马,出兵萨尔浒之战的勤王义举,随后说明萨尔浒之战的失败是由于名将的失算。

明朝与后金的关系已成骑虎之势,朝鲜当出兵与明军互成犄角牵制后金,挑选精锐部队,沿江分布,在险要处屯兵,根据具体情况战斗或镇守,一则壮大明朝声势,二则戍守朝鲜边境。明朝鼓励朝鲜不要尽弃前功,希望朝鲜配合明朝歼灭后金一雪前耻。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经过萨尔浒之战,朝鲜损失千名以上的炮手和千柄以上的鸟铳,不愿再次出兵。备边司建议婉拒明朝的征兵,以免引起明朝的怀疑。

朝鲜回复明朝:

“我国新败,兵力寡弱,江边一带,方有朝夕被兵之患······如有可乘之机,则敢不相势掎角。”

朝鲜以“本国兵力寡弱,江边防守空虚”为由拒绝明朝,表示朝鲜愿意沿江边戍守,声援明朝。朝鲜的态度引起了明朝部分大臣的怀疑和忧虑。据朝鲜千秋使李弘冑、圣节使南拨驰启,明朝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徐光启上疏神宗皇帝,建议“派遣使臣,监护朝鲜”。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在《朝鲜王朝实录》中有如下记载:

“朝鲜则师徒丧败,魄悸魂摇·····譬之奕碁,虽布闲着,实得外执,必胜之术也。”

徐光启认为朝鲜败师于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对其恐吓拉拢,而朝鲜给后金的回书言辞谦逊,二者联络频繁,唯恐朝鲜有与后金交好之势。

他一早便意识到朝鲜在明清(后金)博弈中的重要位置,指出后金如果没有东方(朝鲜)之虑,便可安心向西路进犯,联合属国朝鲜是明朝的胜算之计。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因此,徐光启建议派使臣监护朝鲜,一则可以与朝鲜商略戎机,二则可以探查朝鲜是否被诱胁迫,以便及时防范。

云南道御史张至发担心朝鲜有首尾两端的行为,上疏神宗皇帝,建议操练水军,防范于海上。

张至发担心朝鲜表面同明朝一起制衡后金而背地里却顺从后金。如果朝鲜与后金联合,后金则可以通过朝鲜来窥视山东,甚至威胁关内。因此,张至发提议朝廷操练舟师,做好海上防御。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为了抵御后金,明朝在拉拢朝鲜的同时还积极拉拢漠南蒙古。明末清初,明朝与后金往来频繁的主要是漠南蒙古,分为察哈尔、喀尔喀及科尔沁三部落。

结果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开始拉拢察哈尔和喀尔喀部首领,试图借恃蒙古的力量阻止后金继续西犯。

在后金攻占沈阳、辽阳和广宁后,明朝在宁远新设市场,用以同察哈尔、喀尔喀诸部互市,并给予赏赐。据《明熹宗实录》记载,明朝重金收买蒙古各部首领,天启二、三年抚赏用银共三十六万六千余两。

关乎明清兴亡的第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重金的利诱,让原本与后金结盟的喀尔喀诸部背弃了同后金共同伐明的誓言,转向明朝。明朝对蒙古诸部的收买,对防范后金西犯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明朝试图通过拉拢蒙古来牵制后金的计划,最终还是随着蒙古诸部的分裂和弱化而破产。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