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已经有了一定的年纪,但绝对不管自己叫‘大叔’,或者该叫‘老爹’了,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年龄,可我自己不这么叫。若问什么缘故,那是因为当一个人自称‘我已经是大叔啦’的时候,他就变成真正的大叔了。”

说这话的村上春树,在今天已经迎来了他73岁的生日,其新书《第一人称单数》在不久前新鲜面市,打开一看,文字依旧没有刻意绕开其个人爱好:音乐、棒球、写作,原来还是那味熟悉的清新配方。

正如在自己的小说世界里,村上会设置一些时间刻度,但似乎又让人感受不到时间的重量。

现实中,关于"年龄"这件事,他的理解也是尽量不去想“万不得已时,只要私下里在脑袋尖上回想一下就够了。”

时间会把我们变成各种样子,但在村上的时间里,让人很难把他跟“衰老”这个词联系在一起。正如他总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奏人生,哪怕花上二十年、三十年。

29岁的春天,村上春树躺在神宫球场的外场席上,喝着啤酒看棒球比赛。

那一瞬间,“没准,我也能写小说呢?”这样一个念头在清脆的击球声中冒出来。

随后每晚,在自己的爵士酒吧结束营业后,店里餐桌边就能看见他伏案的身影挥笔不止。

1979年6月,他的首部作品《且听风吟》获第 23 届“群像新人奖”,从此以小说家的身份正式出道。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33岁的秋天,村上的生活变得规律: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写作五六个小时,跑步十公里。

后来改为早上九点或十点,结束工作后跑步一小时。每天60支烟的习惯改了,腰间的赘肉没了,甚至迷上了铁人三项,年年参加世界级马拉松赛事。

当一些记者采访他,选择“您今天跑步了吗?”这样聪明的开场白时,大多能获得村上进入状态作答的好运气。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48岁的村上春树,又与插画家和田诚合作出版了《爵士乐群英谱》,2001年又推出了《爵士乐群英谱2》。

两本书堪称爵士发烧友级别的科普书籍中,村上春树以一种细腻的文字功底,将他多年听爵士乐的经验,与对爵士大师们的了解与感受生动地表现在纸上。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68岁时,村上春树又给自己的身份后加了条“杠”,当DJ去了。

他在日本东京「TOKYO FM」的广播栏目《村上RADIO》节目中,一边用颇有磁性、沉稳的中音介绍音乐,一边耐心地回答观众的提问。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面对村上家里满墙的黑胶唱片,

甚至有人送了他一个

“最会推荐爵士乐的畅销作家”的称号,

音乐是村上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还有呢?走遍世界的旅行达人、温柔暖萌的资深猫奴、意大利面狂热分子,翻译过雷蒙德·卡佛、菲茨杰拉德、爱丽丝·门罗等人60多部作品的翻译家......

要说,凝结在村上春树身上的丰盈人生,倒颇像酒吧里演奏的爵士乐:听过再多次类似的开头,都无法猜出后来幻变的旋律,他好像永远拥有燃烧不完的生命力!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所以,对于喜欢村上春树的人来说,不管处于人生什么阶段,只要去谈村上春树,似乎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村上春树”——一个形容词,一个符号,一种生活方式表征。至少单用“小说家”这个身份去衡量他的价值,已经远远不够了。

和当代很多作家不同,村上春树和我们之间有种普通人的生活实感。

一是他没有“私藏”文字的习惯,几乎写过的东西都会出版,妥妥的是一枚分享达人;二是他的内容、题材相当丰富,写跑步、写旅行、也写生活随笔,无论是自己还是书中的角色又身处都市霓虹中感受孤独,这让人很容易把自己代入进村上的文字里,因为,那可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在经历的阶段与场景。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以1987年《挪威的森林》出版为标志性节点,

该书在日本和中国双双打破1000万册火热销量,

引发“村上现象”。

每个人进入村上春树世界的契机虽各不相同,但书中,村上为读者构建的世界却是相同的:我们在那里直面自己的青春、孤独和疏离,这些也是他的文学创作主题之一。

比如,在为《海边的卡夫卡》所写的序文中,村上春树给自己小说中常见的主人公描画群像:

“之前我的小说主人公大多为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男性,住在东京等大都市,不是从事专门职业,就是失业之身。

从社会观点来看,他们绝不是受到高度评价的角色,毋宁说是一群生活于主流之外的人,但他们拥有独特的个人价值观。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维持着一贯性,根据情况有时也会变得强大。我迄今描写的大致是这种生活方式,是这种价值观,是他们个人体验的人生,是这个世界反映在他们眼中的真实状态。”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挪威的森林》里的少年渡边,

代表了上世纪的迷茫一代

在村上春树的多部作品中,对那些生活在“主流”之外的人、背对时代的主人公的塑造,其实也是在为读者展现一部部心灵成长史、一次次人生选择权。正如他在采访中曾说:

“整个世间好像还有不少类似‘缝隙’的地方,只要走运,找到适合自己的‘缝隙’,就好歹能生存下去。”

且你会发现:无论43岁,53岁,63岁,73岁,村上春树在他的书中依旧可以那么执拗而精准地表达少年的心境,这种不愿随波逐流、带着几分倔气的“少年感”,无论对于哪一个社会阶段、哪一代读者群体而言,都是具有撼动力的。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挪威的森林》电影剧照

“少年感”,是每一个成年人或已遗失的,却又最为渴望的底色,它象征年轻、活力、不市侩以及无限可能。

在这个精神上和心理上均未做好“成年准备”的当下社会,村上的文字和态度,对“迟迟不能成为大人”的迷茫给予了肯定与慰藉。

借村上铁杆粉丝、台湾作家杨早的话说:村上春树真正创造的奇观,不是那些几百万、几千万的销售数字,而是不懈、不停地书写了40余年的成长奋斗经验,以及始终在少年与成人的边境上徘徊,拒绝正式进入成人的领域。

他,就是一个执迷于要勇敢、强悍活着的永远的少年。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显然,时间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往前走了,而村上春树则把时间鲜活蓬勃地留在了原地。

当然,即便拒绝阅读村上春树,也很难摆脱其影响。

毕竟,村上春树一直在身体力行的一件事就是,以其独到的细腻视角,为读者展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比如在《假如真有时光机》这本随笔集中,村上写道:“人生是一条单行线,假如真有时光机,你想实现什么愿望?

——不确定为什么要去,正是出发的理由,一帆风顺的话,就失去了旅行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旅行,所谓的人生。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猜测在村上春树自己的理解中,生活未必是轻松的,但面对生活的姿态需要是轻松的。

那个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探寻一下美食的吃货,喜欢故地重游、追忆过去的念旧男子。

那个在看到放飞迷失的海鹦时,向着天空大喊:“加油啊!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的暖男。

那个热衷于利用网络跟读者交流,对有年龄焦虑的粉丝,宽慰笑称“28岁的话其实还算不上是‘大人’,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奇妙老头儿。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每一个角色,都是真实的村上春树,凝视不同的他时,我们也会反思“生活究竟是什么”。

“像村上一样跑步。”

“像村上一样旅行。”

“像村上一样听爵士乐。”

……

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身边有太多谈不上村上春树书迷的人,却是他生活方式的忠实拥趸,在感受“村上式”生活中,把握那些细微且柔软的幸福。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假如真有时光机,有人告诉你可以随意使用一次——仅此一次,你想做什么?反观村上的回答,真的“很村上”:

“我的回答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明确地定下来了。我想飞到1975年的纽约(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时光机会飞吗?),在那里的爵士俱乐部中尽情尽兴地听一场克利福德·布朗与马克斯·罗奇五重奏的现场演奏,这就是我目前的愿望。”

或许我们也需要怀着没有“下一次”的想法,来面对今后的人生吧。

我们也有理由继续期待,村上春树还将带来更多“这很村上”的惊喜。

从哪一本书认识村上春树?

不可否认的是,“村上小说”作为一种现象,确实塑造、改变了世界文学的面貌,我们上文里提及的许多经典都多少留在了喜欢村上的读者心里。

如果想要快速而丰富地收获一幅村上春树的“速写画像”,那么以下这些书是不错的选择。

《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弃猫》是村上春树唯一一本回忆性质的随笔作品。一个参加过邪恶战争的军人,一个祥和又柔情的父亲,两种撕裂的身份放在同一个人身上,他又将如何面对生活。

几乎从不写家人的村上春树,第一次用现实的写法,回忆自己现实中的父亲。而父亲的难题,又演变成了村上的难题,割裂的自我与割裂的父亲,说不清哪一个更难面对。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村上春树的游记《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中,配有他夫人阳子拍摄的彩色风景照片40幅,因为游记中所记述的地方都是两人共同游历的。这些照片使村上春树的文字更增添了一分生动美妙的色彩,这对夫妻的搭配真可谓是“珠联壁合”。

除了风景之外,书中还收入了一些阳子为村上春树拍摄的照片,让你看到村上春树在苏格兰玩滚球游戏的身姿。

《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村上春树将跑步与写作互为隐喻、借鉴,将其转化成生命中前进的力量。

这是村上春树第一本只写自己的书,也描述了他是怎样通过跑步去感悟人生、锻炼精神和意志。如果你正有跑步的打算或者习惯,亦或想要锻炼自己坚持一件事的意志力,非常推荐这本书。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这本书中,村上春树第一次详细地谈论自己的写作观。“写小说是一个包容的行业,就像一个拳击擂台,谁都可以上来切磋,但即使短暂发光,也不代表他成了作家。作家是那些在擂台上站立到最后的人。”

作为一个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作家,村上在谈论写作的时候,也揭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为什么要跑步,为什么要自律,为什么要柔和。你或许不想成为作家,但很可能会想像他一样生活。

Interactive Q&A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我们的青春,可能还没有“冻龄”的村上春树的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