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孝宗是个好皇帝,虽碌碌无为,但国泰民安,能称为千古一帝吗?

只立皇后不等于不临幸其他妃子。很多史料证明,孝宗临幸过其他妃子。正德也并非张皇后所生。孝宗作为相当其他明朝皇帝还算不错,但也绝担不上千古一帝的称号。他所做的只是在前代皇帝留下的烂摊子上修修补补,并没有能有大的政局上的突破。要说他被文官摆布吧,也不全是,宦官,外戚,传奉官一个不缺,他要是用这三个干了什么好事也算是情有可原,历史上有这种情况,可是愣是一件好事都没干,真的只是为祸而已。只能说明孝宗这个皇帝根本没什么能力,只是靠着他爹干得好和统治惯性过完一生而已。

明孝宗是个好皇帝,虽碌碌无为,但国泰民安,能称为千古一帝吗?

准确来说,明朝皇帝大多比较短命,在任时间长的也不算高寿,算起来昏庸之辈很少,即便嘉靖和万历只不过不太务正业罢了,政治手腕还是很厉害的。中国人的审美那种开疆拓土的帝王把他们捧的高,像孝宗这样的人品极佳的倒没有多少歌颂。还要宋仁宗也是的都是人品很好的。相反秦始皇,汉武帝到乾隆哪一个不是双手沾满鲜血的。能称千古一帝的也只能是始皇帝和唐太宗。 始皇帝一统六国终结了春秋战国几百年来的乱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他的开明思想,理政观念和驭人之道历来为后世称颂和楷模。《李东阳传 明史》记载的是弘治五年,当时朱祐樘刚肃清朝堂,任用贤能,让臣子畅所欲言,李东阳是之前体察民情,记载的那段话也是李东阳进的忠言,皇帝后来也采纳了,交给其它部门处理。所以你说的不妥,皇帝励精图治也需要时间,他不是一个能力强的人,但是敬业勤勉,事实上后面的国库收入是洪武,永乐,宣德最高的,人口也增长了。他英年早逝,如果给些时间,还是可以抢救一下明朝的衰败。

明孝宗是个好皇帝,虽碌碌无为,但国泰民安,能称为千古一帝吗?

当看到孝宗皇帝的作为,感觉历史为什么如此无情,让功盖五岳,德行天下的超级帝王默默无闻,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历史教材如此之小竟容不理一位能做好人的皇帝。翻开我们的历史课本,满篇之中,不是暴君,就是昏君 然后就是战争杀伐。

万贵妃的事有些逻辑不通。明朝的大臣是什么性格大家都知道,参考万历跟文官斗了三十年争国本事件,硬是不妥协。他们一向喜欢管皇帝私生活的。万贵妃明目张胆要搞宪宗的长子,涉及帝国继承人,上到太后下到大臣竟没一个说话。

明孝宗是个好皇帝,虽碌碌无为,但国泰民安,能称为千古一帝吗?

我觉得明孝宗是个很不错的皇帝,首先“孝”是一个后人对皇帝的极高评价。其次虽然他对外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是边境却战乱很少。对百姓他也没有苛捐杂税。一个好皇帝不就是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吗?朝堂上他有堪称三杨的内阁(李东阳,谢迁,刘健),刘大厦等正直官员。他也是个好父亲,不忍孩子像自己一样有阴暗的童年,才这般疼爱他。封建王朝,国家兴衰大趋势往往和皇帝没多大关系,万历那么懒,国家也没崩。而且农业社会,没有作为就是好的作为,文景之治崇尚无为而治,只要统治者不折腾,生产恢复,土地兼并不算太严重,大多数人能活下去,就算好的了。而一些所谓"雄才大略"的有为之君,折腾一番,可能民生承受不住,就崩了,要知道汉武帝晚年,经过长年累月的对外作战,人口锐减,文景之治积聚下来的财富为之一空,隋炀帝征高丽,开运河,哪件不是千古大事,然而隋朝却民不聊生,最后亡国。

明孝宗是个好皇帝,虽碌碌无为,但国泰民安,能称为千古一帝吗?

至于史书评价,国人一向是成败论英雄的,只要国家上升,君主就被夸出花,如果王朝在哪个君主那里亡了,那肯定是无道昏君。承平之世,守成之君,不错了。我觉得正德一上台要面对见底国库、废弛边防和百万流民也挺不容易的,还要被骂败了盛世江山也被黑得有、惨呢……

他要是顶不过流民起义搞亡国了是他行事荒唐自作自受纯属活该,顶过去了是老爸的“遗泽”庇佑,起义的锅全留给他背证明他统治腐朽,这冤上哪诉去啊。

明孝宗是个好皇帝,虽碌碌无为,但国泰民安,能称为千古一帝吗?

儒家到了后期陷入了道德主义的泥沼中了,一个人只要道德不好,做什么都不行,反过来只要找一堆君子做大臣,所谓众正盈朝,就能天下大治,崇祯帝就上了这个大当。宪宗像汉宣帝,霸王道杂之,他用人不疑,不太在乎道德,王越作为文官却与汪直关系匪浅,经常被黑。平定流民大叛乱那位因为滥杀也老是被弹劾。平定两广叛乱带回孝宗他妈妈的那位韩雍好像人品也一般。也就成化犁庭的那位保国公风评还行。成化帝对于这些军国大事处理的都很好,将领也得到了表彰。崇祯皇帝要是有他这个水平明朝再坚持20年不成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