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换个方式“打开”药品

去医院看病,医生根据情况会给出不同的处理方式,吃药、输液。走进一家药店,几列货架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各色药品,光芬必得就有好几种得法。对于药品种类的选择,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被药包围的我们就会陷入选择恐惧症。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药物,有各种口味的口服溶液,有五颜六色的药丸、胶囊,也有各种粒径的颗粒剂。

换个方式“打开”药品

药物的剂型是药物适用于不同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不同的给药形式。同一种药物也会根据用药途径和吸收方式的不同而加工成不同的剂型供临床使用。

剂量相同的统一药物因剂型不同,药物的吸收速度、药效产生快慢和强度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水剂、注射剂就较油剂、混悬剂、固体剂起效迅速;在给药途径方面,吸入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直肠给药>皮肤。

药物吸收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转运至血液的过程。其中静脉注射的药物会直接进入血液,其他药物则是通过各自的给药途径进入人体后,再经由其到达部位的生物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换个方式“打开”药品

吸入给药的药物吸收效率最高,与静脉注射相当。气体及挥发性药物经由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由肺泡表面吸收,产生全身作用。例如吸入性麻醉药和治疗哮喘的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等。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我们平时见到的药片、胶囊、口服溶液、颗粒等就是通过口服给药。传统口服药物的维持时间较短,这点能够通过包衣、胶囊剂改善,近年来临床出现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口服药物通过消化道到达小肠,小肠是口服给药的主要吸收部位。但药物在经过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时会被代谢灭活,导致药量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关消除(first-pass elimination)。

换个方式“打开”药品

有些药物首关消除明显,就需要选择其他的给药方式。口腔的吸收面积小,但此处血流丰富,因此舌下给药吸收迅速。舌下给药的另一个优点是药物经舌下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无首关消除,例如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片的服药方式就是舌下含服。

有的给药部位很神奇,例如直肠给药和阴道给药。

药物被吸收前的物理溶解变化称为崩解,各种剂型的药品是如何崩解的呢?

Bilibili的up主亿点点不一样和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的邓黎老师合作推出了《极度舒适!拿来救命的药,原来是这样在身体里释放的》,视频把镜头对准药物,记录了药物释放的震撼过程。

换个方式“打开”药品

酚麻美敏片

换个方式“打开”药品

盐酸罗匹尼罗缓释片

换个方式“打开”药品

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

换个方式“打开”药品

硝苯地平控释片

换个方式“打开”药品
换个方式“打开”药品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