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匡胤落魄之际来投王彦超,被十贯钱打发走,登基后俩人又碰面了

一代英才赵匡胤在落魄时去投奔王彦超,被王彦超残忍拒绝,给了几个小钱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打发了?真的会有这回事?还是让我们把大脑里的水份甩干之后,对这个事件进行一下冷静分析。

为什么此事的真实性存疑呢,因为伟人、能人、成功人士都喜欢搞“励志”这一手。

这些人成功之后,为了说自己创业多么艰难,都要编一个有鼻子有眼的故事,极力说自己当初多么落魄,混得多么惨,周围的人多么势利,怎么狗眼看人低。

这些故事有的是当事人自己瞎编的,有的是史官杜撰出来的,目的就是加深印象,增加戏剧性,突出大人物。

赵匡胤落魄之际来投王彦超,被十贯钱打发走,登基后俩人又碰面了

一般的这样的故事都有两种过程,两个结局。

一、大人物穷困潦倒,身无分文,饿昏在街头。或者在酒店吃饭连酒菜钱也没有了被店主扣住不让走,这时候神秘人物适时出现,雪中送炭。

大人物非常纳闷:我们素味平生,壮士为什么帮我?

神秘人物通常都会说,你不是凡人,你是玉帝的儿子,你有使命,你大展宏图去吧。

二、大人物穷困潦倒、走投无路,向人求助,周围人有眼不识泰山,不但无动于衷。还讽刺嘲笑:臭小子,小瘪三,吃屎去吧。

总之,不是大人物通过别人的口可劲猛夸,就是通过别人的口没命地自贬。越是这样,越是显示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和逆境不屈服的坚韧以及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伟大。

赵匡胤的故事应该属于第二种,自贬。

赵匡胤落魄之际来投王彦超,被十贯钱打发走,登基后俩人又碰面了

在史书上,曾记载过赵匡胤早年的一段落魄经历,说他初出江湖的时候,很长时间都无所事事。四处奔波,没有找到一份理想的事做。

像赵匡胤这样伟大的人怎么会没有人任用?一定是那些人有眼无珠,不是伯乐,狗眼看人低。

因此赵匡胤尽管满腹经纶,浑身本事,但就是没有人识货,不屑任用他。

赵匡胤走投无路之际,就想起了父亲的哥们王彦超。

赵匡胤落魄之际来投王彦超,被十贯钱打发走,登基后俩人又碰面了

王彦超不仅是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同僚,也是赵弘殷的好基友。赵匡胤为什么要投靠他呢?因为王彦超当时是复州防御使,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到这里自己可以有用武之地,大展宏图。

心高气傲的赵匡胤本来不想利用这层关系,想靠真本事打拼,怎奈世态炎凉,只能开后门走关系,先有个落脚地方再说。可是出人意料,王彦超虽然非常客气滴接待了他,却借口自己这里没有合适工作,赶赵匡胤走。

也许是怕赵匡胤难过,临走的时候给了他十贯钱。赵匡胤满怀希望去投靠王彦超,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王彦超一转身,赵匡胤就把这十贯钱就扔了。

赵匡胤落魄之际来投王彦超,被十贯钱打发走,登基后俩人又碰面了

表面上看,这段故事被记载得有鼻子有眼,挺像那么回事,可是仔细一琢磨,发现有点不大对劲,禁不起推敲。

我们只要看看赵匡胤的家庭背景,就知道这个故事有多么虚假。

赵匡胤老爸叫赵弘殷,出生在保州保塞县(今河北省清苑县),人家自称西汉京兆尹赵广汉后代。当然自称是名人之后的多了去了,反正没法考证,我们不妨看做赵匡胤父亲是傍名人,不去管他。

可是下面这个资料我们不能无视,赵弘殷是涿州刺史赵敬的儿子,而且他本人不是省油的灯。

赵弘殷武艺高强,起初是赵王王镕麾下一员大将,后来在唐庄宗手下当禁军首长。后汉时期,也就是说赵匡胤投奔王彦超的时候,自己老爸已经官至任护圣都指挥使。

赵匡胤落魄之际来投王彦超,被十贯钱打发走,登基后俩人又碰面了

因为,赵匡胤老爸可以是帝国军界大佬,级别最少也是个师长,由于是统治禁军,实际权力相当于省军级。

我们想想,皇帝禁军的统帅,大小军官哪有不知道的。更何况王彦超跟赵弘殷私交甚深?凭借赵匡胤老爸的关系,到哪找工作都是一路顺风,各级官员都是拼了命要巴结,哪有找不到工作的道理?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中央高级将领的公子,根本不可能想去地方混,因为起点太低了,即使想去前线锻炼,也不会从地方军开始。王彦超想要,赵匡胤也不一定想去。

无论是从赵家的事业考虑,还是从赵匡胤的理想考虑,赵匡胤都不会屈尊去王彦超那里打工。

因为只有在中央一级的军队里,才能广交更有影响力的豪杰,为自己日后发展积累人脉,为实现个人抱负修桥铺路,打下坚实基础。

赵匡胤落魄之际来投王彦超,被十贯钱打发走,登基后俩人又碰面了

中央军是帝国权力的核心,赵匡胤的老爸在这里打拼多年,看看他曾经交往过的人,李存勖、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刘知远哪个人不是风云人物,他又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儿子跑到地方军队蹉跎光阴?

所以事实上,赵匡胤根本不是找不到工作,也不是找不到理想工作,而是赵匡胤想熟悉一下基层工作,到处走马观溜达溜达。一般的部队,赵匡胤哪里会看得上眼,根本就不会停留,他也只是遇到大英雄郭威,才愿意跟着效力。

郭威这样天下数一数二的大英雄愿意收留赵匡胤,并非是冲着他的本事,而是冲着他老爹赵弘殷的名头。

可以说赵匡胤能成就大业,家庭背景很重要,能让他站在老爸肩膀上事半功倍,他的成功实在太顺利。

我们想想,不管刘邦、曹操、还是刘秀、朱元璋,谁有赵匡胤打天下这么顺利。

赵匡胤落魄之际来投王彦超,被十贯钱打发走,登基后俩人又碰面了

也许正因为太顺利了,赵匡胤或者是史官觉得这样不能显示他的伟大,所以就加入了一些故事元素,说明赵匡胤创业的时候也非常艰难,连老爸的朋友都看不上他,让一颗金子蒙上灰尘,一个英雄没有用武之地。

叙说这个故事也是说明赵匡胤受命于天,无论怎样饱经磨难,一定会大放异彩。

史书上为突出这个主题,还若有其事地说,赵匡胤被王彦超打发走后,突然有个仙风道骨的老者抓住他冰冷的手,让他一路向北,在那个地方会有贵人相随。

赵匡胤尊嘱一路北走,在那里遇到了郭威,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赵匡胤落魄之际来投王彦超,被十贯钱打发走,登基后俩人又碰面了

最后的结局叫人感慨还非常暖心,赵匡胤当皇帝后,跟群臣大摆庆功宴的时候,把王彦超喊到身边,问他说:王叔,当初我去投奔你的时候,为啥要让我碰一鼻子灰?

王彦超的回答可谓是妙语连珠:我呀,我也想收留你,可是天命难违。你是肩负历史使命的真龙天子,如果我收留了你,日后你会成功吗?老天爷非怪罪我不可。这一切不怪我,而是老天爷这个大编剧,早已安排好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