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甲午战败直接责任者李鸿章毫无愧疚,外访得了面子却一事无成

甲午战败后,总要有人出来扛失败的责任。最大的责任人肯定不会背,那么直接的北洋海军领导李鸿章就要背了。

甲午战败不是败在武器上而是败在落后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以及官僚腐败、战前指挥犹犹豫豫丢失战机等问题。

刘坤一

甲午战败的最大责任,他李鸿章不背谁背!

中国近代海军如何建设从一开始就有两种意见。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中国的战舰应以购买为主,这样的话可以快速追赶列强;

以左宗棠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中国的战舰应该以自建为主,这样可以学到造舰的各类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军事工业。最终,因为左宗棠被调往西北平乱、收复新疆等没有办法直接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甲午战败后,自造派、外购派都大受影响,自造派的大本营福建马尾学堂虽然在十年前就基本被毁,但十年间也没有恢复。外购派,赔款那么多能再买战舰的钱就更少了。两派都失败了,中国海军似乎走进死胡同。为此,众多人极为气愤。

甲午战败直接责任者李鸿章毫无愧疚,外访得了面子却一事无成

这种情况下,在不可能追究慈禧的情况下,直接管理者李鸿章不可能不背责任。为此,在慈禧再三考虑后,签订《马关条约》后的7月30日,李鸿章与军机大臣等一起觐见光绪帝。

光绪帝先对李鸿章在马关被行刺的事情进行了慰问,之后,对李鸿章表示了指责。说他身为重臣,两亿两巨款从什么地方筹集?台湾送给他人,既伤了老百姓的心,又对国家不利。面对光绪帝的激动指责,李鸿章只好诺诺。

之前,特别看好李鸿章的慈禧也在这个时候“移情别恋”。慈禧的亲信荣禄指责李鸿章这个人误国误民,甘心愿做小人。

李鸿章到京后便被留在北京,慈禧授意亲信要求朝廷之后不能再给他实权,清政府表示同意。虽然李鸿章入阁,但实际上却失去了对直隶、北洋控制。李鸿章很伤心,他说“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

甲午战败直接责任者李鸿章毫无愧疚,外访得了面子却一事无成

张之洞

但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11月8日,俄国鉴于日本在辽东势力的扩张会威胁到沙俄的利益,沙俄联合德国和法国强令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李鸿章又与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了中日《辽南条约》,中国以银3千万两白银赎回了辽东半岛。

以淮军统帅李鸿章、湘军统帅刘坤一等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认为:日本现在正欲在中国东北建立军略基地,而这势必要与沙俄产生矛盾。因此,不妨“以夷制夷”,与沙俄合作共抗日本。

李鸿章已经被“晾”在一边了,朝中主要的汉族官员是刘坤一和张之洞二人。因此,世界各国都开始对二人展开攻势,也就更冷落了李鸿章。

李鸿章孤单单地住在租住地贤良寺,诉说着自己的无奈和苦楚。其实,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是罪有应得,也不认为自己是卖国贼,他更不认为甲午战争该打。自己挨了一枪,给国家省了多少钱呀。他在等待机会付出。

时机终于等到了。

甲午战败直接责任者李鸿章毫无愧疚,外访得了面子却一事无成

1896年5月,世界目光都聚焦在了沙俄,整个俄国都在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忙碌着。

中国作为沙俄的邻居,自然要前去祝贺,清廷选择蛰伏于乱世的李鸿章,作为全权钦差大臣前往了俄国。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先进国家的国情,以备未来的改革做借鉴。

同时,清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希望西方列强能够像对待日本那样对待中国,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由此,李鸿章外访的基本任务就是这两条。

李鸿章在沙俄

对于沙皇加冕这样的大事儿,那得准备许久,世界各国该派谁去、准备什么礼物等等早就开始准备了。论外交素质,当时够资格代表中国参加这样的大事儿的人,也就是李鸿章了。

虽然,李鸿章在军事上的能力、治国的能力上比较差,但是在外交上却有些能力。为此,光绪二十一年腊月二十七(1896年2月10日),清廷确定重新启用李鸿章,前往沙俄。

沙俄方面为了迎接李鸿章煞费苦心,不但提前演练了如何“以日本威胁为借口诱骗李鸿章”更多地出卖中国的利益,而且亲自派乌赫托姆斯基公爵专程来到埃及的塞得港等候,不让欧美国家代表靠近。为了保密不让欧美人员知道,他还乔装打扮一番。

4月30日,李鸿章一行来到了彼得堡。对于李鸿章的日常生活,从日常起居到屋内陈设都极力用中国的物品和人,竭尽讨好之能事。

甲午战败直接责任者李鸿章毫无愧疚,外访得了面子却一事无成

为了达到“联俄抗日”的目的,双方准备签约《中俄密约》。《中俄密约》签订时,沙俄方面一心咬定李鸿章“联俄抗日”的急切心情,对于许多李鸿章反对的内容都给拒绝了。例如,李鸿章认为修建铁路会侵害中国领土主权。

维特闻听,立刻反对说:既然我们已经宣布要保卫中国的领土完整,签订协约的目的也是这个,我们当然会遵守这个原则。在紧急情况下,自然会给予紧急援助。但要知道,我们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欧洲的领土与符拉迪沃斯克(海参崴)之间路程遥远,运兵如何做到快捷?只能用铁路连接呀!

正是这些花言巧语迷惑了李鸿章。

沙俄方面根本就没有想满足中国“联俄抗日”主张的想法,李鸿章一事无成

因此,在签署协议时的第一条,中方坚决主张要写上日本。可到了签订协议的时候,沙俄方面却以该吃午饭为借口,趁机删除了相关字样。李鸿章等人急于签署协议,并没有认真仔细查看,结果终于签署了这一条约。

沙俄方面的这种做法,其实对于国人并不陌生。西方国家在殖民世界的时期,经常与一些土著居民签署一些不厚道的协议。例如把租借暗中改为购买等等。李鸿章访问欧美的实际成果几乎为零。例如德国,两国友好之声还在绕梁,德国却强索青岛。

甲午战败直接责任者李鸿章毫无愧疚,外访得了面子却一事无成

沙俄立刻说为了保护中国,你们把旅顺大连给我们吧,我们帮你们看着德国。气得光绪皇帝大怒:你们不是说沙俄可以依靠吗!合约已经签了,还让了许多利益。可今天却不阻止德国,这不是悖盟嘛!所谓的亲善在什么地方!

同时,李鸿章来沙俄的次要目标关税问题也没有达成。主要目标、次要目标一个没达成。但俄方却为此找到了一个新的利益代言人,李鸿章之所以如此。

一方面,其内心深处对“联俄抗日”有着高度认同,其迫切地心情扰乱了他的智商。

一方面,沙俄的贿赂使得李鸿章甘心为沙俄利益说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