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由于自己对希特勒的“忠诚”,保卢斯被希特勒任命为第6集团军司令

保卢斯如果不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他的下一个职务将是“最高统帅部作战局长”,这意味着可以跻身纳粹德军的最高战争决策层,而不用再承受东线炮火连天或者冰天雪地之苦。

根据最新解密的史料证明,因为反对希特勒解除总参谋长哈尔德的职务,时任最高统帅部作战局长约德尔将军已不受待见,希特勒甚至拒绝与之同桌就餐,并准备在1943年1月底解除他的职务调保卢斯回来继任,“遗憾”的是,陆军元帅保卢斯已经不可能再为他效劳了。

苏德战场上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的第6集团军,是一支装备精良战功卓著的部队,也是纳粹发动二战的急先锋。1939年波兰战役时的番号为第10集团军,司令官赖歇瑙中将;在法国战役中隶属于“B集团军群”,下辖2个装甲师和14个步兵师,晋升上将的赖歇瑙指挥番号更改为第6集团军这支部队,横扫荷兰和比利时防线,战役指挥的表现极为出色,灵活并且果断,战后论功行赏赖歇瑙擢升陆军元帅。

由于自己对希特勒的“忠诚”,保卢斯被希特勒任命为第6集团军司令

赖歇瑙

赖歇瑙是德国国防军中最坚定的纳粹支持者之一,国防军内部人尽皆知,他也由此成为希特勒的宠将,1938年差一点点就成为德国陆军总司令,只是由于国防军高层的集体反对而作罢。从波兰战役到法国战役,他和第6集团军一直在龙德施泰特的指挥下作战,算是后者的老部下,而保卢斯从1939年9月1日进攻波兰开始,就担任赖歇瑙集团军的少将参谋长,1940年5月调升陆军副总参谋长,是《巴巴罗萨计划》的主要制定人,大战前夜再次调回第6集团军担任参谋长,此时已晋升中将军衔。

苏德战争爆发后,赖歇瑙和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仍然在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指挥之下投入战斗,并在基辅战役中大破苏军,战役期间,狂热效忠于希特勒的赖歇瑙对所属部队下达了《军队在东战场的行动》这一命令,在命令中要求官兵“无情地根除敌人的阴谋和暴行,彻底肃清布尔什维克思想”,其实就是下令大规模屠杀苏军政工干部。

这种暴行是国防军其他将领们尤其反感的,但充分说明了赖歇瑙的政治立场和成为希特勒爱将的原因。

由于自己对希特勒的“忠诚”,保卢斯被希特勒任命为第6集团军司令

保卢斯

1941年11月30日,赖歇瑙接替龙德施泰特成为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因为后者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命令,在罗斯托夫战役中擅自撤退。赖歇瑙升职之前推荐自己的参谋长保卢斯接任第六集团军司令一职,毕竟这两人在一起搭档期间非常顺手,从西欧到东线的合作甚为愉快,不可否认的是,保卢斯的确是名优秀的参谋军官,对于赖歇瑙的提名希特勒当然照准。

于是保卢斯1942年元旦成为精锐的第6集团军司令,同日晋升上将,并随后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大败苏军的反攻,确立了自己的地位。12天后,赖歇瑙病死。

当然,前任赖歇瑙的推荐只是一个方面,从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保卢斯调配兵力的过程来看,他几乎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包括第6集团军被合围的时间段,如果他坚决主动向北突围,是很有可能与曼施坦因的解围部队“顿河集团军”会师并摆脱困境的,然而他再次忠实地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德国士兵进攻到哪里,就要守住哪里”,坐失破围良机,也断送了德军在南线最精锐的骨干部队,彻底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

因此,对希特勒的“忠诚”是保卢斯得以执掌第6集团军的另外一个主因。

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卢斯

希特勒很不喜欢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由独立性很强的将军来领导,而是希望由他完全可以信任、并且永远都服从于他的人担任这些职位,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当然符合这一标准,但参谋总长哈尔德由于在夏季攻势中屡屡“犯上直谏”,终于被忍无可忍的希特勒解除了职务,不久还遭到盖世太保的逮捕关进集中营;然后就轮到了最高统帅部作战局长约德尔,从继任人选是保卢斯这一层来看,作为元首信任和打算重用的少壮派将领,希特勒同意由保卢斯出任集团军司令也有历练的因素。

所以第三个原因就是,让一直从事参谋工作的保卢斯具备军事主官的履历,从而方便希特勒将其提拔到战争指导核心团队当中,比如用非常年轻的蔡茨勒将军继任总参谋长的事实,就证明了希特勒内心的想法,他已经极度不信任和讨厌国防军原有的高层班底。

然而他忽略了参谋军官优柔寡断的缺点,保卢斯毕竟不是经验丰富的赖歇瑙,并且最终葬送了第6集团军。

由于自己对希特勒的“忠诚”,保卢斯被希特勒任命为第6集团军司令

阿道夫·希特勒

即便是保卢斯被俘后,德军还曾试图派出一营伞兵和特种部队前往苏军控制区域营救,这一阴谋因苏军内务部队及时转移俘虏而挫败,可见希特勒对这位将军的重视程度。

更由于保卢斯在苏联享受的优待和战后在纽伦堡出庭作证,让许多德国人视其为叛徒,尤其是有亲属在斯大林格勒战死的德国人都在诅咒保卢斯,指责他自己苟且偷生,却未能拯救装备精良的30万大军,这个罪名一直伴随他到生命结束,时间已是1957年2月1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