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0年,他成了二战牺牲的最高将领,死前被骂汉奸,死后十万人送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这是张自忠将军生前最后一封绝笔信。

“海可枯,石可烂,死也忘不了南瓜店!”这是在诀别时,部下亲自为张自忠送行的一首战歌。

战歌雄浑,冲破天穹,多少将士,泪洒巫山。

这首歌唱后,将军就此别过,从此山长水远,隔世重逢。

1940年,他成了二战牺牲的最高将领,死前被骂汉奸,死后十万人送

一、张逆自忠,扒皮将军

1940年5月28日,重庆街头万人空巷,密密麻麻的人们都聚集在朝天门码头,送别着一位抗日将领,他就是张自忠,忠烈祠“荣字第一号”哀荣人物。

送灵当日,万人之上的蒋公亲自来到码头,抚摸着张自忠的棺椁悲恸大哭。一时间,万人齐下泪,华夏大地,没有人不惦念着这位民族英雄。

曾记否,几何时,人们对张自忠的评价并不这样,他被人们骂“汉奸”,被人们在大字报上写着“ 张逆自忠”四个大字,那时候的张自忠欲哭无泪。

在日军提出建立“非军事区”时,蒋公为了和平处理,让手下众人奉行“不抵抗”的策略。艰难的谈判过后,日军只保留了29军在非军事区。

整个29军包括家属在内,足足有上万人,当其他人撤离后,29军就成为瓮中之鳖,四面都被日军包围。有骨气的军长们各个不服这个决定,有的在两军交界处制造小摩擦,有的干脆闭门不出,坚决不理会日本人。这时候张自忠做了一个很反常的动作,他和日军走得十分亲近,对于日本的邀请也丝毫不拒绝。

1940年,他成了二战牺牲的最高将领,死前被骂汉奸,死后十万人送

很多外人都不明白张自忠的做法,认为张自忠趁此机会准备倒戈,只有29军众人心知肚明,只因为了保全整个29军,张自忠别无他法,他知道自己此举肯定招来非议,在他的忍辱负重下,随后整个29军安全撤离。

诚如张自忠所料,外界开始风言风语起来,人们都说29军出了个叛贼,但凡一个军人,都无法忍受这种非议,但张自忠硬扛下了这些流言。

然而这仅仅是开端,让张自忠真正含冤的,则是在卢沟桥事变后。

当时北平有变,宋哲元等人头脑圆滑,一闻到日军来袭的气味,他就借口保存自己的大部队,快速撤离了北平。偌大的北京城,在撤走了大半兵力后,实际上的兵力尚不足以抵挡一切变化。接着,几位重要人物也先后撤离了北平。

一下子撤走这么多高官那可不行,这时候张自忠就成了垫背的一号选手。他临危受命,任职为北平长官。听到这个消息,这位背锅无数的将军蓦然流下了眼泪,他几近哽咽地说:“你们都成了民族英雄,我张自忠只能被世人戳脊梁骨!”

这话一语成谶,北平失守后,张自忠的骂名铺天盖地而来,世人纷纷戳着他的脊梁骨,骂他“逆贼”“卖国”,那些报刊上,头条重点全部是“讨逆”新闻。

张自忠心里苦,比最苦的莲子还要苦。他知道,这一次,无论怎么解释,怎么努力,自己这一生罪名彻底洗不清了。

他流着泪,默默念着自己写的诗:

“谁许中原与乱兵?未死总负

会有青山收骸骨,定教鸟兽祭丹心。”

1940年,他成了二战牺牲的最高将领,死前被骂汉奸,死后十万人送

曾几何时,在背负骂名之前,张自忠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儒将。他面相端庄,稳重儒雅,个子超过一米八,是典型的山东大汉。

他爱读《三国》,喜好论兵,曾经在寒冷无比的大冬天,为了训练兵娃子,亲自脱衣上阵晨起练兵,这还不算,张自忠喝令全营脱下上衣参加训练。在那个热血豪迈的冬天,张自忠意外得了个雅号“张扒皮。”

从此,“张扒皮”名震整个西北军。

二、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

骂名一背,此生难消。终于有朝一日,中日全面内战打响,张自忠知道复仇记回来了,他终于不用这么屈辱,要想痛痛快快干仗,还得在战场上说话。

张自忠的军队,被他训练成了“将不知死,兵不畏战”的魔鬼军团。

早在喜峰口会战中,张自忠根据日军刺刀的作战方法,在部队中引进大刀,在张自忠的训练下,这支大刀队在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那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词原型,就是张自忠率领的29军。

也许是快意恩仇,张自忠的作战几乎是百战百胜,在战场上他杀红了眼,鬼子也吓白了脸。

1938年,临沂会战中,张自忠率领军队急行军渡沂水,来到阵地。普通军团在急行几天几夜后,势必要调整休息,可张自忠和他的魔鬼军团是个例外,他认为战士们在急行后,一定要趁热打铁,趁鬼子不注意夜袭敌营。

这一招还真奏效,敌人最开始被袭击得晕头转向。当上级任命张自忠撤退时,张自忠却坚守阵地,固执表示不达目的不罢休,一定要打垮敌人最后的五分钟。艰苦奋战下,这次反击获得巨大胜利。

张自忠一战成名,当时的华北,是个日本人都知道张自忠的威名。

张自忠打仗,不能说是骁勇,他简直上了战场就不要命,这种狠人,放眼整个民国,也真没几个。

1940年,他成了二战牺牲的最高将领,死前被骂汉奸,死后十万人送

1940年,张自忠迎来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战枣宜会战。

在战前,张自忠似乎有预感,他深知这次战役凶多吉少,于是留下了那句:“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作为战争宣言。

5月初,张自忠带领33集团军,向日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可明眼人都知道,以日军的人多势众和军备精良,张自忠的集团军显然弱势十分明显,但张自忠是谁?他是拼命将军,他顶着枪林弹雨,无所畏惧地和将士们死战到底。

张自忠领着区区两千兵马,向敌人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这次有人倒下,他叫起其他人继续,一拨人倒下,他又继续叫醒另一拨将士进攻。敌人看花了眼,觉得不可思议,这个人怎么打不死还打不退?

张自忠红着眼眶,继续冲杀,这一次敌人彻底慌了神,援兵到来,他们更加猖狂,将士们折损大半,张自忠只能退守南瓜店。

1940年,他成了二战牺牲的最高将领,死前被骂汉奸,死后十万人送

5月16日,张自忠稍作休息,又带领余下部队向前进攻。枪弹不长眼,下一秒他左臂受伤。张自忠来不及包扎,咬着牙继续进攻。当连续五声枪响后,张自忠的身体瞬间被打穿成五个窟窿,鲜血汩汩往外冒,喷洒在副官的身上,这位巨人倒在战场上。

有个日本兵上前检查,只听“刷”的一声,浑身流着血的张自忠再次从血泊中站起,他面色苍白,双眼凌厉,威严中带着生人勿近的气势,日本兵被吓懵了,他愣在原地不敢上前。另一个日本兵壮胆拿起枪,朝着这位已经千疮百孔的将军头部开了一枪,可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这位将军竟然没有倒下,他用最后一丝力气,死死盯着这两个日本兵,如果眼神可以杀人,这种眼神几乎能将他们撕碎。

日本兵惶恐起来,他们朝将军的身上补了最后一刀。这一次,将军轰然倒地,再也没有起来。

临终前,他喃喃着:“我这样,死得好···”

1940年,他成了二战牺牲的最高将领,死前被骂汉奸,死后十万人送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49岁,牺牲在了战场,他成了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牺牲的最高将领。

张自忠的牺牲,引起了全军哀恸。日军得知这位在血泊里的将军是张自忠后,也纷纷痛惜不已。说实话,英雄谁都爱惜,无论是哪国军队。

他牺牲后,重庆十万人自发涌上街头送行着这位将军。

这一次,再没有人说一句他的流言,十万人齐齐改口称他为“民族英雄”。

但这一次,将军再也听不到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