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经评价说,中国古代正史其实是属于帝王将相的“家谱”。据统计,从秦始皇“六王毕,四海一”开始,中国古代出现了494个皇帝(算上未在位及死后被追封为帝者),皇帝在古代拥有绝对的权威,皇帝的逆鳞是不能去碰的。

但在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皇帝就成了权臣、外戚、宦官手中的操线木偶,不仅没权威可言,还时刻要为自己的小命忧心。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结局凄凉古今罕有,他生前没享受过一天皇帝应有的权力,死后居然还被葬入太监墓中。
东汉末年三国纷乱的历史大家都很了解,对于汉献帝的悲催,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心中也有数。但对比之下,汉献帝真不是东汉最惨的皇帝,他哥哥少帝才是。少帝名字叫刘辩,为什么说他惨呢,首先,汉献帝(刘协)至少还深受父皇的喜爱。
但刘辩出生后,他的父皇汉灵帝很少正眼看他,总觉得这个儿子言行不合他心意。其实刘辩之前,汉灵帝已经有过好几个儿子,都早早去世了。如果刘辩表现好,汉灵帝一定会把太子之位早点定下来的,奈何刘辩表现不佳,身处皇室这可是了不得的事儿。
所以汉灵帝想立比刘辩小5岁的幼子刘协,只是因为刘辩母亲何皇后受宠,舅舅何进又掌握大权,才一直没决断。刘辩第二惨就惨在,他成也母亲舅舅,败也母亲舅舅,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特意嘱咐信任的宦官蹇硕,将刘协交给他。
所以蹇硕想着先处理掉何进,再立刘协当皇帝,奈何计划被何进发现,何进先下手为强,刘辩顺利登基,这一年他才13岁。而他被废也是这年的事,他的母亲和舅舅堪称猪一般的队友,一个不让何进杀宦官,一个居然把外地军阀董卓给召进京城杀宦官。
何进这人,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智不足而权有余”。说白了,何进虽然借着妹妹的东风鲤鱼跃龙门,从屠户变成大将军,眼界却非常有限。他完全没想到,引董卓入京跟引狼入室本质没什么区别,借刀杀人也不借把听话的刀,结果是董卓掌握大权后立刻把刘辩给废了。
至于何进自己,就死在了宦官之乱中。刘辩惨的高峰发生在董卓掌权后,《三国演义》里的诸侯讨伐董卓是因为董卓杀了刘辩,而真正的历史上,诸侯举兵却是董卓非杀刘辩不可的原因,他怕哪个刺史或者太守借扶刘辩的名义攻击他,干脆把刘辩与他母亲何太后全给灭了。
《三国演义》虽然让这段历史被大众熟知,却并没有提到刘辩被葬在哪,只模糊讲了一句“卓命葬于城外”。事实上,刘辩被埋进了“十常侍”之一的赵忠墓穴,这赵忠可不一般,汉灵帝在位时称他是自己的母亲,赵忠也借着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关系大肆敛财,毫无节操可言。
赵忠死于宦官之乱中,刘辩被塞到他墓穴里,是当时已登基称帝的汉献帝刘协下旨。刘辩只活了短短14岁,在位4个月;他的弟弟刘协虽然也被曹操挟制,至少活到53岁安安稳稳度过了后半生,没被逼自杀。刘辩的名字因为《三国演义》才被后人知晓,史书上存在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