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另一个斯大林,没有人权,主要的用途只有一个:在前面挡子弹

今年1月最劲爆的国际事件,就是伊朗将领

苏莱曼尼

被刺杀。这是十分罕见的、非交战国之间发生的斩首行动,美国和伊朗的紧张情绪上升到最高点,战争差点就要爆发了。

战争期间的斩首行动其实是很常见的,消灭对方的最高领导人,从来就是情报部门的首要工作之一。二战中,针对敌方首脑的刺杀计划估计可以拍部长篇电视剧。

也正因为如此,各国对首脑的保卫工作同样是不遗余力的。如果首脑们只呆在戒备森严的官邸或指挥部里,安全自然是没问题的。但首脑们必须经常露面,出席重要会议、发表演说、走访医院工厂等地方,以鼓舞民众的士气。

另一个斯大林,没有人权,主要的用途只有一个:在前面挡子弹

二战时可不像现在,首脑有空发个推特就够了,他们是要走到群众中去,近距离与群众接触的,这就为保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部美国电影里有一种观点,只要刺杀者不要命,总会有办法靠近目标的。

而战争中的刺客往往是精锐特工,受过最专业的训练,甚至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因此预防被刺杀最好的办法,是用替身来取代首脑,即使对方刺杀成功,也不会造成真正的伤害。

二战中很多国家的首脑都有

替身

,苏联解体后,很多官方资料被披露出来,使我们了解到

斯大林

就有不止一个替身,他们中有人一直活到解体过后。

另一个斯大林,没有人权,主要的用途只有一个:在前面挡子弹

斯大林的替身名叫

加扎瓦特

,从小就喜欢歌舞,很有表演的天赋。二战爆发后,他成为红军一名年轻的文艺兵。1943年时,加扎瓦特受伤住院,无意中引起了克格勃的注意,因为他长得像斯大林,是扮演替身的合适人选。

克格勃首领

贝利亚

亲自对加扎瓦特进行了审查,确信他有能力扮演斯大林,于是加扎瓦特这个人消失了。当然不是被枪毙,而是改了身份,原来的加扎瓦特已经“牺牲”,取而代之的是

费利克斯 达达耶夫

另一个斯大林,没有人权,主要的用途只有一个:在前面挡子弹

对于达达耶夫来说,他要扮演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年人,扮演几分钟、几十分钟也许不难,但必要时他会扮演几个小时、甚至一天。这个难度就很高了,期间不能有一点纰漏。

面对普通群众还好,如果面对的是那些熟悉斯大林的领导们,想要骗过他们是很不容易的。万一被别人戳穿,克格勃可是要追究责任的。一个没有用的替身会落到什么下场,想想就让人战栗。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及易容和增肥,达达耶夫终于可以把斯大林模仿得惟妙惟肖,说话、体态,还有各种表情都达到了可以乱真的水平。贝利亚把他带到斯大林面前,让领袖亲自看一下自己的替身。

另一个斯大林,没有人权,主要的用途只有一个:在前面挡子弹

斯大林只观察了几分钟便同意了。说实在的,大权在握的人一般都不太喜欢自己的替身,万一有人想利用替身取代自己呢?这种情节可不是电影里才有的,替身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傀儡这种东西。

达达耶夫开始代替斯大林出席一些不太重要的公开活动,像领袖一样朝群众挥手致意,并接受群众们的欢呼。站在他身边的中央委员们也不知道他只是一名替身,克格勃的工作没有白做。

达达耶夫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也经常会害怕,人群当中没有德国人的杀手吧?要知道替身的主要用途之一,便是充当炮灰,吸引杀手的子弹。除了这些公开活动外,伪造领袖的行程才是最危险的情况。

另一个斯大林,没有人权,主要的用途只有一个:在前面挡子弹

斯大林去参加

雅尔塔会议

时,与达达耶夫分别走两条路线,真实斯大林受到的保护等级更高。如果真有德国间谍想行刺的话,他们更有可能发现并截杀的,极有可能是达达耶夫。

历史上,目标一旦踏上旅程,才是刺杀的最佳时机。秦始皇出行带着几千兵马保护自己,仍然被张良找到了下手机会,博浪一击。若不是秦始皇换了车驾,中国历史肯定会被改写。

另一个斯大林,没有人权,主要的用途只有一个:在前面挡子弹

从某种意义上说,达达耶夫就是那辆挨了张良一锤的车子,他的任务是吸引德国间谍的注意。只要斯大林安全,达达耶夫即使死了,也是克格勃的胜利,这才是替身真正的价值所在。

根据更多的解密资料,斯大林的替身不止达达耶夫一个。跟他们相比,那些在电影中扮演领袖的特型演员,各方面都要自由得多。替身们则因为过于相像,又接触过很多内幕,反而喜欢保持低调,尽量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这段经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