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孩子初次接触国际象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疑问:我们家里没人会下,怎么辅导孩子或者陪他玩呢?
1、孩子学习任何东西,都不需要辅导,需要的是陪伴。
国际象棋本身就是一个游戏,父母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来探索这个游戏的规则和趣味,孩子需要的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感觉。这种陪伴的感觉,是孩子产生兴趣(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其他)的重要前提和根基,尤其是启蒙初期。陪伴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2、家长的肯定,是孩子继续前行的动力。
初学棋的孩子需要肯定。如果他走对一个棋子、摆对一个图形、吃掉一颗棋子都能得到父母及时的肯定,会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这种肯定不是抽象的表扬,是对具体行为进行确认,不需要任何感情色彩的包装。什么太棒了、太好了、太优秀了、太厉害了,都太抽象,不能真正启动孩子行动的力量。肯定能将好的行为固化下来,好的行为积累多了,就会养成好的习惯,各方面能力随之提高,棋力水平自然有了进步。
3、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实践和传授他人。
父母不会国际象棋正好,让孩子回家当“小老师”。孩子在告诉父母怎么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正是他最好的学习机会。这个过程让孩子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复习、梳理、总结,然后转变成自己的理解,并用语言表述出来,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互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潜力。我们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认真听讲,我们在孩子面前当学生的时候,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言教不如身教,以身作则是最简单的教育方法。
4、多陪孩子玩吃子游戏。
孩子刚开始玩的不是国际象棋,而是吃子游戏,这很符合孩子学习规律的。所谓下棋,不仅仅是将死对方的王拼个你赢我输,有很多娱乐的方式可以跟孩子玩国际象棋。比如八个兵对战,谁家小兵先升变谁就赢;跳马游戏,兵不动,找出马吃光所有兵的最少步数;无王对局,谁先吃完对方的棋子谁就赢等等。孩子在各种游戏中熟练掌握棋子的走法及特性,感受国际象棋的乐趣。
5、注重规则、淡化输赢。
很多父母(尤其是会下棋的父母)陪孩子下棋时,多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孩子应该走什么、吃什么、注意什么,看到孩子走了不好的棋,更是忍不住立刻干涉,这样的“帮助”会将大人的思维强加于孩子,一来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来破坏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来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刚开始下棋,更多的是凭感觉下棋,只能看到眼前的一步棋,没有全局观是很正常的,更谈不上布局、计划、攻王。只要孩子是按照规则在走棋,父母就不要过多干涉,这个时期的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遵守规则下棋。比如坐端正、手放好、不许随意悔棋和耍赖等等。

孩子学习国际象棋除了老师校内的指导,更需要父母的帮助和配合去巩固学习内容,维持学习兴趣。
1、家长先学一步,为教育并陪同孩子下棋打好基础。现在网络上有关于国际象棋教学特别多,家长只需要学习简单走法和规则,能跟孩子达成共识,起码孩子回家给你说起班上发生的事情,你能够听得懂,这样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还增加了学棋的兴趣。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回家当小老师教你怎样走棋,这样不仅帮助孩子复习了上课内容,同时还能激发孩子做事、学习的主动性(当然必须要以家长提前会的前提下,你能辨别孩子讲解的对与错)
2、注重环境熏陶,在游戏和故事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家庭里,我们可以在网上找些跟国际象棋有关的动画片或者用一些故事和游戏来吸引孩子对国际象棋的兴趣。比如,国际象棋是怎么来的,有谁谁下国际象棋得了第一名等等。
备注:家长对于才开始接触国际象棋的孩子,切忌问他输赢,因为孩子刚下棋肯定输的比较多,如果家长再一味地问孩子下棋结果,会让孩子感觉到下棋很让自己害怕,慢慢地就会丧失下棋的热情和兴趣。家长可以换些另外的话题问孩子,比如,今天在班上开不开心呀?有交到新朋友没等等。
3、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孩子学会下棋。在学习的第一阶段,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认黑白格棋盘和各类子开始,可以编一些有趣的故事来让孩子区别记忆。等孩子认全所有格子和棋子后,再一步一步由简入难地引导他下棋的思路。所谓下棋不仅仅是你输我赢就算下棋,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跟孩子展开国际象棋交流。比如走无王棋,谁先吃完对方的棋子谁就赢;或走兵战,谁家的小兵先升变,谁就赢;再或者走马的练习,小马从a1格h1格h8格a8格a1格(要求:必须按照小马的跳法,每方走5步,总共20步走完整个棋盘,谁先到达指定的终点谁就赢。)让孩子在游戏中熟悉棋子的走法,感受到下棋的快乐和轻松。
4、棋盘面前,严格执行下棋规则。在家里跟孩子下棋的时候,有几点家长需要多注意:一旦明确下棋,一定要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比如坐端正,手放好等。切忌让孩子随意地耍赖和悔棋。孩子在刚接触国际象棋的时候,更多的是凭感觉下棋,只要孩子按照规则在走棋,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如果家长确实觉得孩子走的哪一步不好,可以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思考另外的走法。
5、做裁判员而不做运动员。孩子在家里下棋的时候,很多事情是需要孩子自己做(比如自己摆棋做题、自己检查等等),即使孩子没有完成老师的要求,只要质量完成的好那就是对孩子最好的。
6、与学校保持联系和同步,配合学校提升孩子的国象兴趣。家长应经常性地跟国际象棋老师进行沟通(包括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以及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便于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
7、有机会就让孩子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亲子活动、夏令营、比赛等)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国际象棋带给他的快乐,在活动中帮助孩子更好地调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