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和孩子學棋路上共成長

很多家長在孩子初次接觸國際象棋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疑問:我們家裡沒人會下,怎麼輔導孩子或者陪他玩呢?

1、孩子學習任何東西,都不需要輔導,需要的是陪伴。

國際象棋本身就是一個遊戲,父母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來探索這個遊戲的規則和趣味,孩子需要的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感覺。這種陪伴的感覺,是孩子産生興趣(無論是國際象棋還是其他)的重要前提和根基,尤其是啟蒙初期。陪伴過程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體驗成功的樂趣!

2、家長的肯定,是孩子繼續前行的動力。

初學棋的孩子需要肯定。如果他走對一個棋子、擺對一個圖形、吃掉一顆棋子都能得到父母及時的肯定,會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興趣。這種肯定不是抽象的表揚,是對具體行為進行确認,不需要任何感情色彩的包裝。什麼太棒了、太好了、太優秀了、太厲害了,都太抽象,不能真正啟動孩子行動的力量。肯定能将好的行為固化下來,好的行為積累多了,就會養成好的習慣,各方面能力随之提高,棋力水準自然有了進步。

3、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實踐和傳授他人。

父母不會國際象棋正好,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孩子在告訴父母怎麼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正是他最好的學習機會。這個過程讓孩子将所學知識進行了複習、梳理、總結,然後轉變成自己的了解,并用語言表述出來,鍛煉了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互動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孩子的潛力。我們都希望孩子好好學習、認真聽講,我們在孩子面前當學生的時候,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言教不如身教,以身作則是最簡單的教育方法。

4、多陪孩子玩吃子遊戲。

孩子剛開始玩的不是國際象棋,而是吃子遊戲,這很符合孩子學習規律的。所謂下棋,不僅僅是将死對方的王拼個你赢我輸,有很多娛樂的方式可以跟孩子玩國際象棋。比如八個兵對戰,誰家小兵先升變誰就赢;跳馬遊戲,兵不動,找出馬吃光所有兵的最少步數;無王對局,誰先吃完對方的棋子誰就赢等等。孩子在各種遊戲中熟練掌握棋子的走法及特性,感受國際象棋的樂趣。

5、注重規則、淡化輸赢。

很多父母(尤其是會下棋的父母)陪孩子下棋時,多會迫不及待地告訴孩子應該走什麼、吃什麼、注意什麼,看到孩子走了不好的棋,更是忍不住立刻幹涉,這樣的“幫助”會将大人的思維強加于孩子,一來破壞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二來破壞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三來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剛開始下棋,更多的是憑感覺下棋,隻能看到眼前的一步棋,沒有全局觀是很正常的,更談不上布局、計劃、攻王。隻要孩子是按照規則在走棋,父母就不要過多幹涉,這個時期的輸赢不重要,重要的是遵守規則下棋。比如坐端正、手放好、不許随意悔棋和耍賴等等。

家長和孩子學棋路上共成長

孩子學習國際象棋除了老師校内的指導,更需要父母的幫助和配合去鞏固學習内容,維持學習興趣。

1、家長先學一步,為教育并陪同孩子下棋打好基礎。現在網絡上有關于國際象棋教學特别多,家長隻需要學習簡單走法和規則,能跟孩子達成共識,起碼孩子回家給你說起班上發生的事情,你能夠聽得懂,這樣孩子也會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還增加了學棋的興趣。另外也可以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教你怎樣走棋,這樣不僅幫助孩子複習了上課内容,同時還能激發孩子做事、學習的主動性(當然必須要以家長提前會的前提下,你能辨識孩子講解的對與錯)

2、注重環境熏陶,在遊戲和故事中激發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家庭裡,我們可以在網上找些跟國際象棋有關的卡通片或者用一些故事和遊戲來吸引孩子對國際象棋的興趣。比如,國際象棋是怎麼來的,有誰誰下國際象棋得了第一名等等。

備注:家長對于才開始接觸國際象棋的孩子,切忌問他輸赢,因為孩子剛下棋肯定輸的比較多,如果家長再一味地問孩子下棋結果,會讓孩子感覺到下棋很讓自己害怕,慢慢地就會喪失下棋的熱情和興趣。家長可以換些另外的話題問孩子,比如,今天在班上開不開心呀?有交到新朋友沒等等。

3、循序漸進,逐漸引導孩子學會下棋。在學習的第一階段,家長可以先讓孩子認黑白格棋盤和各類子開始,可以編一些有趣的故事來讓孩子差別記憶。等孩子認全所有格子和棋子後,再一步一步由簡入難地引導他下棋的思路。所謂下棋不僅僅是你輸我赢就算下棋,還有很多方式可以跟孩子展開國際象棋交流。比如走無王棋,誰先吃完對方的棋子誰就赢;或走兵戰,誰家的小兵先升變,誰就赢;再或者走馬的練習,小馬從a1格h1格h8格a8格a1格(要求:必須按照小馬的跳法,每方走5步,總共20步走完整個棋盤,誰先到達指定的終點誰就赢。)讓孩子在遊戲中熟悉棋子的走法,感受到下棋的快樂和輕松。

4、棋盤面前,嚴格執行下棋規則。在家裡跟孩子下棋的時候,有幾點家長需要多注意:一旦明确下棋,一定要注重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比如坐端正,手放好等。切忌讓孩子随意地耍賴和悔棋。孩子在剛接觸國際象棋的時候,更多的是憑感覺下棋,隻要孩子按照規則在走棋,家長不要過多幹預,如果家長确實覺得孩子走的哪一步不好,可以用問題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思考另外的走法。

5、做裁判員而不做運動員。孩子在家裡下棋的時候,很多事情是需要孩子自己做(比如自己擺棋做題、自己檢查等等),即使孩子沒有完成老師的要求,隻要品質完成的好那就是對孩子最好的。

6、與學校保持聯系和同步,配合學校提升孩子的國象興趣。家長應經常性地跟國際象棋老師進行溝通(包括孩子在家裡的情況以及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以便于更好地幫助孩子學習。

7、有機會就讓孩子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親子活動、夏令營、比賽等)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國際象棋帶給他的快樂,在活動中幫助孩子更好地調整心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