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亚迪看了长城一眼:五年之后,混动市场将无“日系两田”立足之地

长城在筹备一台全新的混合动力车型,这是一台能够用纯电行驶200多公里,同时馈电油耗还能稳定在5L左右的混合中型SUV。

没错儿,这就是即将登场的全新摩卡DHT PHEV。

比亚迪看了长城一眼:五年之后,混动市场将无“日系两田”立足之地

从定位上来说,中国品牌矩阵中能够和这台车齐头并进的,就是更南边的比亚迪唐DM-i车型,两款车型都定位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同时还都是中型SUV,最为关键的是,技术性是两款车型的核心标签。

虽然新车当下价格还未公布,但大概率推测,其售价要比唐DM-i稍高。

一方面,纯电行驶公里数达到200km量级,注定了电池容量更大,生产成本更高,另一方面,标榜高端车的WEY,本身燃油版的摩卡就要比燃油版的比亚迪唐价格高。

比亚迪看了长城一眼:五年之后,混动市场将无“日系两田”立足之地

事实上,无论是哪一代、哪个方向的插混车型,都是当下消费群体的主流方向。

目前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分化出几个新能源方向,一个是纯电动的新能源车,一个是保留发动机的混合动力车型,最后一个则是以丰田、本田为主的碳减排车。

前两个可以享受到新能源号牌,最后一个由于方向的问题,无缘新能源市场。

比亚迪看了长城一眼:五年之后,混动市场将无“日系两田”立足之地

纯电续航里程不足46km是无法享受到新能源号牌的,这意味着丰田、本田本身就在新能源之外,而想要改变技术方向来保证46km最少的续航成绩,对于注重成本、技术、可靠性的两田来说,无异于登天。

因为项目设计之初,逻辑上就没有给出太大容量的电池包,续航更是无法有很大的提升。

中国消费者需要什么?可靠之上还需要符合当下策略的产品,碳减排车就不在新能源名单中,上蓝牌注定还是传统车,该限号限号、该限行限行,购置税一分钱都不能少。

比亚迪看了长城一眼:五年之后,混动市场将无“日系两田”立足之地

说到底,丰田的混动、本田的混动,在更多人看来,就是一个更省油的燃油车,但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能够省钱,能够改变现有出行方式的新能源车。

比亚迪的DM-i高配车型提供超过100km的续航成绩,这样的生活节奏就是,日常上下班完全可以使用EV模式,就算打8折续航,保留30km续航,每天也有至少60km的纯电里程。

白天开车,晚上回家充电,一个月可以不用一滴油。

比亚迪看了长城一眼:五年之后,混动市场将无“日系两田”立足之地

如果出远门,那么馈电油耗非常低的DM-i架构又能保证其综合油耗,和丰田、本田的碳减排车一样的水准,也就是说,我有的优势你没有,你引以为傲的优势我都有。

即将登场的摩卡DHT PHEV也是如此。

它的纯电续航公里数拉升到了200km级,锁定最后的20%电量不用,理论公里数打8折,还有超过120km的纯电续航里程,别说日常上下班,跨城区用车都不需要烧油。

比亚迪看了长城一眼:五年之后,混动市场将无“日系两田”立足之地

如果长途穿越,那么摩卡DHT PHEV的综合油耗也不足6L,而同级的丰田RAV4混合动力车型,油耗不过是如此。

对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来说,丰田、本田的确有着巨大的可靠性优势,但在长城DHT、比亚迪DM-i架构面前,其无号牌优势,无法纯电续航的几个短板非常明显。

比亚迪看了长城一眼:五年之后,混动市场将无“日系两田”立足之地

用户需要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而摩卡DHT也罢、唐DM-i也好,在动力架构革新之外,还拥有更好的科技感、更出色的驾驶感受,更越级的安全性以及更合理的定价。

这意味着,未来5年浩浩荡荡转型的碳中和架构下,我们将会很少看到丰田、本田的混合动力车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