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达叛逃的四大诱因:不走不行,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220年7月孟达率部曲四千余家投降曹丕,随之和夏侯尚、徐晃一同攻打并击败刘封,将东三郡纳入曹魏,东三郡的失而复得对刘备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其他的不说一年以后的伐吴如果东三郡还在,刘备的处境要好得多,或许能避免夷陵之战的惨败。

孟达叛逃的四大诱因:不走不行,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刘备入川之时孟达和法正就已经暗中投靠刘备,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封孟达为宜都太守,宜都是刘备控制下的荆州四郡之一,孟达能出任太守也算颇得刘备信任,而且219年6月孟达为刘备拿下东三郡立下大功,既然如此孟达为何还要叛逃?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孟达叛逃的四大诱因:不走不行,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孟达叛逃的四大诱因:不走不行,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第一个原因:受刘封欺负

拿下东三郡后,刘备赐予孟达鼓吹的荣誉,什么是鼓吹呢?简单点说就是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无上荣耀,将军具有鼓吹仪仗并不多见,一般也就大骠车卫这个级别的重号将军才有此特权,刘备赐予孟达鼓吹很明显就是表彰其功。

孟达叛逃的四大诱因:不走不行,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不过此举却引来刘封的不满,甚至做出抢夺孟达鼓吹之举,《三国志》记载:“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资治通鉴》则说得更明白“封侵凌之”

凭什么自己立下的功劳得到的军功章要分给刘封?这是孟达叛逃的第一个诱因。

孟达叛逃的四大诱因:不走不行,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第二个原因:怕刘备秋后算账

《三国志·刘封传》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219年襄樊之战期间关羽数次要求刘封出兵协助自己作战,刘封本打算出兵却被孟达劝阻,虽然他们两人未出兵接应不是关羽战败的主要原因,但是关羽被杀和荆州丢失的影响实在太大,总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刘封是刘备长子,如果追究责任很可能孟达会因此受到处罚。

孟达叛逃的四大诱因:不走不行,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第三个原因:法正之死

从刘备入主益州之日起,蜀汉就存在荆州派、益州本土派和东州军三大派系之争,法正、董和(蜀汉四相之一董允之父)、孟达等人是东州军的中坚人物,尤其是法正、董和更是如此。

法正是刘备军略上最重要的助手,刘备对他几乎言听计从,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前掌军中郎将董和同诸葛亮一同执掌刘备左将军幕府事务,加上李严、吴懿等人,东州军在这一时期实力相当不弱,而孟达和法正同为扶风郡郿县人,两人是老乡关系莫逆,即使孟达受到刘封欺负,刘备也有可能秋后算账,但有法正在朝中支持自己,孟达其实也不会受到多大惩罚。

不过法正却意外的在220年7月之前去世了,孟达少了一个强力内援,这使得他心里恐惧不安,法正之死是导致孟达叛逃最重要的原因。

孟达叛逃的四大诱因:不走不行,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第四个原因:来自诸葛亮的可能压力

孟达从宜都北上攻下了房陵,当时的房陵太守是蒯祺,结果蒯祺被孟达士兵所杀。蒯祺出自于荆州大族蒯氏,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诸葛亮的大姐夫,没有了法正,孟达担心诸葛亮会对自己不利,这可能也是促使孟达叛逃的诱因之一。

法正死后,孟达面临诸葛亮可能对自己不利、刘封对自己的欺负、刘备秋后算账三大压力,压力一个比一个大不说,关键还没人为他说话,孟达在蜀汉其实已无立足之地,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他已经到了不走不行的地步了,在汉末三国投降常态化的大环境之下,换成你可能也会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