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五次战役有多艰难?傅崇碧捡食物充饥,王近山兵团啃树皮身亡

经过前四次战役的较量,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已经基本摸清了对手的情况,尤其是联合国军方面自认为找到了志愿军的弱点,并打算在下一阶段的作战中扳回局面。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正式打响,志愿军和人民军的总兵力达到60万,看上去多于联合国军的34万,但这只是陆军人数的对比,联合国军的空中力量以及坦克大炮等重武器,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而且志愿军这次战役的主力是新进入朝鲜的第3和19兵团,缺乏与美军作战的经验。再加上第9兵团,兵力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战役,但后勤保障的难度也翻了几番。

我军必须实行战役分割和战术分割相结合,从金化至加平线劈开一个缺口,将敌东西割裂,尔后各个包围歼灭之。

一线部队必须在加平方向打开一个战役缺口,如果有足够部队穿插进去的话,将威胁到整个敌军防线的侧翼。可一线部队因为缺粮而无力发展进攻,等到后勤运上来时,美军机械化部队已经补上了缺口,使志愿军错失了一个极好的战机。

第五次战役有多艰难?傅崇碧捡食物充饥,王近山兵团啃树皮身亡

事实上,敌我近百万大军在朝鲜半岛的腰部展开厮杀,达到空前的兵力密度,想要像第二次战役那样穿插迂回,已经不太容易了。联合国军的防线既没有明显的空档,又有快速机动部队在后方补位,志愿军只能一线平推,打不出像样的歼灭战。

在李奇微的指挥下,联合国军尽管丢失了诸多阵地,但并没有发生混乱。他们凭借机械化优势,每天只后退二、三十公里,与志愿军保持一定的接触,充分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

5月14日,得到休整补充后的志愿军发起第二阶段作战,这一次集中力量打击南韩军,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部进展迅速,有的深入敌军防线纵深一百多公里。

中国有句老话: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志愿军各部经过连续作战,随身携带的粮食和弹药接近耗尽,攻势已经到达了顶点,联合国军也被赶回三八线以南,战役目的基本达到,应该回撤了。

“只要顶住中国军队七天的进攻,就可以趁其粮弹皆尽时发起反攻!”

李奇微大声地告诉自己。

可问题是,李奇微也清楚这一点,这正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美军组成多支配备大量坦克的团、营级特遣队,在空军的掩护下发起了反攻,抢占江河渡口,切断一线部队的退路和补给线,企图成建制地消灭志愿军。

如果志愿军有足够的反坦克武器,这支特遣队就是送上门的菜,遗憾的是没有。特遣队沿着公路快速穿插,进展非常迅速,战局一下子被反转了过来。

第五次战役有多艰难?傅崇碧捡食物充饥,王近山兵团啃树皮身亡

突入敌防线最远的31师91团是久经考验的红军团,没有因为陷入重围而慌张,先是继续向南前进,避开敌人的封锁线,然后再往东绕过敌阻截部队,顺利回到了我军阵地。

180师则没有这样幸运,师长的指挥经验不够丰富,为了掩护四千多伤员转移又在原地多停留了一天,错过了突围的最佳时机。师长误以为被包围,下令全师分散突围,造成数千人被俘,这是志愿军最大一次损失。

与此同时,敌人的特遣队已经逼近铁原,如果这个要点失守,将会有更多的一线部队被困在敌后。彭德怀下令刚好在铁原附近的63军,必须死守15-20天,掩护全军撤退,惨烈的铁原之战于是打响了。

彭德怀的命令是:“就是把六十三军打光,也要再坚守铁原十五至二十天!”

63军来不及构筑坚固的永备工事,只好凭借单薄的野战工事抵御敌人强大的陆空火力。而敌人集中了

4个师的兵力,400辆坦克、1600门大炮,还有大量的飞机助战

,可以说整个战线的压力几乎全都砸在了63军的头上。

第五次战役有多艰难?傅崇碧捡食物充饥,王近山兵团啃树皮身亡

63军的三个师都不满员,全军只有2万多人,大炮更是少得可怜。军长傅崇碧在正面摆开两个师,另一个师当预备队,形成梯次配备,加大防御纵深和韧劲。

傅崇碧没有让一线部队死守阵地,而是充分利用铁原地区山地密布的地形,不断在夜间发起反冲击,消耗敌人兵力,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为了补充一线兵力,63军把军师直属部队和机关全部补充进战斗连队,保证有足够的突击兵力。

美军的炮弹炸弹把山头犁了个遍,似乎不会有活人生存下来,可当美军步兵上来后,迎接他们的总是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当美军终于冲上阵地时,志愿军哪怕只剩下一、两个人,仍然会端起刺刀杀过来,或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即使美军白天占领阵地后,63军的小分队也会在夜间发起反扑,让美军终日提心吊胆。63军的各个阵地还相互支援,有时敌人炮火太猛,守军就撤到相邻阵地,等美军攻上来时再杀回去,始终与美军纠缠在一起,不让美军有突入后方的机会。

第五次战役有多艰难?傅崇碧捡食物充饥,王近山兵团啃树皮身亡

由于后勤部队也在转移中,63军已经断粮好多天了,没有弹药可以从敌人手里缴获,但断粮是真的难受,志愿军战士饿极时,从马粪里面扒已经泡涨的黄豆吃,军长傅崇碧在最困难的时刻,在路边捡黄豆吃。在如此极端条件下,志愿军死战不退,坚决完成任务!

十军军长傅崇碧一天的粮食就是一把从大道上捡来的炒黄豆,王近山兵团大批战士饿得啃树皮草根竟中毒死亡

后来有国民党将领研究铁原之战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63军的防御像一条飞舞的铁链,迫使美军不得不陷入一个接一个攻坚战斗,机械化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如果国民党军队当年也这么打仗,抗战不一定会输给小日本。

63军在铁原阻击美军长达半个多月,圆满完成了彭总交代的任务。绝大部分一线部队已经撤回,并构筑了三道新的防线,美军特遣队终于撞上了铜墙铁壁。

当63军撤下阵地时,全军只剩下数千人还有战斗力,有的团只剩下不足200多人。这是63军成军以来面临的最严酷考验,他们坚持了下来,百炼成钢!

当六十三军完成了彭德怀的任务,终于接令撤下阵地时,许多战士身上只剩下一条裤衩和一支弹仓空空如也的步枪。

面对63军的勇士们,彭德怀心情澎湃,只说了一句:

“祖国感谢你们。”将士们忍不住痛哭起来,牺牲了太多的战友,傅崇碧满面泪水,只对彭德怀说了三个字:“我要兵。”彭德怀毫不迟疑地说:“给你补两万。”

第五次战役有多艰难?傅崇碧捡食物充饥,王近山兵团啃树皮身亡

63军血战铁原的同时,15军也在面对美3师和25师的进攻。整整十天内,15军以伤亡1200人的代价,消灭5700多敌人,还打掉4架敌机,取得全军领先的战损比。

在华川方向,20军的58师以7000兵力阻击2万多美韩军一周时间,同样确保了友邻部队的安全,打破美军围歼我大部队的作战计划,令美军无功而返。

这几场阻击战使整条战线都稳定了下来,志愿军彻底转危为安,美军最后一次获胜的窗口已经被关上,运动战阶段到此结束,朝鲜战争进入了僵持,美军意识到想要取得胜利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停战谈判开始了,双方边打边谈了两年多。

第五次战役有多艰难?傅崇碧捡食物充饥,王近山兵团啃树皮身亡

抗美援朝战役是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战役,一战打出了中国威名,打来了国际地位,打倒了美帝的狼子野心,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

笔者认为大家有必要了解朝鲜战争,了解我们的先辈,汲取他们钢铁般的精神斗志。为此推荐大家阅读《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美国知名政治作家约瑟夫·古尔登的著作。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九十年代发行,初期只

“内部发行”

,二十年后公开发行新增订版本,新增五万字,内容更加更加细致生动,全景式写法,提供了政治、战略、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再现朝鲜战争战役原因、过程、结果和双方在战时的决策以及在战争中涌现的那些战神级的英雄。

古尔登在写《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时,大量引用了1970年代未解密的官方档案以及美国官方重要决策的

“第一手原始情报数据”

,后又经过四年采访大量当事人、知情者所著。书籍内容非常详实,是一本值得阅览的好书,热爱真实的朝鲜战争的朋友值得一看。

); }

朝鲜战争 未曾透露的真相精装典藏版【翘楚书屋】

¥66

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