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汉最特殊的元勋:老妇成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户食邑

西汉最特殊的元勋:老妇成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户食邑

鲁母侯疵

众所周知,西汉王朝是汉高祖刘邦创立的王朝。据历史记载,刘邦称帝后大封功臣,先后把帮助他夺得天下的145人封为侯爵,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功劳大小,对这145位侯爵进行了排序,形成了一份功臣表。

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份功臣表上,竟然有一位女子被封为侯爵,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侯爵。她被称作“鲁母侯疵”, “鲁母侯”是她的封号,“疵”是她的名字。

特殊的侯爵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女性的地位远不如男性,即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可见,在封建社会,女性根本没有资格走上朝堂,去获得爵位或做官,所以这位女侯爵就显得非常特殊。不仅是性别特殊,更让人奇怪的是,这个女人其实只是一个无才无能的普通老太太,对于西汉的建立可以说是寸功未立。

西汉最特殊的元勋:老妇成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户食邑

地位高贵的侯爵

即便这样,刘邦不仅封她为侯,而且还把她在功臣表上的排名放在第7位。她的前面只有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 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六个人,而这六个人都是对西汉政权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著名历史人物。

她的排名仅次于这六个人,可以说她的地位在西汉初年来说是非常高的,甚至都在人们熟悉的西汉名臣陈平、张良之上(功臣表中陈平排第47位、张良排第62位)。因此,人们不禁要问她凭什么被封到这个高位呢?

西汉最特殊的元勋:老妇成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户食邑

因儿子而封侯

其实答案也好理解,因为她有个功劳很大的儿子,叫“奚涓”。

奚涓是一名武将,他的名字在西汉历史上并不响亮。司马迁的《史记》都没有为他立传,只是用一句话概况了他的生平:“以舍人从起沛,至咸阳为郎中,入汉,以将军从定诸侯,侯,四千八百户,功比舞阳侯”。虽然文字不长,但这句话却包含了大量信息。

从这句话可以了解到奚涓的生平:

一、奚涓是刘邦的老乡

奚涓和刘邦都是江苏沛县人。与萧何、曹参、樊哙等人一样,他很可能在刘邦起兵之前就已经与刘邦结交了。最晚,在刘邦起兵占据沛县的时候,他已经是刘邦的属下了。

西汉最特殊的元勋:老妇成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户食邑

二、奚涓是刘邦的亲信

奚涓跟随刘邦的官职,一开始就是“舍人”,也就是刘邦的贴身保镖加秘书。他每天要时时刻刻跟随在刘邦左右,既保护刘邦的安全,又参与刘邦的机密军务,可以说是刘邦最能信任的左膀右臂。

在刘邦的队伍中,能够担当“舍人”职务的除了奚涓,也就樊哙等几个人。可见,奚涓是刘邦的绝对亲信。

三、奚涓跟随刘邦南征北战

奚涓跟随刘邦起兵后,几乎参加了刘邦的各次征战,包括随刘邦攻入咸阳的灭秦之战。在此战中,奚涓还立了大功,被封为“郎中”,大致相当于刘邦的直属亲军的指挥官,职务达到了将领级别。

后来,刘邦与项羽楚汉争霸的时候,奚涓又作为项羽的亲信大将,跟随刘邦南征北战,消灭了很多诸侯的军队。

西汉最特殊的元勋:老妇成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户食邑

四、奚涓的功劳可以与樊哙比肩

舞阳侯樊哙是人们都熟悉的刘邦将领。他跟随刘邦立有大功。据史料记载,樊哙一生跟随刘邦作战,曾先后打败7支军队,攻陷6郡52县。

他亲自斩杀的敌人就接近180人,曾先后俘虏丞相1名、敌将12名、兵士近300人。可以说樊哙是刘邦阵营中军功极大的将领之一。他在刘邦的功臣表中被列在第五位,食邑5400户。

而史记称奚涓的功劳与樊哙差不多,并且奚涓被赐予的食邑是4800户,也与樊哙的赏赐接近。由此可见,奚涓为西汉建国立下的功劳绝对不小。

西汉最特殊的元勋:老妇成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户食邑

奚涓死得早还没子嗣

既是皇帝的亲信爱将,又军功卓著,按理奚涓不应该如此默默无闻,之所以会这样,只因为他死得早。据记载,奚涓在楚汉争霸的末期,在战场上阵亡了。他没有等到西汉建国的那一天。

等到大封功臣,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才发现自己死去的这位好哥们功劳很大,可以排入前十了。按照惯例,他阵亡了,功劳应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但是他没有留下儿子,子嗣断绝了,并且也没有什么兄弟姐妹,只有母亲还健在。

封女侯爵的现实原因

对于这种情况,要封赏他,也只能是封赏他的母亲。而当时是男权社会,大男子主义盛行。女性几乎完全依附男性,从来没有女性封爵的先例。因此,刘邦封奚涓母亲为侯,是要承受一定的世俗压力的,有些人会认为这样不合规矩。

但最后刘邦还是封她为侯了,那刘邦最后到底是想到了什么才下定决心的呢?从当时的情况看,刘邦至少想到了两点:

西汉最特殊的元勋:老妇成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户食邑

一、鼓励臣子对自己忠心

奚涓对刘邦忠心耿耿,是刘邦的绝对亲信,而且为刘邦鞠躬尽瘁,战死沙场,功勋卓著。如果像奚涓这样既忠心又有功的臣子,仅因为他死了,又没有后人能够继承爵位,就使他的封赏少于别人,那未免太不公平了。

如果这样处理的话,以后还有哪些臣子肯为自己效命呢?因此,需要抓住机会表彰臣子的忠诚举动,鼓励臣子对自己忠心,让他们意识到,皇帝在乎他们,他们没有选错人。

二、在天下百姓面前标榜“仁义”,稳定政权

刘邦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不是因为自己才能出众。论出身,论才能,自己远远比不上项羽。而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当上皇帝,完全是因为自己“仁义”,能够仁爱地对待他人,所以才有这么多名臣名将来辅佐自己,成就帝业。

当时,西汉刚刚建立,为了稳定政权,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好感和威望,他有必要继续标榜自己的“仁义”。

西汉最特殊的元勋:老妇成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户食邑

中国第一位女侯爵

考虑到以上情况,在封赏功臣时,刘邦才把奚涓的母亲“疵”破格封为了“鲁母侯”,由她代表奚涓来享受这份军功待遇,其中仅可以享受的食邑财税收入就高达4800户。而且刘邦还通过功臣表使她获得了极高的社会地位,让她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侯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