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漢最特殊的元勳:老婦成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戶食邑

西漢最特殊的元勳:老婦成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戶食邑

魯母侯疵

衆所周知,西漢王朝是漢高祖劉邦創立的王朝。據曆史記載,劉邦稱帝後大封功臣,先後把幫助他奪得天下的145人封為侯爵,同時根據每個人的功勞大小,對這145位侯爵進行了排序,形成了一份功臣表。

令人稱奇的是,在這份功臣表上,竟然有一位女子被封為侯爵,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侯爵。她被稱作“魯母侯疵”, “魯母侯”是她的封号,“疵”是她的名字。

特殊的侯爵

了解中國曆史的人都知道,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典型的男權社會,女性的地位遠不如男性,即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可見,在封建社會,女性根本沒有資格走上朝堂,去獲得爵位或做官,是以這位女侯爵就顯得非常特殊。不僅是性别特殊,更讓人奇怪的是,這個女人其實隻是一個無才無能的普通老太太,對于西漢的建立可以說是寸功未立。

西漢最特殊的元勳:老婦成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戶食邑

地位高貴的侯爵

即便這樣,劉邦不僅封她為侯,而且還把她在功臣表上的排名放在第7位。她的前面隻有酂侯蕭何、平陽侯曹參、宣平侯張敖、 绛侯周勃、舞陽侯樊哙、曲周侯郦商六個人,而這六個人都是對西漢政權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著名曆史人物。

她的排名僅次于這六個人,可以說她的地位在西漢初年來說是非常高的,甚至都在人們熟悉的西漢名臣陳平、張良之上(功臣表中陳平排第47位、張良排第62位)。是以,人們不禁要問她憑什麼被封到這個高位呢?

西漢最特殊的元勳:老婦成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戶食邑

因兒子而封侯

其實答案也好了解,因為她有個功勞很大的兒子,叫“奚涓”。

奚涓是一名武将,他的名字在西漢曆史上并不響亮。司馬遷的《史記》都沒有為他立傳,隻是用一句話概況了他的生平:“以舍人從起沛,至鹹陽為郎中,入漢,以将軍從定諸侯,侯,四千八百戶,功比舞陽侯”。雖然文字不長,但這句話卻包含了大量資訊。

從這句話可以了解到奚涓的生平:

一、奚涓是劉邦的老鄉

奚涓和劉邦都是江蘇沛縣人。與蕭何、曹參、樊哙等人一樣,他很可能在劉邦起兵之前就已經與劉邦結交了。最晚,在劉邦起兵占據沛縣的時候,他已經是劉邦的屬下了。

西漢最特殊的元勳:老婦成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戶食邑

二、奚涓是劉邦的親信

奚涓跟随劉邦的官職,一開始就是“舍人”,也就是劉邦的貼身保镖加秘書。他每天要時時刻刻跟随在劉邦左右,既保護劉邦的安全,又參與劉邦的機密軍務,可以說是劉邦最能信任的左膀右臂。

在劉邦的隊伍中,能夠擔當“舍人”職務的除了奚涓,也就樊哙等幾個人。可見,奚涓是劉邦的絕對親信。

三、奚涓跟随劉邦南征北戰

奚涓跟随劉邦起兵後,幾乎參加了劉邦的各次征戰,包括随劉邦攻入鹹陽的滅秦之戰。在此戰中,奚涓還立了大功,被封為“郎中”,大緻相當于劉邦的直屬親軍的指揮官,職務達到了将領級别。

後來,劉邦與項羽楚漢争霸的時候,奚涓又作為項羽的親信大将,跟随劉邦南征北戰,消滅了很多諸侯的軍隊。

西漢最特殊的元勳:老婦成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戶食邑

四、奚涓的功勞可以與樊哙比肩

舞陽侯樊哙是人們都熟悉的劉邦将領。他跟随劉邦立有大功。據史料記載,樊哙一生跟随劉邦作戰,曾先後打敗7支軍隊,攻陷6郡52縣。

他親自斬殺的敵人就接近180人,曾先後俘虜丞相1名、敵将12名、兵士近300人。可以說樊哙是劉邦陣營中軍功極大的将領之一。他在劉邦的功臣表中被列在第五位,食邑5400戶。

而史記稱奚涓的功勞與樊哙差不多,并且奚涓被賜予的食邑是4800戶,也與樊哙的賞賜接近。由此可見,奚涓為西漢建國立下的功勞絕對不小。

西漢最特殊的元勳:老婦成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戶食邑

奚涓死得早還沒子嗣

既是皇帝的親信愛将,又軍功卓著,按理奚涓不應該如此默默無聞,之是以會這樣,隻因為他死得早。據記載,奚涓在楚漢争霸的末期,在戰場上陣亡了。他沒有等到西漢建國的那一天。

等到大封功臣,論功行賞的時候,劉邦才發現自己死去的這位好哥們功勞很大,可以排入前十了。按照慣例,他陣亡了,功勞應該由他的兒子來繼承,但是他沒有留下兒子,子嗣斷絕了,并且也沒有什麼兄弟姐妹,隻有母親還健在。

封女侯爵的現實原因

對于這種情況,要封賞他,也隻能是封賞他的母親。而當時是男權社會,大男子主義盛行。女性幾乎完全依附男性,從來沒有女性封爵的先例。是以,劉邦封奚涓母親為侯,是要承受一定的世俗壓力的,有些人會認為這樣不合規矩。

但最後劉邦還是封她為侯了,那劉邦最後到底是想到了什麼才下定決心的呢?從當時的情況看,劉邦至少想到了兩點:

西漢最特殊的元勳:老婦成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戶食邑

一、鼓勵臣子對自己忠心

奚涓對劉邦忠心耿耿,是劉邦的絕對親信,而且為劉邦鞠躬盡瘁,戰死沙場,功勳卓著。如果像奚涓這樣既忠心又有功的臣子,僅因為他死了,又沒有後人能夠繼承爵位,就使他的封賞少于别人,那未免太不公平了。

如果這樣處理的話,以後還有哪些臣子肯為自己效命呢?是以,需要抓住機會表彰臣子的忠誠舉動,鼓勵臣子對自己忠心,讓他們意識到,皇帝在乎他們,他們沒有選錯人。

二、在天下百姓面前标榜“仁義”,穩定政權

劉邦很清楚自己之是以能夠成功,不是因為自己才能出衆。論出身,論才能,自己遠遠比不上項羽。而自己之是以能夠戰勝項羽當上皇帝,完全是因為自己“仁義”,能夠仁愛地對待他人,是以才有這麼多名臣名将來輔佐自己,成就帝業。

當時,西漢剛剛建立,為了穩定政權,進一步提升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好感和威望,他有必要繼續标榜自己的“仁義”。

西漢最特殊的元勳:老婦成為第七功臣,坐享四千多戶食邑

中國第一位女侯爵

考慮到以上情況,在封賞功臣時,劉邦才把奚涓的母親“疵”破格封為了“魯母侯”,由她代表奚涓來享受這份軍功待遇,其中僅可以享受的食邑财稅收入就高達4800戶。而且劉邦還通過功臣表使她獲得了極高的社會地位,讓她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侯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