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侵华耗时长达14年,为什么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作战士气。日军率兵向东南亚国家发动进攻,并迅速获得战争成果,占领了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和缅甸等国。日军横扫整个东南亚后,把侵略目标转向了印度,打算切断中印公路,堵住盟军对中国的战略物资救援,以尽快实现占领全中国。

于是日军指挥官牟田口廉也准备从缅甸进入印度阿萨姆邦,计划攻占英帕尔,实现作战目的。

日本侵华耗时长达14年,为什么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

攻打印度的日军和被俘虏的人

攻打一次就放弃的战役

1944年3月,牟田口廉也集结9万多士兵向英帕尔进军,还狂妄表示日军已经天下无敌,占领印度指日可待,但牟田口廉也后来被严重打脸了。由于通往英帕尔的道路是大片丛林,运输弹药和粮食的卡车根本无法通过,牟田口廉也便想出了用活牛活羊拖着补给物质上路的办法。没想到的是,牟田口廉也觉得天衣无缝的行军办法却早就引起了英印军队的注意。

日本侵华耗时长达14年,为什么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

牟田口廉

因为活牛活羊没有经过驯养,不会像士兵那样听从命令,所以在行军途中不断发出声响,英印军队由此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了日军的行动,并派出轰炸机对其进行了空袭。

日军在遭受轰炸后,活牛活羊受到惊吓四处逃窜,补给物资锐减,与英印军队战斗后,弹药粮食越发不足。更令日军感到糟糕的是,他们在战斗过程中遇上了连日大雨,缺粮少弹的日军,被流感霍乱等疾病所折磨。

日本侵华耗时长达14年,为什么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

被击倒的日军骡马

没有作战物资补给,挨饿受寒的日军早已意志溃散,战斗力消耗殆尽。牟田口廉也意识到了攻占英帕尔的计划无法顺利进行,于是下令撤退。撤退途中,很多饱受疾病和饥饿折磨的日军纷纷倒下,逃跑沿途是各种被日军丢下的武器弹药以及尸体,最终以惨败收场。不禁有人会好奇,日本侵华耗时长达14年,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其实原因很简单。

日本侵华耗时长达14年,为什么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

印度战场上的日军和伤亡惨重

放弃再进攻原因

首先,日军在进攻印度前,将大量兵力投入了中国和太平洋战场,持久的战争让日军损耗颇多,已经无法再分出多余的兵力继续扩大战场。并且日军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后,中国人民抗日情绪高昂,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建立抗日根据地。日军占领一块区域后,不得不派出兵力驻守镇压不断涌现的抗日势力,导致日军兵力调遣难度大。

日本侵华耗时长达14年,为什么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

日本在进攻印度之前,将大量兵力投入在了中国和太平洋战场上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又抽调了大量士兵投入太平洋战场,不断扩大战争让日本兵力被严重削减。日本在进攻英帕尔后,损失严重,其他战场的兵力又不能随意抽调,既然兵源不足,再次进攻印度只会更加不利。况且持久作战已让日军精疲力竭,战斗实力大不如前,再加上没有充足的武器弹药和食物补给,日本也不愿意冒这个险。

日本侵华耗时长达14年,为什么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

太平洋战场旧照

其次,当初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占领东南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丰富的石油作战资源以支持继续在中国的侵略战争,既然已经将东南亚国家收入囊中,攻占印度就显得不那么急切了。如果抽调兵力攻打印度,中国战场就会变得不容乐观。毕竟日本最初的目的还是占领全中国,而发动太平洋战争,占领东亚国家,都是为继续维持在中国的战争而作出的计划。

日本侵华耗时长达14年,为什么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

太平洋战场一角

最后,当时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如果日本再度侵略印度,英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日本在第一次攻打英帕尔时就见识到了英印军队的实力,初次尝试已经丢盔弃甲,不准备充分再次贸然动手,无疑还是惨败的局面。

而且当时日本已经和中美两国站在了对立面,如果再进攻印度,日本将会面临中美英三国更多的压力,处境会更加艰难。基于这些考虑,日本也就没有产生再攻打印度的想法。

日本侵华耗时长达14年,为什么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

二战时期的日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