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张幼仪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1928年的冬天是一个寒冷的严冬,而在中国大地上,又尤以上海的冬天冷得尤其异常。张幼仪已经很久没有再看过诗了,要不是店里的刚来的小年轻非拿着一本《新月》凑到张幼仪眼前,张幼仪根本看不到这首诗,也不会想起那段凄苦的往事:

才子花嫁

张幼仪出生于1900年的苏州,从小就得到了父母兄长的多方关爱。张家是当地有名的权贵,她的四哥张嘉璈在后来还当了浙江都督的秘书,因此张家的家境一直是比较富庶的,张幼仪也因此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生活。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1912年,清廷垮台之后,已经接受了好些年封建传统教育的张幼仪,被哥哥们送到了新式女子学校当中读书,张幼仪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有那么多女孩儿,她们个个如同精灵一样活泼可爱,眼中满是快活的神采,而安静、内敛乃至有些怯懦的张幼仪在其中显得颇有些格格不入。

1915年时,张嘉璈在学校当中巡视时,发现了一名才华横溢的学生,正是徐志摩,两人交流之后,张嘉璈对他十分欣赏,一问才知徐志摩年方18,还未婚配,于是张嘉璈就动起了撮合妹妹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心思。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当张嘉璈找到徐志摩父亲徐申如,并且开始提及此事时,徐申如心中十分开心。虽然当时徐家已经是江南富商,但在这种动乱年代没有些政治背景,终究生意是做不长久的。而张家在整个浙江的政治势力都相当庞大,徐申如自然是欣然答应。

因此,在张幼仪与徐志摩两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就成为了一对夫妻。还没有结业的张幼仪因此辍学,以15岁的年纪成为了徐家的少奶奶。而这,就是张幼仪前半生悲剧的开始。

摒弃他国

徐志摩极其讨厌封建旧制和包办婚姻,但也对抗不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只能将矛头对准张幼仪。1918年,18岁的张幼仪为徐家生下了儿子徐积锴之后,徐志摩也算是完成了给徐家传宗接代的任务,没多久就跑到国外读书去了。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张幼仪只好独守闺中,帮着徐志摩照顾一大家子。她不辞辛劳,任劳任怨地帮着徐志摩料理家事,希望能够以此感动徐志摩。结果换来的,却是徐志摩两年的音信全无。

1920年,她的二哥张君劢看不下去了,一纸书信就寄去了英国。听闻此事之后的徐申如也十分气愤,非要徐志摩把张幼仪接过去。碍于张家和徐家两方的逼迫,徐志摩不得不将张幼仪接到了身边。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可夫妻团聚并非总是快乐的。徐志摩依然对张幼仪不闻不问,每天都把张幼仪丢在一边。此时的徐志摩已经与林徽因结识,并且深深地爱上了林徽因。从此,林徽因成为了新思想新女性的象征,而张幼仪成为了旧制度旧思想的载体,而饱受封建家庭压迫的徐志摩会如何选择,自然不用多说了。

没多久之后,徐志摩就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此时张幼仪已经又怀孕了,当他向徐志摩说起时,徐志摩的第一反应是要她打掉。张幼仪听闻此话,也对徐志摩彻底死心了,便断然答应了徐志摩的离婚请求。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只是身为母亲,张幼仪却始终不愿打掉这个孩子,1922年年初,张幼仪一生下孩子之后,便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之后,张幼仪就带着孩子去投奔了当时正在法国的二哥张君劢,之后又跟着他去了德国,开始了她新的人生。

精彩人生

徐志摩的抛弃让张幼仪心中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最靠得住的只有自己。于是到达德国之后,张幼仪开始拼命学习德语,并且进入到裴斯塔洛奇学院学习。1925年,次子因腹膜炎夭折之后,张幼仪一度心痛至死,但她却坚强地挺了过去,以凤凰涅槃之姿,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信、美丽的女子,抛掉了当年唯唯诺诺、委曲求全的那个张幼仪。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1926年,学有所成的张幼仪回到了上海,之后又去北京读了会儿书。可惜没多久之后,她又收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因此回到了上海为母亲送葬。孝期过后,张幼仪就进入了东吴大学教书,之后又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

此时,她的八弟张禹九刚好跟徐志摩等四人开了一家名为“云裳”的服装公司,在张禹九的邀请下,虽然明知徐志摩也参与其中,但张幼仪早已强大到不会为往事心伤,欣然出任了此公司的总经理。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此时已经是1928年,上海的冬天显得颇有些清冷。当员工将《新月》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放到张幼仪眼前时,张幼仪读着这浪漫的诗句,心中却没有丝毫伤痛,只是觉得有些讽刺:

作为为徐志摩付出最多的女人,张幼仪得到的却只有冷落与伤害,徐志摩的浪漫与温柔,永远是别人的,先是林徽因,后是陆小曼,在徐志摩的爱情里,从来没有她张幼仪的名字。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但一切都无所谓了,此时的张幼仪已经足够强大,不是以前为了他人的背叛就会哭鼻子的小女孩儿了。她现在眼中只有自己和家人,只有自己的儿子。

幸福晚年

张幼仪的自信和强大,在后来也吸引到了一个叫做苏纪之的医生。苏纪之不怎么浪漫,但是足够踏实,而且足够爱她。于是,在1953年时,张幼仪与苏纪之登上了婚姻的殿堂。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1972年,苏纪之医生病故之后,张幼仪便去到了美国,不想待在故地触景生悲了。1988年,张幼仪在美国病逝,享年88岁。而在她的墓碑上,刻上了大大的“苏张幼仪”四个字,只是要告诉世人,她不是徐志摩的前妻,除了苏纪之之外,即使是徐志摩不配让她冠姓,而这,也是张幼仪最后的申辩,和对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张幼仪与徐志摩的悲剧开始,其源头其实是封建旧制和包办婚姻。但当时的徐志摩显然并不成熟,他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打破封建家庭的枷锁,于是把枪头调转至同样无辜的张幼仪身上,对着张幼仪疯狂开火,残忍地杀死了那个温柔、恬静、天真的张幼仪。

1988年张幼仪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对前夫徐志摩最后的惩罚

可他从来没有想过,被他深深伤害的张幼仪,其实也是这段婚姻关系中的牺牲品,是包办婚姻和封建旧制中的羔羊。好在张幼仪的内里其实有着相当的坚韧,在后来还是成为了一名自信大方的新女性,可她的这种改变,怎么看来,也像是当时整个时代的悲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