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愚(1894-1942)名岳,字南愚,仙女镇人。
一提到吴南愚,我们都知道他自幼习诗画金石,成就非凡,最终成为一名微雕大家,其《红楼十二钗》,《桃花源记》,《八仙贺寿》等作品享誉全国乃至世界,人称其为“大雅文章寿玺石,布衣名家动公卿”。

其实,在致力于微雕艺术创作的同时,他还潜心于集邮收藏,是民国早期杰出的集邮家。
廿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吴南愚随其父吴仲蓉闯荡北京,在北平西单绒线胡同62号开办缥湘艺术社时,结识了当时著名的集邮家,甲戌邮票会副会长赵善长先生,两人很快成为挚友。在赵的带动下,吴南愚也对集邮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涉足集邮收藏。
当时中国有三大集邮组织:中华集邮会,新光集邮会和甲戌邮票会。甲戌邮票会于1934年5月成立于郑州。吴南愚开始集邮后,积极性很高。他注意收集收藏了晚清及民国时期大量珍贵邮票,诸如:试印样票,变体票,实寄封,首航封等,先后藏有珍贵邮品500余件。在赵善长的推荐下,吴南愚成了甲戌邮票会北平通讯处负责人。
1937年6月5日-7日,甲戌邮票会在开封举办第一届邮展,共展出十四名会员的藏品六十八框。吴南愚作为北平参展代表,展出了自己的100件藏品。其中,红印花加盖一分二十方连,内六枚变体票,宋字倒盖票,清票无水印,长头长尾漏齿票,光复纪念试印票,京奉航样票,都是极其珍贵而窂见,获得第二奖。另外引人注目的是李相均,阎东魁送展的两部中国土地革命时期苏区邮票专集,其中有湘赣边省赤色邮票,赣西南赤色邮票和苏维埃共和国邮票以及十五件实寄封,属首次公展,引起轰动,获第四奖。
为纪念这次邮展成功,还于1937年7月1日出版了《甲戌邮刋》4卷7期。该期邮刋上刊登了吴南愚的“汴游日记”,记述了他以邮会友的过程实录以及邮展的盛况。期间,他还为每位参展的邮友赠送了由他刻制的印章一方。
可惜的是,未几,发生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寇铁蹄很快踏进北京城,他多年收藏的心血毁于一旦。伤心之余,他于当年8月12日离京,回到家乡仙女庙。不久,仙女庙沦陷,他家住宅又遭洗劫,毕生心血荡然无存!吴南愚终因心力交瘁,不久抑郁病逝。
他的好友,集邮事业的引路人赵善长,专程发来挽联:
缔文京国,欢聚南都,金石定平生,忍展诸孤传讣告;
艺术超群,集邮先觉,汴梁忆嘉令,空教良友结愁思。(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