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人类社会仿佛陷入一个怪圈之中。

人类社会数千年的进化演变,从森林中走出,于荒漠之中、草原之中立足,在平原里繁衍壮大,顺手完成对大自然的彻底改造。千百年来,可能唯一不曾改变的只有人性,对财富的贪婪,对享乐的追求,这种天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让人类社会在一个怪圈之中打转,始终不曾突破。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历史谁不会简单重复,却总是在某些关键字节点押着相同的韵脚,身处历史迷雾之中尚且不知觉,一旦走完一段历史,蓦然回首之时,方才惊觉,历史总是如此相似!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前几日,在写一篇关于茶叶战争的文章,其中就涉及到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的背后看不见的是茶叶市场份额争夺战,若是将这个时间线向前推一推,1840年鸦片战争,1773年北美波士顿倾茶事件爆发,美利坚合众国拉开建国序幕,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隐形联系。

若是鸦片战争前夕满清王朝的政局与如今的美国形势相比较,蓦然发现,两者之间竟是如此相似,历史仿佛又在重演,只不过故事的主角从满清王朝换成了美利坚帝国!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鸦片战争前,满清政府依靠丝绸茶叶汲取全球财富,成就了白银帝国的名号,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一场鸦片战争揭开真面目,庞大的帝国表面繁荣之下是虚弱不堪的内心。

而今的美国,手握美元这个全球硬通货,趴在世界人民背上吸血,全球经济最强国,政治上挥舞着长臂管辖的大棒,神挡杀神,军事上美军基地遍布全球,航母五代机称霸世界,一切都看起来那样的坚不可摧,强大无匹!

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美国如今强大的模样,其内在是否也如同鸦片战争前的清政府一样虚弱呢?美国,是否真的只是一个大号的清王朝?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本文算是前一篇茶叶战争的引申文,管中窥豹,很多时候一个大帝国的崩溃往往来源于最初那些不起眼的小事!我是青衫弹史,本文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 茶叶战争文章链接:茶叶战争:罪与恶,赏与罚,茶叶背后的政治太复杂

全文一共3200余字,共分为3个小节:

第一节:丝茶与白银

第二节:美元与财富

第三节:大清与美国

01 丝茶与白银

1799年,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一桩惊天大案震惊清王朝官场内外。

乾隆皇帝最为宠幸的臣子、领班军机大臣和珅在乾隆皇帝刚刚病逝、尸骨未凉之际,惨遭赐死抄家之祸,是什么原因让在位的嘉庆皇帝如此迫不及待的要处死和珅呢?从和珅抄家的结果,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丝答案,从和珅家中抄出白银八亿两巨资,相当于清王朝近10年的税收总额,如此巨额财富如何不让府库告急的嘉庆皇帝迫不及待呢?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古代白银产量其实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和珅如此巨量的白银从何而来?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答案藏在与和珅关联极深的广州十三行上,清王朝虽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却还是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窗口与世界沟通,这个窗口设在广州,由官府承办,垄断了中国与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大洋洲的所有贸易,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甚至是刚刚建国的美国人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只为求得一船中国产的商品带回国内,赚取巨额财富。

那时候的满清政府人在家中坐,财富海上来,中国货才是当时世界的硬通货。这其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产品有丝绸、瓷器以及海量的茶叶!这种现象早在明朝中后期便已出现,西班牙、葡萄牙的冒险家们抱着必死之心探索新大陆的时候,中国人坐在家中,轻松用丝绸瓷器茶叶三大产品将葡萄牙、西班牙血淋淋掠夺而来的财富转为清清白白的雪花银,大量白银的流入冲击之中,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明王朝财政彻底崩溃,中央无银,唯有加税,冲突加剧之下的明帝国走入灭亡的不归路。

清承明制,清朝时期这一趋势不仅没有缩小,反有扩大之势,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境内,清王朝也凭借着丝绸瓷器茶叶等贸易成就了白银帝国的称号,巅峰时期,清王朝光是税收就有8000万两白银,高居世界第一,清朝的GDP占据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比之如今的美国不遑多让!

时间来到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庚子鼠年,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

这一年,距离乾隆逝世不过41年,和珅倒台、的惊天大案仿佛就在昨日。这一年距离清王朝血腥镇压白莲教起义也不过36年的时间。康雍乾盛世的光环似乎并未远去,清帝国的威严笼罩下四海仍旧歌舞升平,朝廷上肉食者舞照跳,该贪的手绝不手软。

外人眼中的清朝似乎很富有,也很强大!没人能够想到,这种盛世景象,如同皇帝的新衣一般,一戳就破,一战即溃!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02 美元与财富

1944年7月1日,在44个国家代表的签字确认下,世界银行的前身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这个签字地点位于美国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镇,因此新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在战后国际上的霸主地位由此确立。

曾经的世界中心欧洲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沦为一片废墟,隔岸观火的美国不仅没有受到多少波及,还在战争过程中大发战争财。战后美国为了扶持一个能够对抗苏联的前哨阵地,推行马歇尔计划,大量的经济援助进入欧洲,美国货成为硬通货,美元也得以取代英镑的金融地位,美国从上一届世界霸主英国手中接过交接棒,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霸主。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最初美元尚且需要等量的黄金提供信用保证,可是随着美国在朝鲜战场、特别是越南战场上接连失利,大量的黄金投入其中不见回报,美国财政危机显露。精明的法国人带头搞起了美元挤兑风潮,不堪其扰的美国直接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第一次信任危机爆发。

然而,美国很快就找到了除黄金之外更好的替代品,石油!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石油也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大到国防工业,小到衣食住行,石油无处不在,谁能掌握石油,谁便能在现代社会掌握话语权。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于是美元从世界货币跃升成为人类货币,不论身在地球何处,美元总是人类社会的硬通货,可以买到任何想买的东西,当然前提是你得有钱!

美国上层也过上了清朝权贵们的舒服日子,人在家中坐,财富滚滚来,双手不必沾染鲜血与泥垢,不必冒着生死顶着滔天巨浪搞黑奴贸易赚点黑心钱,也不必费劲巴拉的开血汗工厂压榨工人赚点辛苦钱,清朝权贵们只需要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瓷器与茶叶即可,美国人则更简单开足马力印点美元即可。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03 大清与美国

179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为乾隆庆祝80大寿为名来访中国,新兴之国造访当时世界的霸主之国(注:至少经济上勉强可称霸主),看到的是什么?

一个老大帝国的日暮之景,全无一个少年国家的半分朝气!满目山河尽苍凉,放眼所见皆贫寒,落花风雨更伤春!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清王朝雇用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 摘录自《饥饿的盛世》一书·序

底层百姓生活得如此困苦,可是此时清王朝的贵族们在干什么?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其铺张浪费的奢靡享受,超乎今人的想象,为讨得乾隆欢心,富商们可以一夜之间用盐建造一座白塔。乾隆皇帝玩到了看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也深刻印在了地方权贵心上,却把苦难丢给了他的子民,可是这些又有谁管呢?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而今的美国真的很像鸦片战争前夕的大清王朝,富人与权贵声色犬马,纵情享乐;穷人和平民水深火热,生死挣扎。失业率陡增,中产陷落,游行与暴力齐飞,流浪汉与贫民窟一色,真美丽的美利坚风景!

我在之前的作品,发达国家陷阱一文就详细地阐述了国家空心化、贫富差距、傲慢,发达国家陷阱的三大外在表现,大清帝国、大英帝国都曾经深陷其中,结果一个给自己完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个把自己的霸权玩丢了,失去昔日的荣光后,退去繁华盛世的表象,内在的不过是一个日薄西山的老大帝国!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04 终章

历史呈现螺旋式前进,人类社会数千年的进化演变,很多时候前后一对比,蓦然回首间,仿佛往事重现,只不过故事的主角从满清王朝换成了美利坚帝国!我大清在亡国百余年之后,我竟在美国身上看见其亡魂,细思极恐,毛骨悚然!

读懂了鸦片战争前夕的清王朝,或许就明白了同是老大帝国的美利坚,如今为何是如此的焦躁,外人尚且无法感受到这种日暮西山、美人迟暮的苍凉感,身在局中的人却是心有所感。

美国确定霸主地位的过程之中,也确立了美元的霸权,美元与美国相辅相生,此生彼兴,此灭彼亡。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1776年7月4日,美国宣告独立建国,如今已然过去了245年,美利坚也从一个初生的少年之国步入老大帝国行列,暮气缠绕在帝国的里里外外。伴随着美国的崛起,美元从一文不值一跃成为人人争抢的全球硬通货,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美元依靠着美国霸主地位不断深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美国也依靠美元轻松收割全球财富,正如鸦片战争前夕的我大清一样。

道分阴阳,阴盛则阳衰,盛极必败,美元从1945年走上霸权之路,75年时间过去后,也已步入暮年,美元的霸权还能支撑多久?失去美元霸权的美国霸权又是否会陷入我大清在鸦片战争前夕的困境,一切尤为可知,可是透过历史,我们又仿佛早已看到了结局!

本文由青衫弹史原创,全文3900字,感谢您的阅读,未得允许,不得转载,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荣幸~

老大帝国的宿命:美国是否陷入我大清的困境?

点赞收藏、关注赞赏,鞠躬感谢!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 张宏杰 《饥饿的盛世》

2.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马修·阿伦《美国陷阱》

3.加尔通《美帝国的崩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