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军退守长江,红色特工潜入侍从室,蒋氏叹:断送我半壁江山

作者:明月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解放军同蒋军的实力对比颠倒了过来,我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此时的蒋氏却不甘失败,仍旧抱着固守长江,划江而治的美梦,将大量蒋军残余部队集结于长江南岸,试图打造一条“钢铁防线”,阻止我军渡江战役的实施。

蒋军退守长江,红色特工潜入侍从室,蒋氏叹:断送我半壁江山

作者:明月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解放军同蒋军的实力对比颠倒了过来,我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此时的蒋氏却不甘失败,仍旧抱着固守长江,划江而治的美梦,将大量蒋军残余部队集结于长江南岸,试图打造一条“钢铁防线”,阻止我军渡江战役的实施。

但令蒋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条防线还没完全打造完成,便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渡江战役刚开始便有整整六万精锐部队失去了战斗力,不是发生了哗变一哄而散,便是直接跑到对面解放军的队伍中起义了,蒋氏苦心孤诣打造的这条“钢铁防线”也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事后,当策划这次起义行动人员的名单送到蒋氏面前后,气得其直接骂人,大呼被背叛。原来,策划这次行动的不是别人,正是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的少将高参——段伯宇与段仲宇两兄弟。一直以来,蒋氏对于这两兄弟都是推心置腹,十分信任,一路提拔他们成为了侍从室高官,所以可想而知,这两兄弟的“背叛”,对于蒋氏来说打击有多大。

蒋军退守长江,红色特工潜入侍从室,蒋氏叹:断送我半壁江山

作者:明月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解放军同蒋军的实力对比颠倒了过来,我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此时的蒋氏却不甘失败,仍旧抱着固守长江,划江而治的美梦,将大量蒋军残余部队集结于长江南岸,试图打造一条“钢铁防线”,阻止我军渡江战役的实施。

但令蒋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条防线还没完全打造完成,便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渡江战役刚开始便有整整六万精锐部队失去了战斗力,不是发生了哗变一哄而散,便是直接跑到对面解放军的队伍中起义了,蒋氏苦心孤诣打造的这条“钢铁防线”也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事后,当策划这次起义行动人员的名单送到蒋氏面前后,气得其直接骂人,大呼被背叛。原来,策划这次行动的不是别人,正是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的少将高参——段伯宇与段仲宇两兄弟。一直以来,蒋氏对于这两兄弟都是推心置腹,十分信任,一路提拔他们成为了侍从室高官,所以可想而知,这两兄弟的“背叛”,对于蒋氏来说打击有多大。

其实段氏兄弟二人还真没有“背叛”蒋氏,因为从一开始他们便是我方的地下工作者,一开始只是想要打入蒋军内部获取一些情报,谁都没想到的是,两人竟然一不小心混到了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成为了蒋氏最信任的几员“干将”之一。

段氏兄弟出身将门,父亲段云峰曾经是蒋氏在保定武备学堂的同窗,毕业后段云峰又到了保定军校做教官,诸如白崇禧、陈诚、顾祝同等等后来的蒋军高官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但段氏兄弟从军校毕业后却从来没有利用父亲的影响和人脉谋取仕途,特别是老二段仲宇,毕业后很快被调到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因为作战勇猛机智被上级推荐给了蒋氏,蒋氏后来看了段仲宇的资料后才知道他原来是昔日同窗的儿子,再加上段仲宇外貌出众,就读军校的时候成绩也十分优异,顿时让蒋氏起了爱才之心,直接将其调到了自己身边担任亲随。

蒋军退守长江,红色特工潜入侍从室,蒋氏叹:断送我半壁江山

作者:明月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解放军同蒋军的实力对比颠倒了过来,我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此时的蒋氏却不甘失败,仍旧抱着固守长江,划江而治的美梦,将大量蒋军残余部队集结于长江南岸,试图打造一条“钢铁防线”,阻止我军渡江战役的实施。

但令蒋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条防线还没完全打造完成,便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渡江战役刚开始便有整整六万精锐部队失去了战斗力,不是发生了哗变一哄而散,便是直接跑到对面解放军的队伍中起义了,蒋氏苦心孤诣打造的这条“钢铁防线”也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事后,当策划这次起义行动人员的名单送到蒋氏面前后,气得其直接骂人,大呼被背叛。原来,策划这次行动的不是别人,正是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的少将高参——段伯宇与段仲宇两兄弟。一直以来,蒋氏对于这两兄弟都是推心置腹,十分信任,一路提拔他们成为了侍从室高官,所以可想而知,这两兄弟的“背叛”,对于蒋氏来说打击有多大。

其实段氏兄弟二人还真没有“背叛”蒋氏,因为从一开始他们便是我方的地下工作者,一开始只是想要打入蒋军内部获取一些情报,谁都没想到的是,两人竟然一不小心混到了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成为了蒋氏最信任的几员“干将”之一。

段氏兄弟出身将门,父亲段云峰曾经是蒋氏在保定武备学堂的同窗,毕业后段云峰又到了保定军校做教官,诸如白崇禧、陈诚、顾祝同等等后来的蒋军高官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但段氏兄弟从军校毕业后却从来没有利用父亲的影响和人脉谋取仕途,特别是老二段仲宇,毕业后很快被调到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因为作战勇猛机智被上级推荐给了蒋氏,蒋氏后来看了段仲宇的资料后才知道他原来是昔日同窗的儿子,再加上段仲宇外貌出众,就读军校的时候成绩也十分优异,顿时让蒋氏起了爱才之心,直接将其调到了自己身边担任亲随。

不要以为亲随这个职位只是伺候保护人的,对于蒋氏来说,只有非常信任的人才会调到自己身边,而这常常也是那人将被重用的预兆。果不其然,在成为蒋氏亲随后没多久,段仲宇就进入了蒋氏的侍从室,成为了蒋氏心腹中的心腹,真可谓是位高权重。

说到这个侍从室,可能还有很多读者不是很了解。这是蒋氏设置的一个办事机构,直接按照蒋氏的意志行事,是一个凌驾于蒋氏集团各部门之上,统管军事、政务、人事大权的重要机构,就连一贯飞扬跋扈的军统头头戴笠在侍从室人员面前也是只能低声下气的拍马屁、贿赂,想尽各种方法都无法加入,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宣判了戴笠的“死刑”,一个并不被蒋氏信任却掌握军统大权的人,如何能有好下场?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蒋氏将段仲宇安排进侍从室,是一个多大的信任。

蒋军退守长江,红色特工潜入侍从室,蒋氏叹:断送我半壁江山

作者:明月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解放军同蒋军的实力对比颠倒了过来,我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此时的蒋氏却不甘失败,仍旧抱着固守长江,划江而治的美梦,将大量蒋军残余部队集结于长江南岸,试图打造一条“钢铁防线”,阻止我军渡江战役的实施。

但令蒋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条防线还没完全打造完成,便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渡江战役刚开始便有整整六万精锐部队失去了战斗力,不是发生了哗变一哄而散,便是直接跑到对面解放军的队伍中起义了,蒋氏苦心孤诣打造的这条“钢铁防线”也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事后,当策划这次起义行动人员的名单送到蒋氏面前后,气得其直接骂人,大呼被背叛。原来,策划这次行动的不是别人,正是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的少将高参——段伯宇与段仲宇两兄弟。一直以来,蒋氏对于这两兄弟都是推心置腹,十分信任,一路提拔他们成为了侍从室高官,所以可想而知,这两兄弟的“背叛”,对于蒋氏来说打击有多大。

其实段氏兄弟二人还真没有“背叛”蒋氏,因为从一开始他们便是我方的地下工作者,一开始只是想要打入蒋军内部获取一些情报,谁都没想到的是,两人竟然一不小心混到了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成为了蒋氏最信任的几员“干将”之一。

段氏兄弟出身将门,父亲段云峰曾经是蒋氏在保定武备学堂的同窗,毕业后段云峰又到了保定军校做教官,诸如白崇禧、陈诚、顾祝同等等后来的蒋军高官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但段氏兄弟从军校毕业后却从来没有利用父亲的影响和人脉谋取仕途,特别是老二段仲宇,毕业后很快被调到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因为作战勇猛机智被上级推荐给了蒋氏,蒋氏后来看了段仲宇的资料后才知道他原来是昔日同窗的儿子,再加上段仲宇外貌出众,就读军校的时候成绩也十分优异,顿时让蒋氏起了爱才之心,直接将其调到了自己身边担任亲随。

不要以为亲随这个职位只是伺候保护人的,对于蒋氏来说,只有非常信任的人才会调到自己身边,而这常常也是那人将被重用的预兆。果不其然,在成为蒋氏亲随后没多久,段仲宇就进入了蒋氏的侍从室,成为了蒋氏心腹中的心腹,真可谓是位高权重。

说到这个侍从室,可能还有很多读者不是很了解。这是蒋氏设置的一个办事机构,直接按照蒋氏的意志行事,是一个凌驾于蒋氏集团各部门之上,统管军事、政务、人事大权的重要机构,就连一贯飞扬跋扈的军统头头戴笠在侍从室人员面前也是只能低声下气的拍马屁、贿赂,想尽各种方法都无法加入,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宣判了戴笠的“死刑”,一个并不被蒋氏信任却掌握军统大权的人,如何能有好下场?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蒋氏将段仲宇安排进侍从室,是一个多大的信任。

【段仲宇】

几乎与此同时,已经成为我军地下工作者的段仲宇大哥段伯宇奉组织命令开始打入蒋氏内部,想要让其留在蒋氏内部获取更多的情报和进行其他地下活动。

一次两兄弟在一起喝酒聊天,段伯宇意外知道段仲宇已经成为了蒋氏身边的红人,并且即将被派到美国学习进修,刚好可以通过内部推荐的方式将自己的位置留给大哥。

这可真是一困了就有人递枕头,就这样,段伯宇直接打入了蒋氏最核心的部门之中,段仲宇看到大哥激动的神情还以为他是因为即将身居高位而开心,浑然不知大哥的心中其实另有打算。

而段伯宇优秀扎实的军事能力也很快受到了蒋氏的青睐,一进侍从室就被授予了上校的军衔,成为了侍从室内的一名高参,用一句平步青云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顺利进入蒋氏核心的段伯宇很快展开了地下工作,第一次出手就挽救了一支起义到我军的蒋军部队。

当时,几乎所有的机密电文都要经过侍从室检查后才能送交给蒋氏,有一次段伯宇收到了一封求援电报,段伯宇看了后发现,原来是有一支起义部队被蒋军发现,正在请求支援围攻这支起义部队。

段伯宇随即机智的以新七天为借口将这封电报扣留了一天的时间,第二天起义部队便进入了安全区,逃过了一次灭顶之灾。

蒋军退守长江,红色特工潜入侍从室,蒋氏叹:断送我半壁江山

作者:明月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解放军同蒋军的实力对比颠倒了过来,我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此时的蒋氏却不甘失败,仍旧抱着固守长江,划江而治的美梦,将大量蒋军残余部队集结于长江南岸,试图打造一条“钢铁防线”,阻止我军渡江战役的实施。

但令蒋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条防线还没完全打造完成,便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渡江战役刚开始便有整整六万精锐部队失去了战斗力,不是发生了哗变一哄而散,便是直接跑到对面解放军的队伍中起义了,蒋氏苦心孤诣打造的这条“钢铁防线”也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事后,当策划这次起义行动人员的名单送到蒋氏面前后,气得其直接骂人,大呼被背叛。原来,策划这次行动的不是别人,正是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的少将高参——段伯宇与段仲宇两兄弟。一直以来,蒋氏对于这两兄弟都是推心置腹,十分信任,一路提拔他们成为了侍从室高官,所以可想而知,这两兄弟的“背叛”,对于蒋氏来说打击有多大。

其实段氏兄弟二人还真没有“背叛”蒋氏,因为从一开始他们便是我方的地下工作者,一开始只是想要打入蒋军内部获取一些情报,谁都没想到的是,两人竟然一不小心混到了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成为了蒋氏最信任的几员“干将”之一。

段氏兄弟出身将门,父亲段云峰曾经是蒋氏在保定武备学堂的同窗,毕业后段云峰又到了保定军校做教官,诸如白崇禧、陈诚、顾祝同等等后来的蒋军高官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但段氏兄弟从军校毕业后却从来没有利用父亲的影响和人脉谋取仕途,特别是老二段仲宇,毕业后很快被调到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因为作战勇猛机智被上级推荐给了蒋氏,蒋氏后来看了段仲宇的资料后才知道他原来是昔日同窗的儿子,再加上段仲宇外貌出众,就读军校的时候成绩也十分优异,顿时让蒋氏起了爱才之心,直接将其调到了自己身边担任亲随。

不要以为亲随这个职位只是伺候保护人的,对于蒋氏来说,只有非常信任的人才会调到自己身边,而这常常也是那人将被重用的预兆。果不其然,在成为蒋氏亲随后没多久,段仲宇就进入了蒋氏的侍从室,成为了蒋氏心腹中的心腹,真可谓是位高权重。

说到这个侍从室,可能还有很多读者不是很了解。这是蒋氏设置的一个办事机构,直接按照蒋氏的意志行事,是一个凌驾于蒋氏集团各部门之上,统管军事、政务、人事大权的重要机构,就连一贯飞扬跋扈的军统头头戴笠在侍从室人员面前也是只能低声下气的拍马屁、贿赂,想尽各种方法都无法加入,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宣判了戴笠的“死刑”,一个并不被蒋氏信任却掌握军统大权的人,如何能有好下场?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蒋氏将段仲宇安排进侍从室,是一个多大的信任。

【段仲宇】

几乎与此同时,已经成为我军地下工作者的段仲宇大哥段伯宇奉组织命令开始打入蒋氏内部,想要让其留在蒋氏内部获取更多的情报和进行其他地下活动。

一次两兄弟在一起喝酒聊天,段伯宇意外知道段仲宇已经成为了蒋氏身边的红人,并且即将被派到美国学习进修,刚好可以通过内部推荐的方式将自己的位置留给大哥。

这可真是一困了就有人递枕头,就这样,段伯宇直接打入了蒋氏最核心的部门之中,段仲宇看到大哥激动的神情还以为他是因为即将身居高位而开心,浑然不知大哥的心中其实另有打算。

而段伯宇优秀扎实的军事能力也很快受到了蒋氏的青睐,一进侍从室就被授予了上校的军衔,成为了侍从室内的一名高参,用一句平步青云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顺利进入蒋氏核心的段伯宇很快展开了地下工作,第一次出手就挽救了一支起义到我军的蒋军部队。

当时,几乎所有的机密电文都要经过侍从室检查后才能送交给蒋氏,有一次段伯宇收到了一封求援电报,段伯宇看了后发现,原来是有一支起义部队被蒋军发现,正在请求支援围攻这支起义部队。

段伯宇随即机智的以新七天为借口将这封电报扣留了一天的时间,第二天起义部队便进入了安全区,逃过了一次灭顶之灾。

不过段伯宇真正的大手笔还是在渡江战役的时候,当时在一次宴会中,段伯宇发现自己昔日的同学——经国的亲信贾亦斌,伞兵部队参谋刘农畯等人都混得不错,有些人手中甚至还掌控着不少军力,要是能够让这些人起义,那将减少多少我军战士伤亡?

恰好此时,段仲宇也结束了在美国的进修时间,回到了国内成为了上海港口司令部副司令,当得知大哥解放军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和策反计划后,早就对蒋氏倒行逆施和腐败作风十分不满的段仲宇果断表示支持,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手中军权同大哥一道,在渡江战役发起前成功策反了蒋军六万多人,严重打乱了蒋氏长江防线的防御部署,极大地推动了全国解放事业的进程,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

蒋军退守长江,红色特工潜入侍从室,蒋氏叹:断送我半壁江山

作者:明月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解放军同蒋军的实力对比颠倒了过来,我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此时的蒋氏却不甘失败,仍旧抱着固守长江,划江而治的美梦,将大量蒋军残余部队集结于长江南岸,试图打造一条“钢铁防线”,阻止我军渡江战役的实施。

但令蒋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条防线还没完全打造完成,便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渡江战役刚开始便有整整六万精锐部队失去了战斗力,不是发生了哗变一哄而散,便是直接跑到对面解放军的队伍中起义了,蒋氏苦心孤诣打造的这条“钢铁防线”也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事后,当策划这次起义行动人员的名单送到蒋氏面前后,气得其直接骂人,大呼被背叛。原来,策划这次行动的不是别人,正是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的少将高参——段伯宇与段仲宇两兄弟。一直以来,蒋氏对于这两兄弟都是推心置腹,十分信任,一路提拔他们成为了侍从室高官,所以可想而知,这两兄弟的“背叛”,对于蒋氏来说打击有多大。

其实段氏兄弟二人还真没有“背叛”蒋氏,因为从一开始他们便是我方的地下工作者,一开始只是想要打入蒋军内部获取一些情报,谁都没想到的是,两人竟然一不小心混到了蒋氏最为重视的总裁侍从室,成为了蒋氏最信任的几员“干将”之一。

段氏兄弟出身将门,父亲段云峰曾经是蒋氏在保定武备学堂的同窗,毕业后段云峰又到了保定军校做教官,诸如白崇禧、陈诚、顾祝同等等后来的蒋军高官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但段氏兄弟从军校毕业后却从来没有利用父亲的影响和人脉谋取仕途,特别是老二段仲宇,毕业后很快被调到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因为作战勇猛机智被上级推荐给了蒋氏,蒋氏后来看了段仲宇的资料后才知道他原来是昔日同窗的儿子,再加上段仲宇外貌出众,就读军校的时候成绩也十分优异,顿时让蒋氏起了爱才之心,直接将其调到了自己身边担任亲随。

不要以为亲随这个职位只是伺候保护人的,对于蒋氏来说,只有非常信任的人才会调到自己身边,而这常常也是那人将被重用的预兆。果不其然,在成为蒋氏亲随后没多久,段仲宇就进入了蒋氏的侍从室,成为了蒋氏心腹中的心腹,真可谓是位高权重。

说到这个侍从室,可能还有很多读者不是很了解。这是蒋氏设置的一个办事机构,直接按照蒋氏的意志行事,是一个凌驾于蒋氏集团各部门之上,统管军事、政务、人事大权的重要机构,就连一贯飞扬跋扈的军统头头戴笠在侍从室人员面前也是只能低声下气的拍马屁、贿赂,想尽各种方法都无法加入,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宣判了戴笠的“死刑”,一个并不被蒋氏信任却掌握军统大权的人,如何能有好下场?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蒋氏将段仲宇安排进侍从室,是一个多大的信任。

【段仲宇】

几乎与此同时,已经成为我军地下工作者的段仲宇大哥段伯宇奉组织命令开始打入蒋氏内部,想要让其留在蒋氏内部获取更多的情报和进行其他地下活动。

一次两兄弟在一起喝酒聊天,段伯宇意外知道段仲宇已经成为了蒋氏身边的红人,并且即将被派到美国学习进修,刚好可以通过内部推荐的方式将自己的位置留给大哥。

这可真是一困了就有人递枕头,就这样,段伯宇直接打入了蒋氏最核心的部门之中,段仲宇看到大哥激动的神情还以为他是因为即将身居高位而开心,浑然不知大哥的心中其实另有打算。

而段伯宇优秀扎实的军事能力也很快受到了蒋氏的青睐,一进侍从室就被授予了上校的军衔,成为了侍从室内的一名高参,用一句平步青云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顺利进入蒋氏核心的段伯宇很快展开了地下工作,第一次出手就挽救了一支起义到我军的蒋军部队。

当时,几乎所有的机密电文都要经过侍从室检查后才能送交给蒋氏,有一次段伯宇收到了一封求援电报,段伯宇看了后发现,原来是有一支起义部队被蒋军发现,正在请求支援围攻这支起义部队。

段伯宇随即机智的以新七天为借口将这封电报扣留了一天的时间,第二天起义部队便进入了安全区,逃过了一次灭顶之灾。

不过段伯宇真正的大手笔还是在渡江战役的时候,当时在一次宴会中,段伯宇发现自己昔日的同学——经国的亲信贾亦斌,伞兵部队参谋刘农畯等人都混得不错,有些人手中甚至还掌控着不少军力,要是能够让这些人起义,那将减少多少我军战士伤亡?

恰好此时,段仲宇也结束了在美国的进修时间,回到了国内成为了上海港口司令部副司令,当得知大哥解放军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和策反计划后,早就对蒋氏倒行逆施和腐败作风十分不满的段仲宇果断表示支持,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手中军权同大哥一道,在渡江战役发起前成功策反了蒋军六万多人,严重打乱了蒋氏长江防线的防御部署,极大地推动了全国解放事业的进程,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

这也难怪事后蒋氏知道此事后会情绪激动,甚至直接大骂段氏两兄弟毁了他的半壁江山!但其实,蒋氏划江而治的美梦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实现,只是段仲宇和段伯宇两位英雄的努力让这个注定结局来得更早了一些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