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罗斯出土汉字石碑,请我国专家帮忙翻译,石碑内容令双方尴尬

众所周知,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历朝历代的版图一直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不仅是先人探索世界的证明,还体现了他们征服世界的伟大愿望,“大一统”三个字一直隐藏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然而,晚清统治者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随着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署,土地就这么被割让了出去,要知道,那可是祖先用鲜血和生命打回来的,而这些人的行为,无疑是在挑战中国人的底线。

俄罗斯出土汉字石碑,请我国专家帮忙翻译,石碑内容令双方尴尬

不过,相对于割地求和,满清的贡献也不容忽视,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势必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自汉代开始,边疆战乱就没有停止过,当时汉武帝北击匈奴,封禅泰山,风头一时无二,但与此同时,他也耗尽了大半国力,为日后的分崩离析埋下了隐患。到了唐朝,突厥、契丹、高昌、奚族、高丽、百济等外敌层出不穷,大宋也是一样,契丹、女真甚至都能长驱直入,而一直隐忍不发的蒙古,则成了最大赢家。

俄罗斯出土汉字石碑,请我国专家帮忙翻译,石碑内容令双方尴尬

后来,朱元璋成功逆袭,他再次实现了汉人的大一统,不过遗憾的是,边疆战乱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疆域也十分有限。然而,经过大清“康雍乾”三任皇帝的努力,却把北方最大的隐患消除了,而年羹尧、鄂尔泰、左宗棠等人更是把边疆打理得井井有条。就这样,清朝极盛时,领土已经达到了1310万平方公里,即使在清末割地求和之前,也维持在1130万平方公里左右,比起前几个朝代(除了元朝),清朝已经做到了极致。

俄罗斯出土汉字石碑,请我国专家帮忙翻译,石碑内容令双方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大清开疆扩土之时,北方却诞生了一个新的威胁——沙俄。沙俄觊觎我国东北地区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自清朝建国开始,沙俄就已经入侵了黑龙江流域,康熙上位之后,沙俄已经视黑龙江流域为己地。于是,一场极为漫长的反击战打响了,清廷在极北苦寒之地扩建了一条后勤路线,把几千名士兵、火炮以及粮食都运了过去,一展捍卫领土的决心。

俄罗斯出土汉字石碑,请我国专家帮忙翻译,石碑内容令双方尴尬

实际上,沙俄也只是试探罢了,毕竟从明朝开始,两个国家就已经建交了,当时明神宗还在国书上如此写道:“尔为大国君主,朕亦为大国皇帝也……尔若进贡珍品,朕亦以优质绸缎赏赐尔等……”后来,清朝的顺治皇帝也回了沙俄一封国书:“尔所进贡物,朕已收纳,为此特加恩赏。”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清廷与沙俄的关系还不错,可惜的是,边境摩擦却不是能轻易解决的。最后,随着《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 等多个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库页岛也被分走了。

俄罗斯出土汉字石碑,请我国专家帮忙翻译,石碑内容令双方尴尬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库页岛上发现了一块石碑,由于上面所写乃是汉字,所以俄方便邀请中国专家前去翻译。然而,翻译过来的文字却令双方颇为尴尬,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乾隆皇帝写的一副对联: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孙曾予一人。乾隆认为自己武功繁盛,不仅平定了所有边疆地区的叛乱,使国家的版图达到最大,还把社会经济推向了顶峰,天下人都要为他歌功颂德。

俄罗斯出土汉字石碑,请我国专家帮忙翻译,石碑内容令双方尴尬

对于乾隆这样的想法,双方都觉得十分尴尬,因为乾隆也不过是享受了祖辈打下了的基础罢了,他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而且他七下江南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表面繁荣罢了。此外,这块在库页岛出土的石碑也说明了问题,若大清真那么强势的话,库页岛又怎么会落入他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