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月笙离开上海时,对门徒说:回老家去,此人不信,仅三日就暴毙

民国时期,上海是一座大都市,无数的势力交织在一起。在这一时期,上海出现极其怪异的景象,即黑帮当道。诸如杜月笙等人借着与列强和警察的关系,在上海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

杜月笙离开上海时,对门徒说:回老家去,此人不信,仅三日就暴毙

在三位黑帮老大当中,杜月笙时常被人谈起,而这应该归功于他重情重义的个性。杜月笙颇有一种亦正亦邪的江湖风宗师风范,对于人民们来说,杜月笙实在谈不上是一位好人,他欺行霸市,强征保护费,即使是许多富商都被他用阴险的手段除掉,而且他有许多手下,这些人经营着赌博、鸦片乃至色情等地下行业,为祸一方。

不过对于黑道上的人来说,杜月笙又是令人敬重的,待自己的前辈,杜月笙谦卑恭敬,对自己的属下,杜月笙重情重义,而这也是许多人忠心跟着他混的缘故。

杜月笙离开上海时,对门徒说:回老家去,此人不信,仅三日就暴毙

杜月笙对门徒优待是极为出名的,他对外人脾气不太好,不过对门徒以及普通人反而不是很暴戾。杜月笙出身贫苦,年轻时曾卖过水果,有许多人都称呼他为“水果月笙”,然而他却丝毫不介意。杜月笙的手下曾给他一个水果,杜月笙拿过水果刀熟练地将皮削掉,随后将苹果给了这位手下,还开玩笑说自己的削皮手艺可是一绝。

杜月笙离开上海时,对门徒说:回老家去,此人不信,仅三日就暴毙

这样的老大,自然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当时的上海,跟着杜月笙混,总是没错的。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比如一位叫做徐也夫的年轻人,就拼了命地想进入杜月笙门下。杜月笙的门徒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徐也夫托了许多关系,让杜月笙的手下帮他说好话。在其他人的推荐下,杜月笙见了徐也夫,他觉得徐也夫伶俐有余,但只是有些小聪明,不能成大事,于是不想收他。

不过推荐徐也夫的人不少,杜月笙看到徐也夫如此诚心以及关系的份上,勉强同意徐也夫进入自己门下。

杜月笙离开上海时,对门徒说:回老家去,此人不信,仅三日就暴毙

杜月笙的看人眼光极准,这位徐也夫的确只有一些小聪明,在进入杜月笙门下以后,他颇为得意,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在上海闯出一番大事业。杜月笙不是很喜欢徐也夫,不过毕竟是自己的门徒,所以杜月笙倒也没有亏待他,让他经营一些赌场事宜。可是这样徐也夫还是不满意,他觉得以自己的才能,经营赌场实在是大材小用,徐也夫的胃口很大,他想当警察局局长。

杜月笙在上海的势力的确不小,但警察局局长也不是他想让谁当谁就能当的,更何况以徐也夫的能力,杜月笙不能推荐他去当局长,这岂不是丢自己的脸。不过徐也夫的央求让杜月笙很是无奈,他最终劝说徐也夫,给了他一个科长的职位。

杜月笙离开上海时,对门徒说:回老家去,此人不信,仅三日就暴毙

然而科长的位置还没有坐热,日本人就侵占了上海,上海的地下势力顿时被洗牌。杜月笙带着亲人离开上海,在临走前,他招来许多门徒,让他们回到家乡,不要再回到上海,否则必死,而这其中就有徐也夫。起初徐也夫听从杜月笙建议,逃离上海,回到家乡。然而在家乡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徐也夫觉得老家实在是贫瘠,远不如繁华的上海,而且远离上海,自己还如何建立功业?

杜月笙离开上海时,对门徒说:回老家去,此人不信,仅三日就暴毙

于是徐也夫背离杜月笙的嘱托,私自回到上海。可是就在三天以后,徐也夫就被暗杀,死相凄惨,连替他收尸的人都没有。身为老大的杜月笙都不敢待在上海,徐也夫却觉得杜月笙老迈胆小,而不知自己本事大小,最终跑到上海,断送自己性命,实在是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