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放战争中,悍将黄百韬死磕粟裕,12多万人殒命碾庄

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有430多万,仅仅过了三年半,蒋介石就带着60万军队败退台湾,而在解放战争期间被解放军真正消灭的国军只有170多万,也就是说有将近260万的国军被俘、起义、投诚,这批国军占了国民党总兵力的40%左右,可见蒋介石的统治下有多么不得人心。

其实和解放军作战的很多都是抗日时期的名将,他们在和日寇作战的时候都是凶猛异常,但是他们从内心拒绝打内战,比如卫立煌、王耀武、彭杰如、张鹤龄等人。他们有人是碍于蒋介石的军令,有的干脆称病不出,更有甚者因为牙疼请了病假回到后方治疗,从此以后牙疼病再也没好,直到49年解放。

内战战端一开,蒋介石人心丧尽,加之在国军之中,蒋介石又是任人唯亲,对黄埔系出身的“嫡系”和非黄埔的“杂牌军”搞起双标,使得很多军队的士兵和军官十分不满,有时对蒋介石的军令也是阳奉阴违,作战出工不出力。

解放战争中,悍将黄百韬死磕粟裕,12多万人殒命碾庄

当解放军取得辽沈战役胜利,部队气势如虹挥军入关以后,国军的气势开始日渐衰落,很多部队在遇到解放军的部队时,往往是不顾一切得向解放军靠拢,两军对阵后全体投降。短短几个月就有几十万国军以这种方式,带着老蒋的美械装备走进了解放军的战俘营,其中一小部分回家务农,而大部分则加入了解放军的战斗序列。

气的蒋介石大骂“娘西匹”,然而就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依然有国军将领始终对他忠心耿耿,“领袖厚我、唯死而已”,他就是在碾庄战役中与粟裕大战了17天的黄百韬。

黄百韬1900年出生在天津,祖籍广东梅县。年幼时学习成绩优秀的黄百韬有一颗报国之志,机缘巧合之下,当上了军阀刘纯的传令兵。刘纯见他年纪轻轻,但办事稳健,认真且灵性十足,心中甚是喜爱,便做主将一个家中婢女柳碧云嫁给了年轻的黄百韬。

就是因为有了这一层关系,黄百韬才能进入李纯创办的金陵军官教导团学习,从一名传令兵成为一名军官。

解放战争中,悍将黄百韬死磕粟裕,12多万人殒命碾庄

1920年刘纯突然去世,时任连长的黄百韬投到了张宗昌门下。在张宗昌手下的黄百韬也算得上官运亨通,从连长一直升到了旅长的职务。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张学良掌握了奉系军队的指挥权,张学良并不信任张宗昌,先是要求张宗昌的五万人马原地驻扎,无军令不得调动,随后又派了两支奉系军队在后方随时准备夹击张宗昌部。

同年9月,张宗昌的五万人马被北伐军白崇禧部团团包围,张宗昌丢下军队,一人仓皇出逃东渡日本。白崇禧轻轻松松地把张宗昌的五万人马收入囊中,至此黄百韬便加入了国民党军的战斗序列。

蒋介石此人生性多疑,就连黄埔系出身的军官他都不信任,更何况是一名外来的将领呢?所以蒋介石并不给黄百韬委以重任,前期只是让他去学习,后期才把他分配到顾祝同那里任参谋一职。

黄百韬也知道蒋介石对他并不信任,但是黄百韬并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更加认真地完成参谋工作,想得到蒋介石的信任。

解放战争中,悍将黄百韬死磕粟裕,12多万人殒命碾庄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黄百韬任第6战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制定了多个针对日军的作战计划,每个计划都直击日军的要点,除此之外他还亲自上阵指挥战斗,也表现出不俗的指挥素养,并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大大提升了国军将士的士气。

黄百韬知道只有不遗余力地完成蒋介石交代的任务,才能得到他的信任。所以在皖南事变发生的前后他积极地为顾祝同出谋划策,顾祝同认为人才难得,便积极向蒋介石推荐黄百韬。

1943年黄百韬终于结束了参谋生涯,调任25军担任军长。这支25军可谓是真正的杂牌军,队伍中有东北军、有川军、有奉系军阀的老兵油子,居然还有税警,这些御敌无方、扰民有术的兵痞,除了上战场当炮灰那是一无是处。

黄百韬到任后强调军纪,从严治军,令出必行并杀一儆百。同时黄百韬身先士卒,与士兵同吃同睡,一起训练,一起出操,以身作则,并针对自身的弱点开始专项训练,不出几个月,25军脱胎换骨,从一支战五渣的部队,变成了一支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悍的部队。

解放战争中,悍将黄百韬死磕粟裕,12多万人殒命碾庄

1946年内战爆发以后,很多国民党将领都不愿意打内战,而黄百韬依旧选择无条件忠于蒋介石。1946年黄百韬任整编25师师长,这支25师配备的是全套的美械装备,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1947年黄百韬奉命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同年5月孟良崮战役中整编74师被华东野战军团团包围,蒋介石电令不惜一切代价救出张灵甫。

黄百韬知道张灵甫在蒋介石心中的分量,黄百韬率25师拼命向孟良崮挺进驰援,虽然张灵甫属于黄百韬的下属,但是张灵甫仗着受蒋介石器重,常常对“杂牌军”出身的黄百韬表现出不屑,但是黄百韬依旧抱着对蒋介石的耿耿忠心,不计较部队损失代价与华野打援部队浴血拼杀,但是最终华野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全歼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痛不欲生要将救援不力的将领严惩不贷,虽然黄百韬已经奋力拼杀,但是由于没能突破华野的阻击阵地,也被蒋介石大大的申斥,好在顾祝同为黄百韬说了不少好话才免予处分。这也让黄百韬意识到对蒋介石命令的完成度,和蒋介石对自己信任度是成正比的。

解放战争中,悍将黄百韬死磕粟裕,12多万人殒命碾庄

1948年豫东战役,粟裕率领华野包围了区寿年兵团,并时刻威胁到邱清泉兵团的安全,蒋介石电令正在赶往兖州路上的黄百韬的25师,掉头救援区寿年兵团。

又是一道救援的命令,黄百韬不敢怠慢火速驰援,虽然区寿年乐极生悲被华野活捉,但是疲惫的华野也被黄百韬兵团缠上,再加之邱清泉兵团已经迂回到华野背后,粟裕率领的华野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放弃了俘虏和辎重,在被合围之前撤出了战斗。

蒋介石听到这一消息大喜过望,当即加封了黄百韬官职,任命他为第七兵团司令,并亲自授予他青天白日勋章一枚。作为一个“杂牌军”出身的将领能够执掌一个兵团,黄百韬感激涕零,并表示蒋介石如此恩情,只能以死报国。

虽然蒋介石任命了黄百韬为第七兵团司令,但是一向多疑的他对黄百韬依旧是不信任。当黄百韬先后向他推荐自己的部下唐云山和顾弘扬接替自己原25军(25师扩编而来)军长位置的时候,蒋介石都没有批准,而是将黄埔系出身的陈士章调任25军军长。

之后又把100军加入第七兵团的战斗系列,这100军的军长也是黄埔系出身的周志道。此人仗着自己是黄埔出身一向嚣张跋扈,他的100军也是全美械装备的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和第七兵团的其他部队相比有鹤立鸡群之感,正因为如此周志道常常不听黄百韬的调遣,这也为以后碾庄兵败留下了伏笔。

解放战争中,悍将黄百韬死磕粟裕,12多万人殒命碾庄

正所谓“树大招风”,当黄百韬升任第七兵团司令之时,就引来了邱清泉的不满,豫东战役,粟裕是在邱清泉兵团和黄百韬的25师夹击下才撤退的,现在却把所有的功劳全都加在了黄百韬一人的身上,自己什么功劳都没得着,这让邱清泉十分的不爽,自己作为黄埔系居然被一个“杂牌军”压了自己一头,自此邱清泉就开始暗暗记恨黄百韬。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黄百韬急于向蒋介石表忠心,率领第七兵团为先锋一路突进,粟裕观察到第七兵团的动向,分析出黄百韬急于求胜的心态,粟裕利用这种心态,采取了诱敌深入的办法,将第七兵团分割数段,将黄百韬包围在碾庄一线。

原本黄百韬想且战且退,逐步跳出包围圈。64军军长刘镇湘成为了黄百韬的猪队友,刘镇湘是广东客家人,此人生性固执,不懂变通,又是个死硬派认定的就一定坚持,谁说都没用。黄百韬兵团撤至碾庄后,认为此地为平原地区,气势平坦不适合防御作战。而刘镇湘认为这样被华野追着打有失军人的风度,决定在碾庄与共军决一死战,任凭黄百韬如何解释也都说不动这个老顽固,为了部队的稳定,黄百韬接受了刘镇湘的意见,开始在碾庄修建阵地、碉堡,准备在此一决胜负。

解放战争中,悍将黄百韬死磕粟裕,12多万人殒命碾庄

11月日,华野向被重重包围的黄百韬兵团发起了总攻。部队分四个方向向碾庄的黄百韬司令部发起进攻。由华野4纵为主力从北方发动进攻,没想到遭到了在此防御的第25军的顽强抵抗,25军凭借建立的立体防御工事,从高处、平地和半地下进行射击,使得4纵的伤亡巨大,推进速度也十分地缓慢,经过了8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以3000人伤亡为代价,才突破了25军地防御阵地。

为了避免重大的伤亡,粟裕命令部队利用土工作业的方法,用挖堑壕的方式向敌人靠近,缩短进攻的距离。由于碾庄内部地势狭窄,重武器无法展开,发挥不出作用,黄百韬面对被逐渐蚕食的阵地也无可奈何,只得不断打电话求救。

解放战争中,悍将黄百韬死磕粟裕,12多万人殒命碾庄

然而邱清泉为了之前的事按兵不动,坐看黄百韬被歼灭。22日经过15日的激战,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全歼,在最后时刻黄百韬没有忘记他对蒋介石的承诺,怀着满腔的悲愤,为了他的愚忠举枪自杀。就在黄百韬自杀的时候,被蒋介石派来的陈士章和周志道则突围后回到了蒋介石的身边。

碾庄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解放军面对的是一支前所未见的国民党军队,意志坚定,战斗力强悍。华野以60000人伤亡的代价,歼敌65000人,战损率几乎是1:1。

战后粟裕也曾说道:“黄百韬是一员难得的悍将,如果一对一作战,谁胜谁负都很难讲。”

黄百韬虽然是国民党的将领,致死也不投降,但是作为军人那种勇于牺牲的精神彰显出对信仰的一种坚持,只可叹他一直没能走到正路上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