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整74师被歼,黄百韬知错就改,反而加速走上和张灵甫一样的绝路

1947年5月,国民党整74师在孟良崮被华野围歼,3万精锐全部覆灭,师长张灵甫战败自杀。

国军各路救援不力的将领获悉张灵甫的死讯,目瞪口呆。

为了摆脱救援不力的罪名,汤恩伯、李天霞、黄百韬等各路大将立即寻找各种说辞。

整74师被歼,黄百韬知错就改,反而加速走上和张灵甫一样的绝路

其中,黄百韬的说辞最为巧妙。在蒋介石亲自召开的军事检讨会议上,他说:

“我遵令与张(灵甫)联络,无线电很难联络上。有一次联络上了,我问他现在的情况,他说得很简单,我要他把后方让给我师,这样纵然与临沂的联络被切断,我们还可以利用费县的后方联络点(费县住有我师一个旅部和一个团),74、25两个师靠在一起,就可以顶得住打。他说,他占领孟良崮山头,阵形已成定局,不能争了,势必继续打下去。我有一次通知他。74师不能靠近我,我改变计划,决心靠近74师。于是我亲率4个团,增援孟良崮。我打到界碑以东,伤亡千人,但是时机已晚,他已经牺牲了。我只得停顿,急谋自救。这是事情的经过。”

最后,他对蒋介石说:“总裁调查,若我指挥不当,坐视不救,或是战斗经过不实,请总裁将我绳之以法。我别无可说,听候命令。”

整74师被歼,黄百韬知错就改,反而加速走上和张灵甫一样的绝路

结果,他说完后,蒋介石就说:“汤恩伯不在场,他为什么在作战紧急的关头更换指挥呢?黄师关心友军,能临危救援,还算是好的……”

“黄师”就是黄百韬的整25师。

黄百韬一听,心中的一块重石才放了下来。他后来对身边的人说:“看会议开始时的情形,真是险哪!”

黄百韬虽然惊险过关,但是,他在孟良崮战役中救援不出力的实际作为,还是引起黄埔系将领们的不满。对此,黄百韬也是心知肚明。于是,在接下来的山东战事中,他为了将功补过,格外积极,就像当初张灵甫那样,一作战就拼起老命来。

整74师被歼,黄百韬知错就改,反而加速走上和张灵甫一样的绝路

他在山东战场上反倒继承张灵甫的衣钵,很快赢得了蒋介石的欢心。一年之后,黄百韬升任第七兵团司令。在豫东战役中,他又开创了国军兵团司令坐着坦克带头打冲锋的先例。战役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可是,他不知自己这么做,正一步步步着张灵甫的后尘,走上死路。

1948年10月,淮海战役打响。刚当上兵团司令的黄百韬因为充当急先锋,被解放军看上,结果布下重兵,在碾庄一带将他包围。黄百韬10万人马被挤压在一块狭长的地区,怎么也打不出来,也只能像当初张灵甫在孟良崮一样苦苦待援,随后,他也是得到蒋介石“党国安危在此一战”的勉励,也收到了援军(邱清泉兵团)正在奋勇挺进的安慰,以及杯水车薪的空投。

解放军的包围圈却越缩越小。

孟良崮上的那一幕,又在碾庄一一重演,只是这次的主角,换上了黄百韬。

整74师被歼,黄百韬知错就改,反而加速走上和张灵甫一样的绝路

挺到最后,黄百韬的老上司顾祝同亲自飞临碾庄上空,用步话机告诉黄百韬:援军受阻,要他考虑突围向援军靠拢。黄百韬放下话筒,长叹一声,终于明白:援军完全没有指望了!对此,他恨恨地对部下说:

“反正是个完,突围做什么?这狼狈样子给邱清泉看着快意吗?(黄、邱二人芥蒂很深),不如在此地一个换一个打下去,最后不过一死!也好叫黄埔同学看看,也好鼓励他们以后不要再勾心斗角,只图私利。”

此时此刻的黄百韬,悲愤的心境与孟良崮的张灵甫何其相似!

11月22日,第七兵团全军覆灭,绝望之中的黄百韬也步张灵甫的后尘,举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扣动扳机,自杀身亡。

在短短一年多点的时间内,国民党军两大王牌军悍将张灵甫和黄百韬先后战败自杀,震惊中外。黄百韬毙命后,南京有知情人说:“黄百韬的悲剧,就在于‘知错就改’,太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