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支部队屡遭磨难,为何总能绝处逢生?一个意外之人一语破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支新四军在奔赴前线抗日的路上屡遭磨难,却总是在艰难时刻化解危机、绝处逢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语破的者让人很意外,竟是国民党一位县长。

1938年初,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六连在刘永生、陈茂辉(后来均成为开国少将)率领下,从福建龙岩出发,奔赴前线准备抗击日寇。不过,国民党顽固派却在他们行进途中重重设卡、刻意刁难,历尽千辛万苦之后,部队终于进入浙江地界,午后三时左右到达江山县城,准备在这里转乘火车,沿浙赣线继续东进。

然而,国民党江山县党政机关,却借口没有接到本省的命令不给新四军拨车皮,也不发粮饷。

几天过后,新四军指战员的生活发生了困难,吃了上顿愁下顿了。几位刚刚参军的华侨青年,对国民党的无端刁难忿恨不已,慷慨解囊,将身上所有的零用钱捐献出来。

这支部队屡遭磨难,为何总能绝处逢生?一个意外之人一语破的

部队依靠自己内部的经济,在江山苦度春秋。为了迅速扭转这个局面,刘永生、陈茂辉给新四军南昌办事处摇了长途电话,向李克农(后成为开国上将)汇报了这里的情况,听取了他的指示。

当夜李克农就派人来到江山,送来了伙食费,并留在江山协助他们交涉火车。

这时,与新四军同行的一批新闻记者也完成了采访任务,要回单位报到了。尽管经济情况十分困难,新四军还是尽最大努力组织了一次招待会,而且给每位新闻记者赠送了一双绣有“抗日救国”四个大字的鞋子。

记者们非常感动,那个“中央社”记者,捧着布鞋对新四军干部说:“同行一段路,胜读十年书,对我的教育太深刻了!”

一路上,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激起了这些记者的不满,都说这次采访到了真正的“新闻”。

这支部队屡遭磨难,为何总能绝处逢生?一个意外之人一语破的

两个法国女记者说:“你们的军队,留给我们的印象太好了!中国有你们这样的军队,抗战一定能够胜利。”她们还表示,要把这一路上的见闻,写成通讯,告诉法兰西人民。

看看一时半时拨不下车来,新四军部队便抓紧时间开展宣传工作。不过几天,街上到处飘扬着号召救亡的歌声、张贴着宣传抗日的标语,数不尽的青年纷纷要求参加新四军,到处是一片朝气勃勃的大好景象。

这些,又把国民党老爷们吓坏了,一个保安团长居然警告陈茂辉,说什么“军队在地方上不能进行宣传活动”。

“我们的军队到哪里都要宣传抗日。” 陈茂辉理直气壮地回答他。

“我不准!”他疯狂地叫道。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占领了平津,占领了京沪,快打到你控制的地区了,你不准宣传抗日,准宣传什么?”

这支部队屡遭磨难,为何总能绝处逢生?一个意外之人一语破的

那家伙被陈茂辉问得目瞪口呆,耍起无赖来了,大声咋呼着要他们赶快撤走。

陈茂辉对他说:“这事非常容易,只要拨下车皮来,我们很快就会离开江山的。不拨车,我们就要宣传抗日,这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阻拦不得呀,否则,老百姓要怀疑你有外心的。”

这个保安团长走后不久,还真拨下车皮来了。这帮家伙像蝙蝠害怕太阳一样,害伯新四军宣传抗日道理,实在令人万分忿慨!但是他们由于害怕真理而赶紧帮新四军搞来了车皮,倒又让新四军指战员笑谈了好一阵。

新四军部队沿着浙赣线走了一程,从兰溪下车,要向皖南步行了。在建德休整了一下,正巧碰上一批从上海、杭州一带吃了败仗退下来的国民党军队。

他们打仗不行,扰民却是能手,他们把祠堂的大门和窗子劈开,用来煮饭烧水,满院子都是木柴碎片和马粪。

而新四军的将士们则一直保持着红军的光荣传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有机会还帮助群众挑水、劈柴,把祠堂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支部队屡遭磨难,为何总能绝处逢生?一个意外之人一语破的

两个祠堂的两族群众,一边是亲亲热热,喜笑颜开,一边是躲躲闪闪,愁眉苦脸。那些群众气愤地对新四军战士说:“国民党军队真把我们糟蹋苦了,不但我们受罪,连在阴间的祖宗也不得安宁!”

第二天出发前,陈茂辉按惯例去向建德县政府告别,并征求他们对新四军的意见。

那个县长是国民党内一位比较有正义感的人士,他说出了一番完全出乎陈茂辉的话:“我是国民党党员,不是我夸奖贵军,从两个祠堂的对比,可以看出贵党治军有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要寄托在贵党贵军身上,俗话说得好,‘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你们是中国的希望,总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从建德到皖南的路上,凡是驻有国民党军队的地方,新四军无处不遭到刁难。值得庆幸的是,到处都有同情和支持新四军的人。那位国民党县长可谓一语破的,恰恰点破了新四军屡遭磨难却总能绝处逢生的玄机。

就这样一路行走,一路和国民党进行不间断的斗争,这支新四军部队终于胜利到达皖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