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30岁以后,少去这两个地方,否则会惹祸上身

人们在年少的时候,听到长辈们说起那一些生活经验的时候,往往是采取“我不听我不听”的姿态,尤其是面对老人们那一些苦口婆心的忠告时,更是全然不以为意,认为未来的自己必定足够强大,哪怕是再大的艰难险阻也能够如履平地,但是等到自己真正长大。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30岁以后,少去这两个地方,否则会惹祸上身

在被社会锤炼了几年以后,人们往往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那一些老人们的古老教诲,也确实是非常有用,比如说这一句“人到30岁以后,少去这两个地方,否则会惹祸上身”也是如此,那么究竟是哪两个地方呢?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30岁以后,少去这两个地方,否则会惹祸上身

第1个地方是“众争之地”,正所谓“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那一些始终都能够获得利益的事情,那就没有必要去做了,那一些每一个人都在争夺的地方,最好不要前去。这其实是一种如何在争斗之下,如何保全自我的方法,那就是“急流勇退,不居险地”。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30岁以后,少去这两个地方,否则会惹祸上身

正所谓三十而立,人们在30岁之前往往会竭尽全力地去争取,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身之基”,也就是事业财富地位等等,甚至为此而不惜一切,然而这种状态很容易就会惹祸上身。春秋时候的范蠡与文种一起辅佐着越王勾践,成就了雄霸天下的大业,这个时候范蠡开始隐退,并且劝说文种也一齐离开。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30岁以后,少去这两个地方,否则会惹祸上身

因为他们两人所担任的高位正是极为明显的“众争之地”,是所有人都想要得到的,然而文种对于范蠡的劝说并不以为然,所以尽管范蠡已经离去,但是文种却始终留在越国担任高官。最终范蠡成为了天下巨富,成为了商业人士公认的“商圣”,而文种却因为长期居于“众争之地”而被杀。

另外关于“久利之事勿为”,其实也不是说一直都能够获利的事情不能做,而是说不能够让自己占尽所有的利益,也就是说一定要与其他人一起分享利益,否则就必然不能够长久,毕竟“利之所在,便是众争之地”,自己独占全利,便是给自己凭空结下众多对手。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30岁以后,少去这两个地方,否则会惹祸上身

第2个地方为“是非之地”,也就是说那一些有着各种纷扰争端的地方,是非之地之所以能够有着众多的是是非非,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身处其中的人们,很难做到真正的明辨是非,不一定是对于“是非好歹”没有清晰的认知,更多的是因为在利益之中,出于各自的立场而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轻易被卷入了是非之中,那么自然就很难做到全身而退了,甚至于莫名其妙地就遭遇了一些对手乃至于仇家,而最为简单的例子,便是在大街上有两伙人在打架,你突然蹿了过去让他们不要打,于是双方都认为你是给对方帮忙的,瞬间就被打成猪头。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30岁以后,少去这两个地方,否则会惹祸上身

其实在古代的众多历史事件中,有着众多人们在“众争之地、是非之地”中遭遇磨难的典故,基本上朝廷每一次党争,都难免会有很多官员无辜被牵连,如啥都没干却硬是不停被贬的李商隐,不过是因为他遭遇了“牛李党争”,同样啥都没干也不停被贬的苏轼,那只是因为遭遇了“新旧党争”。

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事件实在太多,所以老祖宗们才终结出这样的俗语,在年复一年中口耳相传,直到今天依然是很多人处世的法宝。对此你怎么看呢?你认可古人的这种处世态度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