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9年,洪学智准备拦截蒋介石专机,为何中央压了下来?

蒋介石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尽管在中国大陆叱咤风云多年,1949年的12月10日,却成为了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天。这时候,解放战争已步入最后阶段,解放军正以不可阻挡的攻势横扫大半个中国。兵败如山倒,对于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来说早已没有了胜算。

深知大势已去的蒋介石不得已登上了“中美号”专机,以成都为起点仓促动身,逃往他最后的希望寄托之处——大陆对岸的台湾。因为此航线将会途经广州上空,而恰好当时主政广州的叶剑英收到了这一情报。洪学智当即提出“先斩后奏”将飞机强行拦截下来的建议,中央却迟迟没有下达批示。

1949年,洪学智准备拦截蒋介石专机,为何中央压了下来?

最终,蒋介石得以侥幸逃过一劫,顺利抵达台湾。那么,当年叶剑英为何“错失良机”?中央又为何没下达批示呢?

为了探寻个中缘由,我们不妨从1949年蒋介石出逃台湾前的那段历史开始分析。

1949年1月1日,蒋介石照例发表了《新年文告》,只不过这次与之前的任何一份都不同,文告中不仅充斥着“求和”的语气还暗示了自己即将下野。与此同时,美国也决心抛弃正处在巨大危机中的蒋介石,等待国共内战的尘埃落定。

然而,不久前的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也恰为新华社写了篇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号召中国人民要坚决斗争、以期取得解放全国的胜利。

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在内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先后落幕,这就意味着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蒋介石之所以选择在新年里向全国人民发出第一声呼号,也正意味着蒋介石在向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共发出公开哀鸣。此时,蒋家王朝已是风雨飘摇,而我党翻身领导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的美好愿景已不再遥远。

1949年,洪学智准备拦截蒋介石专机,为何中央压了下来?

不仅失去了美国这一强大后盾,环顾身侧更是人走茶凉,蒋介石接下来该何去何从?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自家人”的逼迫下无奈宣布“隐退”。这一日晚,蒋介石曾对儿子蒋经国说:“这样重的担子放下来,心中轻松多了”。但蒋介石真正轻松吗?并不见得——此时他正开始积极为自己谋求后路。

为了全身而退,蒋介石早已派遣自己十分信任的陈诚前往主持台湾政务,建设好台湾以待退守,同时秘密运走了中央银行里的黄金。国民政府曾通过发行金圆券强迫民众交出私人金银,这些搜刮来的财富也就都被蒋介石运到了台湾,以作东山再起之用。

1949年1月末到2月初,国民党行政院长孙科正式宣布将国民政府南迁至广州,随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也迁至广州。这时候解放军都还没渡江,国民党政府的机关却已经都识相地搬走,只剩下孤零零的总统府留在即将迎来解放的南京。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正式跨台。此后,蒋介石以及他手下的国民政府在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到处逃窜。解放南京之后,解放军的兵锋直指上海。此时蒋介石正在上海巡视防守,前线解放军气势如虹,而反观国民党军早已内忧外患,战败的战败起义的起义,一片混乱颓败之势。

1949年,洪学智准备拦截蒋介石专机,为何中央压了下来?

蒋介石自己也知道上海无法守住,遂开始再次加紧布置撤退台湾的事宜。除了上文提到的转移资金,蒋介石还动用军舰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重要物资向台湾转移。除此之外,历代文物珍宝也被运至台湾。尽力搬走所有可以搬走的东西之后,那些搬不走的水电站、发电厂等基建设施则被下令直接炸毁。

这样看来,蒋介石逃往台湾其实早有预谋。或许我们从中可以推测:蒋介石逃往台湾不过是时间问题,我军对此也已经有所防备。那为何最终还是放任蒋介石逃至台湾呢?让我们继续分析。

1949年10月1日,南下的解放军在毛主席关于新中国成立的铿锵有力的宣言下一鼓作气解放华南。14日广州解放,西北、贵州和广西也紧跟其后。此时,蒋介石不得已将西南作为最后的挣扎之地。从当年“剿共”变成了如今“被剿”,蒋介石的内心可谓是五味杂陈,但仍不甘心自己就此退出政治舞台、让蒋氏王朝就此落幕——他还要负隅顽抗。

1949年11月14日,蒋介石飞抵重庆。在抗战时期,蒋介石也曾退守重庆,当时正是这一块福地让他得以喘息。事到如今,他还寄希望于这里能够再次保佑自己。在召见国民党军政要员时蒋介石还声称:“保住西南地区作为复兴基地,将来才能与台湾及沿海岛屿相配合进行反攻”。

1949年,洪学智准备拦截蒋介石专机,为何中央压了下来?

但历史告诉我们,事情并不像蒋介石所祈祷的那样发展。毛主席命令第二野战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包围西南的敌人。11月29日,解放军已经逼近重庆城郊,慌忙之下国民政府不得不迁至成都。次日重庆宣告解放,蒋介石带着刚到重庆不久的国民政府再次飞往成都。

重庆已经解放,那离解放成都还会远吗?深知国民党大势已去的国民党元老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宣告起义,在成都仅待了10天的蒋介石就这样匆忙慌乱地带着儿子蒋经国乘车直奔凤凰山机场。在登机前,蒋介石最后回望了一眼成都。寒风凛冽,解放军轰隆的炮声甚至依稀可辨,蒋介石彻底万念俱灰,一头钻进了专机中,从成都凤凰山军用机场仓皇起飞。

飞机从成都起飞需要经过广州,而此时的广州机场已经被解放军15兵团接管,15兵团的总司令,正是叶剑英。不过,机场中其实还留有国民党的人员,在蒋介石专机起飞前成都机场与广州机场还进行过对天气情况的交流。也正因如此,广州机场方得知蒋介石的专机会在下午三点左右抵达广州上空,直接飞往台北。

这一重要情报立刻报告给了15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我军人员建议,可以使用战斗机对蒋介石的专机进行拦截迫降,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将其击落。洪学智在再三确认计划可行性之后抓紧时间将此事汇报给了叶剑英。

1949年,洪学智准备拦截蒋介石专机,为何中央压了下来?

叶剑英表示事关重大,需要请示中央。然而,眼看时间临近,中央的指示却迟迟未下。焦急的洪学智表示干脆先斩后奏,先把蒋介石打下来再说。叶剑英却没有因此动摇,坚持认为中央若是没有回音就不能贸然行动。最后,由于中央未作出批示且叶剑英拒绝先斩后奏,蒋介石的专机成功飞过广州到达台湾。

叶剑英为什么不同意击落蒋介石的专机呢?

我们知道,叶剑英是一个在大是大非面前十分谨慎且果断的人,在危难关头不仅总能挺身而出,还会尽力确保选择的正确性。比如长征途中,叶剑英收到张国焘的密电要开展党内斗争,却不动声色地向中央传达了消息。党中央不仅得以连夜北上,叶剑英自身也在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成功避免了更严重的事情发生。毛主席后来盛赞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可见叶剑英是一个政治立场坚定,讲组织原则,行事谨慎的人。

对于拦截国民党统帅专机这等大事,叶剑英之所以不同意先斩后奏也是出于十分周密的考量。尽管当时看来拦截是十分必要的,但也不能越权办事。在中央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就算真把蒋介石打下来,未来的时局变化也将会难以估量。既然已经上报了中央,没有批示一定是出于中央的路线和考虑。叶剑英并非一些人口中所说的刻板教条,反而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果断和谨慎。

1949年,洪学智准备拦截蒋介石专机,为何中央压了下来?

那么中央究竟出于何种考虑呢?我们可以从台湾问题来切入。蒋介石抵达台湾后,仍是当时在台湾影响力最大的人。尽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曾祸害了中国人民数年,但在台湾问题上蒋介石曾明确提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且严正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这样一来,一直援助台湾、心怀鬼胎的美国不得不转变策略,努力扶植蒋的政治对手。

彼时解放战争已经在中国大地尘埃落定,但国民党残余势力还未彻底剿清,台湾仍在国民党手中,如果蒋介石发生了意外或未抵达台湾,那么失去国民党据守的台湾很有可能彻底投入美国的怀抱。事实证明蒋介石败逃台湾之后,美国确实对于插手台湾事务非常热心,甚至想换掉蒋介石、另立一个更鲜明的亲美派来执掌台湾。如果美国乘虚而入,我党想要解决台湾问题将会复杂很多。

从以上分析结合当前情形来看,当时我党领导人和叶剑英元帅没有拦截专机的决定是高瞻远瞩且十分明智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