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05年俄国革命的高潮—革命由高涨时期进入了逐步退却的时期

引言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在列宁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革命浪潮迅猛高涨。1905年五一节,各地有二十余万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举行了政治罢工。5月末,伊凡诺沃-沃兹涅先斯克的七万工人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在斗争烈火中工人群众创立了最初的工人代表苏维埃。1905年秋,革命运动达到了新的高潮,出现了全国性政治总罢工。9月下旬,莫斯科首先爆发全市总罢工。10月初,莫斯科-喀山铁路工人起而响应,罢工浪潮迅速扩展到全国最遥远的边区,把最广大的工人群众都吸引到斗争中来。

参加罢工的工厂和铁路工人不少于一百七十五万。同时成千上万的农业工人以及学生和知识分子也参加了罢工斗争,喀琅施塔得、塞瓦斯托波尔等地爆发了士兵起义。全俄政治总罢工使全国陷于瘫痪状态,沙皇政权被部分瓦解了。在10月总罢工的革命烽火中,工人阶级以非凡的革命首创精神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10至12月间,彼得堡、莫斯科等全国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都先后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有些地方还建立工农代表苏维埃和士兵苏维埃。工人代表苏维埃是由各工厂代表组成的无产阶级群众性的政治组织,它不仅是罢工的领导机关,而且发挥了临时革命政府的作用,是新的革命政权的萌芽。它冲破沙皇政府的“法治”,自行颁布法令,确立革命新秩序,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公开出版报纸,积极武装群众,打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甚至没收沙皇政府的财产供革命的需要。

1905年俄国革命的高潮—革命由高涨时期进入了逐步退却的时期

全俄政治总罢工开始后,沙皇政府颁布了“必须就地正法,不要吝惜子弹”的反动命令,进行残酷镇压;同时慑于革命威力不得不做些暂时退却,实行一点表面改革。10月17日,沙皇颁布宣言,答应给人民言论、集会、结社、出版等自由,让各阶级都参加选举,成立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杜马。10月17日的宣言完全是一场骗局。在宣言公布的同时,贵族、地主、流氓在沙皇政府的支持下纷纷建立“俄罗斯人民同盟”等黑帮团体,血腥屠杀革命人民。人们形容“宣言”公布后的亲自领导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列宁要求全党认真研究军事,把武装起义当作创作艺术一样来进行周密工作,并且阐明了工人代表苏维埃的革命作用。12月,莫斯科工人代表苏维埃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加紧武装工人,积极组织武装起义。

12月7日,莫斯科举行了政治总罢工,并成立了由二千名工人组成的武装战斗队。9日,罢工发展为武装起义。莫斯科的工人阶级,表现了冲天的革命积极性和奋不顾身的英雄主义。街垒布满了莫斯科城。起义工人同反动军队展开了九天激烈的战斗。在工人运动的影响下,莫斯科卫戍部队也不断爆发士兵风潮。当时,一万五千名驻军中只有一千三百多名站在沙皇一边。沙皇政府只好从彼得堡等地调集大批军队开往莫斯科进行镇压。这时,孟什维克充当了扑灭起义的内奸,在工人中大肆鼓吹投降主义,瓦解群众革命斗志。由于托洛茨基和孟什维克控制了彼得堡工人代表苏维埃的领导权,所以彼得堡工人没有能及时对莫斯科工人进行有力援助。

1905年俄国革命的高潮—革命由高涨时期进入了逐步退却的时期

莫斯科起义陷于孤立境地。同时,由于布尔什维克莫斯科委员会在起义前夕被破坏,起义缺乏统一领导。18日夜,工人苏维埃决定停止起义。起义工人在苏维埃的领导下埋藏了武器,有组织地撤出了战区。在莫斯科起义的同时,俄国许多城市,如罗斯托夫、下诺夫哥罗德,以及西伯利亚、高加索、拉脱维亚等地区的一些城市都爆发了武装起义。有些地方的起义工人推翻了沙皇地方政权,建立了地方革命政权。但这些起义也先后被镇压了。起义失败后,孟什维克分子普列汉诺夫等,以贵族老爷式态度,对革命横加指责,诅咒起义是“人为的危险把戏”,责难工人“本来就用不着拿起武器”。列宁针锋相对地指出:“正好相反,俄国情景是:“死者的自由,活人进牢监”。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却用双手来接受吓得魂不附体的沙皇所赐予的这份“礼物”。他们为10月17日宣言举杯庆贺,高呼“谢谢上帝,俄国有了宪法”,“革命完了,秩序万岁”。

资产阶级认为沙皇的宣言已实现了让他们参加政权的愿望,于是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政党纷纷建立。其中重要的有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大地主利益的保皇派“十月党”(10月17日同盟)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利益的立宪民主党。前者的首领是大工业家古契可夫和大土地所有者罗将柯,后者的首领是米留可夫(1859-1943)和司徒卢威。十月党和立宪民主党虽然色彩有所不同(前者公开敌视革命,后者常用民主自由的口号来欺骗群众),有时甚至展开激烈的“争吵”,但它们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两翼,都千方百计把群众引上立宪改革的道路,妄图用君主立宪的形式来保存沙皇专制制度,中止革命。

1905年俄国革命的高潮—革命由高涨时期进入了逐步退却的时期

孟什维克也为10月17日宣言大唱赞歌,叫嚷从此“专制制度的枷锁已经自行打碎”,可以用立法杜马和平地实现人民的革命要求了。他们利用自己所窃取的职权极力使罢工停止下来。布尔什维克党及时揭穿了沙皇政府的阴谋和资产阶级、孟什维克蛊惑人心的谎言,指出沙皇颁布宣言的目的是要制止人民起义的浪潮,迫使革命的阶级停止斗争。列宁指出:“沙皇还远远没有投降。专制制度根本没有不复存在。它只不过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退却了,但是它还远远没有被击溃,它还在集结自己的力量。”只有武装斗争才能决定革命的命运,才是革命胜利的唯一保证。1905年11月,正当革命处在紧要关头时,列宁回到俄国,叫嚷:要用“立宪代替革命”。1906年4月,第一届国家杜马开幕。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

立宪民主党等欺骗工农,妄想要人们相信不必经过革命,国家杜马能满足土地和自由的要求,并主张按“公平价格”收买一部分地主土地,然后将这部分土地租给农民长期使用。这实质上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翻版,是掠夺和欺骗俄国农民的新企图。由农民代表组成的劳动派主张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国有,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农民代表在杜马中的激烈演说传到全国各地,引起广大农民的强烈反响。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又趋高涨,农民暴动遍及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县份。

1905年俄国革命的高潮—革命由高涨时期进入了逐步退却的时期

许多地方,农民召开大会,并推选代表赶到彼得堡去呈递要求解决土地问题的“训令”。沙皇政府害怕土地问题的讨论会引起农民更激烈的斗争,于是以农民“已采用公然掠夺的途径,夺取他人的财产,不服从法律及合法权力”为由,派军队包围杜马会议大厦,强行宣布解散第一届杜马。同时改组政府,任命斯托雷平(1862-1911)为总理大臣。沙皇政府虽然解散了第一届杜马,但迫于革命形势,不得不在1907年3月又召开第届国家杜马。当时由于革命已明显走向低潮,不存在抵制杜马的客观条件,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改变抵制策略,参加杜马选举,以便利用杜马这个讲坛,同沙皇政府和立宪民主党作斗争,争取广大群众。

布尔什维克的代表在列宁的直接指导下进行工作,提出了彻底革命的土地纲领,主张通过革命,无偿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分配给贫雇农使用。沙皇政府看到第二届国家杜马比第一届更不驯服,便捏造了社会民主党在杜马中策划“叛国政变”的莫须有罪名,非法逮捕了社会民主·588·本来应该更坚决、更果敢和更主动地拿起武器,本来应该向群众说明单靠和平罢工是不行的,必须进行英勇无畏和毫不留情的武装斗争。”“1905年十月斗争和十二月斗争是巴黎公社以后伟大的无产阶级运动,……这些斗争的榜样应当成为我们在教育新一代战士的工作中的灯塔”。莫斯科十二月起义是1905年革命发展的顶点,起义失败后,革命由高涨时期进入了逐步退却时期。

革命的历史意义

由于孟什维克的叛卖、破坏,由于无产阶级在斗争中缺乏集中统一的领导和巩固的工农联盟,由于国际资产阶级对沙皇政府的支持,1905年革命失败了。但是,它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1905年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同历史上任何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有着根本不同的特点。这次革命“按其社会内容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按其斗争手段来说却是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发挥了领导和先锋作用,运用了群众性政治罢工和武装起义等强有力的斗争手段,创造了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型-人代表苏维埃。

1905年革命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总演习。在短短的三年中,革命使布尔什维克党和无产阶级经受了平时几十年所得不到的锻炼和教育,取得了丰富的斗争经验;革命暴露了资产阶级和孟什维克的真面目,使广大农民日益摆脱它们的影响而跟着无产阶级前进。列宁指出:“1905年12月武装起义前,俄国人民还没有本领同剥削者进行群众性的武装斗争。可是在12月以后,人民就不同了。人民大变了。他们受了战斗的洗礼。他们在起义中受到了锻炼。他们培养了大批战士,这些战士在1917年取得了胜利”。1905年革命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对世界革命的历史进程-革命者;绞架、监狱和流放所布满了全国。

1905年俄国革命的高潮—革命由高涨时期进入了逐步退却的时期

1907至1910年间,儿千革命者死于反革命屠刀下。当时人们把绞索称为“斯托雷平的领带”。在革命人民的血泊中,沙皇政府表面上暂时稳定了反动统治。但是,经过1905年革命风暴打击后,沙皇政府要想原封不动地照旧统治下去是不可能了。为了扩大反动统治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同城乡资产阶级结成反革命联盟,维护已经动摇的统治和阻止革命的再起,沙皇政府不得不实施一些改革。召开第三届杜马和在农村实行发展富农经济的土地政策是斯托雷平改革的两个主要措施。1907年6月选出的第三届国家杜马主要由地主和资本家的代表组成,而地主代表占代表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六。反动的十月党在杜马中起决定作用。

第三届杜马实质上是沙皇为首的地主贵族和反革命资产阶级结成的政治同盟,这种以地主阶级为主的反革命联合专政,便是所谓六三政制的阶级本质。1910年6月,第三届杜马通过了以1906年11月法令为基础的斯托雷平土地法,规定农民必须退出村社,份地归农民私有,可以自由买卖。这个法令加速了农村的阶级分化和农村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富农趁村社拆散时强占了最好的土地,并依靠政府贷款大肆掠夺广大贫苦农民的土地,雇用破产农民,进行残酷剥削。

1905年俄国革命的高潮—革命由高涨时期进入了逐步退却的时期

在土地法实施的十年间,退出村社的三百多万农户中百分之六十的农户出卖了土地,这些土地大部分落入富农手中。这样,除了地主以外,沙皇政府又在农村中培植了一个农村资产阶级-富农作为它维持反动统治的新的阶级支柱。第三届杜马和斯托雷平的土地政策是农奴主实行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改革,是继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在沙皇专制制度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05年革命是巴黎公社以来,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革命发动,它结束了1872年以来资本主义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

1905年革命“唤起了整个亚洲的运动”。1905年俄国革命后,伊朗、印度、土耳其、中国等都相继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1905年革命粉碎了西欧社会民主党鼓吹的“社会和平”的说教,以及“武装起义和巷战已经过时”的谬论,向无产阶级表明“只有严酷的斗争,即国内战争,才能把人类从资本压迫下解放出来”。1905年革命大大推动了欧美工人的革命化,把他们唤向街垒中去。在1905年革命影响下,德、法、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帝国主义时代革命风暴的序幕揭开了。

二十世纪初沙俄的对外侵略扩张

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空前激化,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迅速高涨。这个时期,沙皇俄国充分暴露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残暴性和侵略性。它不仅疯狂扩张势力范围,而且进一步充当国际宪兵,血腥镇压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这时,沙俄变本加厉地参加宰割中国这块肥肉的罪恶勾当。1900年,在“消灭黄祸”的反动叫嚣下,它参加八国联军,侵入京津地区,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把魔掌伸入中国心脏。

1905年俄国革命的高潮—革命由高涨时期进入了逐步退却的时期

7月它又借口“保护”正在修建中的中东铁路,出动十七万大军,分兵五路侵入中国东北三省,10月初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为了进一步肢解中国领土,永远霸占东北三省,沙俄还阴谋策划所谓“黄俄罗斯”计划,妄图“使满洲成为布哈拉第二”。在武装侵占东北的过程中,沙俄对我国人民进行了最野蛮的屠杀和掠夺。在大举入侵前夕,沙俄就侵占了黑龙江北岸属中国管辖的江东六十四屯,对中国居民进行了血腥屠杀,甚至把他们驱入江中活活淹死,男女老少六千人几乎全部蒙难。在攻占瑷珲时,沙俄侵略军将这一古城焚毁殆尽。沙俄还在海拉尔、珲春、三姓、漠河等地制造了一系列血腥暴行,据不完全统计,屠杀中国老百姓达数万人。

瘟神所到,一片灾难。当时,列宁就对老沙皇的滔天罪行作了义正辞严的声讨,指出:俄国“动员了好些军区,耗费了数亿卢布,派遣了几万名士兵到中国去,……这些胜利与其说是战胜了敌人的正规军,不如说是战胜了中国的起义者,更不如说是战胜了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淹死和屠杀他们,不惜残杀妇孺,更不用说抢劫皇宫、住宅和商店了。”列宁进一步指出,沙俄这一凶残的侵略者,像野兽一样扑到中国身上,“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和帝国主义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沙俄独占中国东北的野心没有得逞。1904年,为争夺中国东北、朝鲜,沙俄又和日本发生了日俄战争。

1905年俄国革命的高潮—革命由高涨时期进入了逐步退却的时期

两个强盗的火并使中国东北人民再次蒙受巨大灾难。日俄战争后,沙俄进一步牺牲中国和朝鲜的权益,同日本划分在东亚的霸权范围。在南下扩张方面,1907年沙俄同英国勾结,签订了划分伊朗、阿富汗和中国西藏势力范围的密约,把伊朗北部划为沙俄的势力范围。日俄战争后,沙俄又把侵略矛头指向巴尔干和中近东。这时,由于失去了东方海军基地旅顺,沙俄更急于夺取黑海海峡。俄国外交大臣叫嚷:“俄国现在必须从黑海通到地中海”。为此,沙俄施尽阴谋诡计,一方面鼓吹建立由它控制的巴尔干同盟以对抗新的敌手德、奥在巴尔干的扩张;同时又与奥匈帝国进行幕后分赃交易,力图用支持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为条件,换取俄国舰队在黑海海峡自由出入的权利。阴谋失败后,沙俄又重操故伎,打起了把巴尔干各国从土耳其统治和德、奥控制下解放出来的旗号,并利用巴尔干各国间的内部矛盾,扶植傀儡,极力插手巴尔干战争,妄图浑水摸鱼,扩大它在巴尔干的势力。

历史证明,沙俄一贯“利用相互竞争着的大国的不断改变的目的作为手段,来达到它的从不改变、从不忽视的目的一一俄国的世界霸权”。通过长期穷凶极恶的对外侵略和领土扩张,到1914年,沙皇俄国已拥有殖民地一千七百四十万平方公里,其面积仅次于英国而占世界第二位,比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殖民地加起来还要多。所以列宁指出,沙俄是一个到处行凶打劫的“戴王冠的强盗”。二十世纪初,“沙皇不仅是欧洲的宪兵,而且是亚洲的宪兵,他力图用阴谋、金钱和最野蛮的暴力,把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的一切争取自由的运动镇压下去”。老沙皇在血腥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后,又伙同其它帝国主义扶植和支持帝国主义的新走狗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扼杀了中国这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语

在1905至1911年期间,沙俄多次武装干涉伊朗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1911年和英国勾结,联合出兵镇压了这次革命。1908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沙俄支持土耳其反动势力对革命力量进行猖狂反扑。随着政治、经济危机的加剧,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沙俄也象其它帝国主义一样,急于通过战争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此,沙皇政府不惜向法、英大举乞贷,疯狂扩军备战,野心勃勃地制定了“大”军事计划,大力重建在日俄战争中被歼灭的舰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沙俄已拥有现役军人一百三十万,数量居世界第一位。1914年,侵略成性的沙皇俄国终于和其它帝国主义强盗一起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资料:《世界近代史》

继续阅读